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周边的平塘县、罗甸县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数据和“3S”技术手段,结合相关统计资料,从土地利用结构系统、土地利用程度系统、土地利用效益系统、土地利用可持续系统4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ITOPSIS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较低,且存在时空变化差异。2000年、2005年、2013年平均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分别为27.45%、29.84%、17.76%,呈先增大后减小波动变化趋势;2000、2005年平塘县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均高于罗甸县,2013年略低于罗甸县。  相似文献   
42.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性及其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示了贵州旅游资源的独特个性,深入探讨了贵州旅游业的形象定位--奇异秀美的喀斯特王国、神秘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区,对贵州客源市场进行了细分和定位,并强调贵州近期应主抓普通兴趣旅游,但也要特别重视和扶持发展极有潜力的特殊兴趣旅游,最后提出了搞好贵州旅游开发营销的4点措施.  相似文献   
43.
乌江是长江上游四大支流之一,水量丰富,流量均衡,平均比降大,是我国水能资源的一个“富矿”地区。从60年代末开始,国家在流域内规划建设11个梯级电站,其中的洪家渡,东风电站是乌江干流梯级开发中的龙头电站,其环境经济状况及成效将对其他库站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本文重点从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作有关的相关效应评述。  相似文献   
44.
45.
利用TM遥感影像数据,运用ENVI及GIS技术,提取典型喀斯特城区(白云区)2002~2013年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并反演出地表温度,从而进一步分析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贵阳市白云区是贵阳市重点工业区和新2型工业集中分布区,在2002~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明显,特别是城区建设用地增加显著,从35.11增加到71.81 km,并占用了大量耕地和灌疏林。白云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引起地表温度的改变,尤其是建设用地的扩张对地表温度影响较大。对地表温度与NDVI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类型的地表温度与NDVI相关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6.
贵阳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贵阳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并剖析了其成因,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调控对策,旨在为贵阳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贵州喀斯特山地的“石漠化”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2  
贵州是一个碳酸盐岩分布广泛,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严重的山区省份,本文在综合大量实地考虑资料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山地“石漠化”现状及危害,探讨了“石漠化”过程的成因,指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近期贵州喀斯特山地“石漠化”过程加快的主导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8.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植物选择与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概述喀斯特生境特征和主要石漠化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对石漠化主要治理植物物种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干旱、土壤质量、小生境异质性和地形海拔等方面对石漠化治理植物物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进了简要评述。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国家对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区主体生态功能的定位,提出了加强石漠化治理特色植物物种选育研究;治理植物物种生境适应性研究;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的植被演替规律研究;不同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模式的适用性与治理综合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