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医疗垃圾焚烧底灰重金属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医疗垃圾焚烧底灰的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形态及其渗沥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底灰重金属渗沥浓度低于危险废物规定的阈值,但底灰中Zn和Pb的碳酸盐态(F2)含量较高,仍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底灰中zn和Pb的可交换态(F1)主要分布在小颗粒中,Pb的碳酸盐态(F2)基本不随颗粒度变化;Pb的渗沥率随初始pH值的增加近似呈U形变化,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52.
黄磷诱发氧化水中苯酚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和GC/MS对黄磷诱发氧化水中苯酚的降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黄磷诱发氧化条件下,苯酚首先氧化成中间产物,然后进一步降解,反应的非挥发性产物以羧酸为主。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苯酚去除率可达95%以上,降解表现一级反应特征。文章还探讨了苯酚的起始浓度、磷和酚的比例及温度对苯酚去除率和降解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国内外旅游扶贫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探讨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主题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旅游扶贫策略、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是国内外研究共同关注的热点;(2)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主题存在一定差异性,尤其在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与扶贫相关的旅游方式等方面;(3)从演变历程来看,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主题不断多元化、研究视角日益微观化;(4)在研究案例地方面,国内研究案例地以中小尺度为主,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是研究热点;国外研究以大尺度案例地为主,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旅游扶贫。在对比分析基础上,对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值得借鉴的地方进行了归纳,以期为未来旅游扶贫探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在众多的水污染修复技术中,植物修复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绿色”处理技术.选择适合当地生境且具有良好净化效果的植物是开展植物修复的基础,选择当地常见挺水植物——香蒲用以研究对污染缓流水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河南省利用香蒲修复污染缓流水体时,要避免移栽过程中温度过低、日照时数少导致植物萎缩和死亡,注意温度和日照时数等气象参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香蒲对高锰酸盐指数和TP的去除率较高,而对TN的去除率较低.香蒲植株个体大小会对TN的去除产生差异,但对高锰酸盐指数和TP影响较小.建议河南省可用香蒲净化有机耗氧型污染水体或者由磷引起的富营养化水体.  相似文献   
55.
中国5种土壤跳虫对重金属镍的毒性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镍(Ni~(2+))对不同种类跳虫的毒性效应,将曲毛裸长(Sinella curviseta)、四刺泡角(Ceratophysella duplicispinosa)、小原等节(Proisotoma minuta)、茉莉花长角(Entomobrya sp.)、符氏直棘(Orthonychiurus folsomi)5种中国优势跳虫物种,在琼脂培养基环境下分别暴露于Ni~(2+)的8个浓度组中进行24 h、72 h-LC_(50)急性毒性试验和28 d生存试验。利用Bliss法测得其5种跳虫的24 h-LC_(50)分别为52.99、35.91、33.46、23.72、13.50 g·L~(-1);72 h-LC_(50)为46.25、4.54、13.37、14.79、4.35 g·L~(-1)。在28d生存试验中得到成虫存活数量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5种跳虫中曲毛裸长对镍有较强的耐受性,茉莉花长角和小原等节次之,四刺泡角和符氏直棘较弱。符氏直棘与四刺泡角相比,随时间增加对镍的耐受性有相对增强的趋势。此外,Ni~(2+)对跳虫的毒性影响表现出阶段性的阈值效应。Ni~(2+)对5种跳虫的繁殖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6.
为保证含夹层盐岩储气库长期注采过程的安全稳定,开展夹层几何特征对盐岩储气库注采运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通过FLAC3D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单一夹层厚度、位置及夹层数量等几何特征对储气库围岩应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分析盐腔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对夹层几何参数的敏感性特征.结果 表明:随夹层厚度、数量的增加,盐腔围岩所受压应力增大,...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乡的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环境保护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重大问题。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三种,即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因素。本文试就化学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1.化学与大气污染所谓大气污染是指当空气中出现正常没有或极少含有的物质,并且其数量、浓度和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足以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生命,存在于大气中的污染有以下四种:i.l光化学污染是指人为排放的含氮氧化物和燃烧不完全的碳氢化合物,在光的作用下形成臭氧的连锁反应,生成一系列刺激性物质,从…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究汞(Hg)对不同种类跳虫的毒性效应,将曲毛裸长()(Sinella curviseta)、四刺泡角()(Ceratophysella duplicispinosa)、小原等节()(Proisotoma minuta)、茉莉花长角()(Entomobrya sp.)4种中国优势跳虫物种分别暴露于Hg的6个浓度组中进行24 h,72 h-LC50急性毒性实验,利用Bliss法测得其4种跳虫的24h LC50分别为92.42、36.85、34.93、47.56 mg·L-1,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68.57~168.6、29.61~43.53、25.57~44.94、34.33~65.11 mg·L-1;72 h的LC50为21.92、20.17、18.44、15.99 mg·L-1,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16.18~29.82、6.64~29.81、13.87~26.45、10.03~21.37 mg·L-1。将小原等节()和茉莉花长角()分别暴露于Hg的6个相对较低浓度组中进行28 d生存繁殖实验,得到成虫存活数量和幼虫繁殖及生存数量。结果表明,4种跳虫中茉莉花长角()和曲毛裸长()对汞有较强的耐受性,小原等节()次之,四刺泡角()较弱。此外,小原等节()在Hg2+浓度为0.05 mg·L-1范围左右条件下有低剂量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59.
现代人出汗太被动 出汗有两种方式:主动出汗和被动出汗。下班等公交车时,被太阳晒得衣服都湿透了;被工作压力所困扰,烦躁焦虑,急得额头微微渗出汗珠:和朋友一起蒸桑拿,在闷热的环境中汗如雨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教授朱学骏表示,这些出汗方式大都非常被动。总体来说,因为天气、环境或心理压力造成的出汗称为被动出汗,只有因运动而产生的排汗才是主动出汗。调查显示,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能经常运动的人,比例只占到28.2%。这说明,现代人的主要出汗方式都是被动出汗。  相似文献   
60.
无锡市冬季典型天气PM2.5中碳组分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2013-12-03~2014-01-03在无锡市对大气细粒子(PM2.5)进行了连续采集,并用热/光透射法(TOT)分析了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浓度,结合气象参数,分析了冬季霾产生过程及霾天气下碳组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共有3次霾产生过程,冷空气、风和降水成为改善空气质量最有效的途径.PM2.5、OC及EC的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2.38±87.17)、(22.80±9.77)和(2.08±1.63)μg·m-3,总碳(TC,TC=OC+EC)占PM2.5的23.57%,同时TC与PM2.5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2)0.730;采样期间,TC在PM2.5中所占的比例与PM2.5的浓度之间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并且在霾天气下TC所占的比例要比非霾天气小,二次无机气溶胶粒子(SO2-4、NO-3、NH+4)的快速增长可能是造成霾天气下细粒子浓度较高的原因之一;OC/EC值为12.83,并且相关性较差,可能与二次污染有关,对二次有机气溶胶(SOC)进行估算:得到SOC平均质量浓度为9.04μg·m-3,占OC的40.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