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的不完善、不完整及数据信息不完备等问题,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评价模型至关重要。在构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粗糙集理论确定相应的指标权值,通过可拓综合评价法对西安市内现存的具有代表性的10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进行等级评价,得出结论:建筑垃圾资源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现场破碎与集中处理相结合、再生砌块与路基回填综合利用的模式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2.
华南丘陵区针叶林和果园地表N2O通量的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华南丘陵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针叶林: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果园: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地表N2O通量日变化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 针叶林和果园土壤总体来说为大气N2O的源.地表N2O通量日变化规律不明显,日变化中最大通量和最小通量出现的时间也没有明显的规律.针叶林地表N2O通量日平均值变化幅度为0.02~0.12 mg·m-2·h-1,果园为0.03~0.37 mg·m-2·h-1,最大值一般出现在6-8月.地温和气温对地表N2O通量日变化无明显影响.降雨对地表N2O通量有较大的影响,雨季(4-9月)地表N2O通量大于旱季(10-3月).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N2O通量有较大影响,果园地表N2O通量较针叶林大.没有发现凋落物对地表N2O通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荷木(Schima superba)个体间树干CO2释放通量(Es)的差异以及树干液流对Es的影响,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呼吸计算准确性,利用红外气体分析仪及自制式气室于2009年湿季和干季监测了华南荷木人工林5棵样树的Es,并同步监测了树干温度(θs)、气温及液流密度.结果显示:θs与气温之间呈显著线形正相关;Es与树干温度之间存在显著指数函数关系;Es干湿季的差异显著,并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5株样树之间Es存在显著差异,平均Es分别为3.12、3.60、5.52、6.98、8.09μmol m-2 s-1;同时,样树之间树干CO2释放通量的温度系数(Q10)差异显著(1.97~4.24之间).Tree1、Tree2和Tree4白天的Es与液流速度(v)显著正相关,白天的标准化树干CO2释放通量(R25,温度为25℃时的Es)高于晚上.荷木Es个体之间及时间上的差异主要受树干温度、生长状况和液流速度的影响.图3表6参35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分别对某排污口样品的气相色谱-质谱图进行了退卷积拆分处理,并调用拆分前后的谱图在NIST谱库中进行检索.结果发现,经过退卷积拆分处理以后,能够有效去除基体的干扰,其检索结果的准确性要明显高于人工解析检索结果.运用AMDIS从排污口样品中共检出包括酞酸酯类、氯代苯、苯胺、硝基苯、吲哚及其衍生物等43种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到2011年,我省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从78起95人下降到7起8人,百万吨死亡率从6.0下降到0.322,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在"十一五"取得喜人业绩的基础上,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为继续保持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好转的态势,福建煤监局领  相似文献   
16.
探究区域内矿区土壤重金属变化并对其进行污染评价,旨在为该区域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期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并行的矿业绿色发展。以铅、锌、镉、砷含量为评价指标,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采用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并对该区域矿区潜在生态风险作出评定。结果表明,A矿区土壤各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为149.05%~211.42%,B矿区土壤各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为60.88%~118.58%;A矿区土壤重金属均出现超标现象,其中铅、锌和镉含量超标较为严重,超标率在72%以上,而砷含量超标现象则相对较轻,超标率为36.36%;B矿区土壤铅和锌含量均未出现超标,超标率为0,而砷和镉含量则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砷含量超标率为92.31%,镉含量超标率为65.38%;两个矿区土壤各重金属含量均超背景值的现象,超背景值比例为42.31%~100.00%。A矿区土壤以铅、锌和镉污染为主,而B矿区土壤中砷和镉的污染较为严重。两个矿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属重度污染,A矿区生态风险综合指数为很强生态风险危害,而B矿区为中等生态风险危害。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息融合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建筑业安全事故率居高不下的现状,找出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基于主要原因中人、机、环境和管理4方面数据和信息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提出采用信息融合技术的D-S证据理论法对建筑施工全过程中的人、机、环境、管理4方面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构建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能判断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状态",能解决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及危险源的预测问题;同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防范措施,及时矫正安全隐患和确保安全施工。将D-S证据理论法应用于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中,扩展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去除苯甲酸重副产物中含有的交联大分子和碳化物等有色杂质,降低有用组分资源化处理的难度,分别采用吸附和蒸馏两种方法对苯甲酸重副产物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大孔树脂、硅藻土、活性炭等作脱色剂不能有效去除苯甲酸重副产物中的有色杂质;在真空度0.093~0.095MPa、蒸馏温度220~240℃条件下进行蒸馏脱色,当温度出现回落时停止蒸馏,平均馏出率为66.99%;蒸馏脱色得到的轻组分颜色呈黄色,可满足中和、酸化、结晶、回收苯甲酸的要求;釜残物可作为燃料通过焚烧利用其热能。  相似文献   
19.
6月9日至12日,上海市区、县长环境保护研讨会在上海青浦县召开。这是上海市政府换届以后的首次会议。会议主题为,在上海经济高速持续的发展中,如何开创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局面。同时,对上海域市环境保护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目标及对策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研讨。上海市各区、县分管环境保护的区、县长参加了这次会议。上海市副市长夏克强、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吕淑萍出席了这次研讨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补增UV B辐射 ,焕镛木 (Woonyoungiaseptentrionalis)叶片的光饱和光合速率较自然光下的降低 2 9% ,叶片的光合量子产率降低 5 0 .4 % ,光能转换效率亦降低 4 9% .补增UV B辐射抑制光下呼吸速率 (Rd) ,但不明显改变不包括光下呼吸的CO2 补偿点 .补增UV B辐射 ,焕镛木叶片的RuBP饱和的最大羧化速率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分别较自然光下的低 4 3.4 %和 4 6 .4 % ,Jmax:Vcmax亦降低 ,显示补增UV B辐射对Jmax的影响较Vcmax明显 .补增UV B辐射亦引起磷酸三碳糖利用速率降低 .叶片多个生化过程被抑制可能是引起植物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 .补增UV B辐射 ,降低了气孔对空气CO2 浓度和相对湿度变化的敏感度 ,则可能影响植株对环境因素变化的适应性 .图 3表 4参 2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