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电子废弃物的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探讨硝酸-硫酸这一混酸体系溶解电子废弃物的条件。试验表明:在60℃下,1.23mol/L硝酸和3.22mol/L.硫酸组成的混酸体系与电子废弃物在机械搅拌下反应2h,就可使得电子废弃物的溶解率达到93%以上,铜的浸出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22.
123.
正"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的海南,椰影婆娑,帆影点点。在这个色彩斑斓的海岛上,湛蓝的大海拥抱柔软细腻的沙滩,绵绵流韵的海滩环绕壮美的十里椰廊。海南,是一幅永远让人看不厌的画卷。层峦叠嶂的五指山、风轻云净的亚龙湾、纵横欢歌的万泉河、苍莽葳蕤的热带雨林……使风景如画的海南让无数人憧憬和沉醉。海南,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地镶嵌在碧蓝、澄澈的大海中。海南傲踞中国最南端,海域面  相似文献   
124.
以中国树花(Ramalina sinensis Jatta.)和亚花松萝(Usnea subfloridana Stint.)为材料,研究了铜胁迫对这两种地衣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2+的作用下,中国树花和亚花松萝体内叶绿素质量分数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且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随着处理浓度的加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中国树花体内叶绿素质量分数呈现先降后升再降。在处理的48 h,当Cu2+质量浓度为0.1 mg.mL-1时中国树花体内叶绿素a质量分数下降为0 mg.mL-1时的16.34%,叶绿素总质量分数下降为42.54%,而当Cu2+质量浓度为0.5 mg.mL-1时叶绿素a质量分数下降为22.95%,叶绿素总质量分数下降为60.39%,亚花松萝体内叶绿素质量分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Cu2+质量浓度为0.1 mg.mL-1时,处理48 h后的亚花松萝体内叶绿素质量分数比36 h下降18.82%;当Cu2+质量浓度为0.5 mg.mL-1时,处理48 h后的亚花松萝体内叶绿素质量分数比36 h下降23.52%。随着处理浓度的加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中国树花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上升的趋势,当Cu2+质量浓度为0.1 mg.mL-1时,处理24、36、48 h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分别增加为88.1%、64.83%和65.49%;当Cu2+质量浓度为0.5 mg.mL-1时,分别增加为69.83%、82.05%和82.57%。而亚花松萝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等波动性变化,Cu2+质量浓度为0.1 mg.mL-1时,处理24、36、48 h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先下降62.56%,后增加7.93%,又下降42.28%;当Cu2+质量浓度为0.5 mg.mL-1时,比对照组分别下降72.92%、33.49%和62.56%。对比两种地衣植物发现,中国树花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较亚花松萝的明显,说明中国树花对铜胁迫反应较敏感,有利于监测重金属铜污染。  相似文献   
125.
HONO来源及其对空气质量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HONO来源(源排放、均相反应和非均相反应生成)、HONO模拟研究以及HONO来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指出均相反应中激发态NO2与水汽作用形成HONO的机制在高NOx排放地区具有重要作用,但反应速率需进一步证实.非均相反应中水解反应可能是HONO最主要来源,空气质量模式模拟结果也支持该观点;soot表面的光照催化反应在soot高排放地区对HONO贡献较大,但仍需大量外场实验证实;土壤排放机理的外场实验研究极少,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6.
空气负离子与城市环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述了空气负离子的研究历史、产生过程以及增加空气负离子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由室内、室外二方面进一步探讨了空气负离子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7.
氯代多环芳烃(chlorin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Cl-PAHs)是多环芳烃的氯代衍生物,其毒性与母体相当甚至高于母体,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且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一定的潜在威胁.微生物降解是环境中去除有机物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以白腐真菌的模式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Pc)为代表,优化了Pc菌对氯代蒽的降解条件、探究了降解效果以及降解动力学,并分析了可能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Pc菌对氯代蒽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当液体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4.5,Pc菌接种量约为每毫升1×10~5个时,在35℃,120 r·min~(-1)的恒温摇床中培养6 d后,接入浓度为100 mg·L~(-1)的底物能够达到较高的降解效率.在此条件下降解16 d后9-ClAnt和9,10-Cl_2Ant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96.45%和92.83%.动力学分析表明,Pc菌降解氯代蒽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分析降解过程,检测到5种降解中间产物,结合生物催化反应的特点推测了氯代蒽可能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128.
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和随机过程的马尔克夫模型,建立了评价火灾风险的动态模型.运用该模型能够计算某一系统特定地点起火后风险机率的时间分布,并能够指导消防设计和消防管理。  相似文献   
129.
西藏八一镇-邛多江公路沙害成因与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八一镇-邛多江公路是西藏东南部的重要国防交通线,也是藏东公路南环线的主要环节,在全长438km里程中约有400km穿行于雅鲁藏布江河谷.公路自1972年投入运营以来,因雅鲁藏布江两岸的河流相沙质沉积物和河谷风场的综合作用,导致风沙活动十分活跃,沙害路段多达25处,严重阻碍了公路的畅通.对公路两侧固定沙丘研究发现,风沙活动最晚始于约3万年前,目前的沙害是公路选线欠合理,以及施工破坏边坡和植被情况下风沙再次活跃的结果.为了有利于实施治理工程,依据沙害路段所处的地貌位置、形成沙害的沙源和风场特征,将公路沙害划分为边滩沙源型、阶地沙源型和滑塌沙源型3类.通过对典型沙害路段治理试验研究,确定治理工程体系以乔、灌木为主体,适当增加草本植物,辅之以阻沙、固沙和导沙3种应急性机械措施.  相似文献   
130.
A tree-ring width chronology developed from Pinus tabulaeformis tree-rings of Hasi Mountain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responses of tree-ring to different climatic metrics. Correlation analyses between tree-ring chronology and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suggest that tree growth is both limited by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is the principal limiting factor of tree-ring width. To find a suitable moisture index to be reconstructed, three moisture indices considering precipitation and evaporation even water balance are chosen to be analyz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DSI is an appropriate index as predictor of tree-ring width and can be used to reconstruct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