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39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大型原油商业储备油库火灾危险性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油储备油库多向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发生事故时扑救非常困难。为了深入探讨巨型油罐火灾发展趋势与规律、事故危害后果,结合宁夏惠安堡原油商业储备油库这一工程实例,采用基于大涡模拟的FDS模型作为模拟计算平台,对巨型油罐火灾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分析计算,得到烟气分布、温度分布、热辐射强度分布等火灾过程参数的变化趋势,以及在有风和无风状态下着火罐对相邻油罐的影响,探讨现行建设工程消防技术标准就储罐防火间距、火灾时对邻近罐体冷却设计要求运用于巨型储油罐时的消防安全状况,为巨型储油罐消防安全科学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2.
生态券制度是正在探索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之一。生态券是一种表征生态系统质量的指标,可以被量化、核算、收储以及交易等。在研究国内外生态券相关实践的基础上,山东省邹城市为解决生态修复过程中社会资本参与不足等问题,引入生态券制度,尝试以市场化交易机制促使生态修复更有效率地实施。该制度中,政府搭建以生态券为标的物的生态权属交易平台,鼓励生态保护修复方和开发商等相关主体积极参与。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是“生态系统零净损失”,即生态保护领域的“占补平衡”。制度实施的难点在于生态券的定价,即保护绩效的核算。对此,邹城市采取了重置成本法进行估值并在实践中应用。本文从参与主体、平台设计、交易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介绍了邹城市生态券制度的探索,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3.
煤层瓦斯形成的构造地质条件及瓦斯灾害预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煤盆地的地质构造条件是研究煤层瓦斯形成、富集区分布规律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我国含煤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及储层、盖层中构造裂隙对煤层瓦斯控制因素的研究,阐明了中国大陆是一个由若干陆块和褶皱带组成的复合大陆,煤盆地构造稳定性差,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复杂,这是造成煤层瓦斯突发的根本原因;我国煤盆地大都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煤盆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影响了煤层瓦斯的保存条件;弱改造型煤盆地的瓦斯含量较高;强改造型煤盆地瓦斯含量较低。同时指出,面对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频繁发生,必须加强对瓦斯事故发生机理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加强生产、技术人才的培养,坚持“先采气,后开矿”的原则。  相似文献   
244.
官厅水库位于北京西北部,是我国解放后建成最早的大型水库之一。它是一个综合利用水库,可供发电、养鱼、灌溉和饮用,是首都用水的重要补给源。总库容22.7亿方,流域面积为47000平方公里。 官厅水库有三条入库河流,即洋河、桑干河与妫水河。其中桑干河最长,全长350公里,流域面积最大为24000平方公里,多年平  相似文献   
245.
常有人将空气清新剂、花露水等喷洒在卧室、卫生间、办公室等处,以此来保持空气清新,消除异味。实验显示,芳香剂能损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对妇女和婴幼儿的危害更大。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对纯净的空气来说,香与臭一样,都是一种污染,尤其是试图用“香”制“臭”时。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芳香剂都是人工合成的,其化学成分复杂,大多数芳香剂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并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有些芳香剂含有较多的致敏物质,对过敏性体质极为不利,可引起一系列的过敏性疾患,如荨麻疹、皮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重者可危及生命。 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公司明令禁止员工使用香味浓烈的香水乃至禁止女性浓妆艳抹。原因是香水和化妆品中的易挥发物质污染空气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  相似文献   
246.
为了研究纳米铁炭(NZVI/AC)体系去除硝酸盐的反应途径及其动力学,通过NZVI/AC、纳米铁(NZVI)、活性炭(AC)对硝酸盐的还原或吸附过程探讨微电解作用,反应前后NZVI/AC变化、氮种类变化、pH变化,以及NO_3~-和Fe~(2+)的相互作用探讨其还原途径,对比不同条件(NZVI/AC投加量、硝酸盐浓度、溶液初始pH、离子强度)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NZVI/AC在去除硝酸盐的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且最终产物主要是NH_4~+,无论是在NZVI/AC不足或过量的情况下,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对于NO_3~-的去除和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对于NH_4~+的生成都能提供很好的拟合结果。  相似文献   
247.
采用有限元方法针对基于超声导波的风电螺栓在役检测技术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螺栓检测的技术研究难点、热点、超声导波检测以及相控阵延时聚焦的理论基础,然后使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以及MATLAB仿真程序对超声导波螺栓检测技术进行建模,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超声导波检测风电螺栓技术的实现过程与方法。在仿真过程中,笔者通过改变缺陷深度,研究其对于超声导波检测信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缺陷在较浅深度时,检测结果误差较小,缺陷信号之后会形成明显的二次波、三次波信号。(2)缺陷位于中部位置时,缺陷测量结果误差增大,位于缺陷之前的台阶反射信号波幅降低,二次、三次波不明显。且缺陷波附近可看到有较明显的多个小波峰信号。(3)由于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干涉叠加次数增加,波的模式越来越复杂。所以随着缺陷距离探头越远,检测结果误差越大。  相似文献   
248.
SWDC数字航空摄影仪在特大地震灾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汶川大地震产生的巨大破坏将国家减灾救灾的战略需求提到了更高的地位.利用国产SWDC数字航空摄影仪等航空遥感平台,在灾前预警、灾中应急和灾后重建等不同阶段获取及时、准确、有效的灾害数据,是减灾救灾的重要组成内容.阐述了SWDC在灾中应急与灾后详评估中采用的技术方案,并于2008年5月16日、18日、21日三次获取了北川、平武、安县和青川等县市的航空遥感影像,制作了北川县地质灾害分布图、灾区公路损毁分布图等图件.在此基础上,对SWDC的数据快速获取能力和高精度的灾害详评估进行了着重论述.最后,分析了灾害应急航空遥感数据处理的现状,对各种处理手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航空遥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9.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及驱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空间—要素"的理论框架,综合运用ESDA空间统计、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长江经济带1994~2017年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演变及经济发展阶段判读,运用全局回归(OLS)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和驱动机理。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差异从强集聚向弱集聚转变,经历了"萌芽—兴起—繁荣—转型"4个经济发展阶段,并呈现自我建设发展、区域大开发、趋同竞争、产业转型的阶段特征,区域经济呈现"均衡—不均衡—逐步均衡"态势。(2)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热点区,成渝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群为核心和次核心冷点区。经济发展经历集聚效应和涓滴效应交替,区域经济差异先扩大后减小而趋于均衡,符合"不平衡增长理论"规律。(3)地理加权结果表明,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外商投资、政府调控、交通发展、科技教育、金融状况是区域经济发展时空演化的正向内在动力,发展成本和地形条件是制约因素。产业结构是核心驱动力,科技教育是重要推动力,地形条件是发展基础。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要考虑不同行政区和不同驱动要素的异质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250.
青弋江流域不同级别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8月对青弋江流域不同级别河流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60种,隶属于39科58属。从1级到4级河流,种类数表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分别为46、39、36和16种。1~3级河流中种类数最多的均是水生昆虫,4级河流中种类数最多的是软体动物。整个流域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82 ind./m2和3643 g/m2。不同级别河流中,2级河流底栖动物密度最大,4级河流密度最小,且二者存在显著差异;2级和4级河流底栖动物生物量都较高,且显著高于1级河流。在功能摄食类群方面,整个流域以刮食者和过滤收集者为主。随着河流级别的增加,刮食者相对密度和相对生物量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撕食者在1、2级河流所占比例较高;直接收集者和过滤收集者在1级和4级河流中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