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探讨注胶方法修复井下注采管柱螺纹接头缝隙的可行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欧拉-欧拉多相流方法构建胶液在注采管柱接头缝隙内的渗流流动数值仿真模型,模拟注胶压力驱动下修复胶液在管柱接头螺纹缝隙内的渗流过程,通过多工况条件下胶液在螺纹缝隙内的渗流数值模拟,研究注胶压力、胶液密度和螺纹失效缝隙对胶液渗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欧拉-欧拉多相流的数值模型可有效预测胶液在管柱接头缝隙内的流动;胶液在狭缝内的渗流深度与注胶压力呈正比;胶液渗流深度与胶液密度呈反比;胶液渗流深度与螺纹缝隙尺寸呈正比。  相似文献   
32.
为提高油气井管柱服役的安全性,采用数据统计与可靠性理论评估油气井管柱可靠性。首先,识别影响管柱外载及其参数的变量,构建油气井管柱安全极限状态方程;然后,采集模型变量数据,确定变量分布与参数,形成油气井管柱可靠性数值模型;最后,通过蒙特卡洛方法计算影响管柱可靠性的关键变量和不同置信度水平下管柱剩余强度分布及安全系数取值。结果表明:目标区域油气井管柱剩余强度符合正态分布,得到不同置信度水平下管柱的可靠度,管柱的安全系数取值范围可满足管柱安全设计要求,所构建的方法可为实际生产中油气井井筒管柱安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3.
间歇曝气下短程硝化耦合污泥微膨胀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污泥微膨胀耦合短程硝化是一种利用低溶解氧(DO)引发丝状菌有限繁殖和亚硝酸盐(NO-2-N)积累来协同提高氮的去除率并降低能耗的新工艺.为分析该工艺启动的可行性和长期稳定性,采用两个间歇式反应器(SBR)并通过调整曝气方式,考察低DO(0.3~0.8 mg·L-1)下污泥沉降性、亚硝酸盐累积率(NAR)、总氮的去除特性、优势丝状菌和硝化菌群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缺氧∶好氧=15 min∶30 min的间歇曝气运行方式下,可以实现NAR约为50%和稳定的污泥微膨胀,污泥体积指数(SVI)稳定在170~200 m L·g-1.实时连续曝气可以实现NAR为95%以上,并且NO-2-N的累积引发了以Type 0092型为优势丝状菌的污泥微膨胀,但无法长期维持.改变运行方式为间歇曝气,运行60 d左右可以实现短程硝化和微膨胀耦合及长期稳定维持,TN的去除率稳定在66%.FISH分析间歇曝气引发污泥微膨胀主要丝状菌是M.parvicella和Type 0092型.Q-PCR对硝化菌群定量分析得出SBR A初期和末期AOB占全菌的比例分别由0.53%提高到2.19%,NOB由17.5%降至3.2%.SBR B里AOB由0.51%提高到1.53%,而NOB由18.05%降至11.01%.  相似文献   
34.
采用以烧结金属粉末微孔过滤材料为烟尘过滤材料和催化剂基体、V2O5γ-Al2O3为催化剂、NH3为吸附剂的过滤原件,可实现对锅炉烟气中烟尘、SO2和NOx的同时去除.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在150℃以下,SO2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50℃以上,SO2的去除率趋于稳定,均在90%以上;在50~350℃内,NO的去除率分别在150℃和300℃达到最高;在n(NH3)/n(NO)=1.0~1.6范围内,SO2和NO的去除率随NH3的升高而增加,n(NH3)/n(NO)>1.6,SO2和NO的去除率趋于稳定.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燃煤烟气经过金属过滤器处理后,其中的烟尘、SO2和NOx的过滤效率分别高于99%、94%和82%,浓度远低于北京市锅炉排放标准(DB11/139-2007)中的新建锅炉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35.
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我国淡水资源比较匮乏,人均占有量少,但是在日常生产、生活用水中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居民利用水表始动流量偏大,滴水而水表不走的缺点进行小流滴水。本文通过介绍防滴漏水表来达到提高居民节水意识、节约用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
城市规划实施过程的水资源承载力自适应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楠  刘毅  陈吉宁 《中国环境科学》2008,28(10):944-949
估算目标年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是城市规划编制的内容之一,通常方法是基于特定情景假设下的历史信息外推,但这具有突出的不确定性;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也将面临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从而改变目标年水资源承载力(供给与需求差值)的风险水平.鉴于此,提出基于自适应管理的评估方法:依据规划实施过程不同阶段可获得的历史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曲线拟合、组合预测、蒙特卡罗采样等方法,识别未来水资源承载力风险特征的变化,作为应对措施决策的依据.北京市案例研究表明,用2006 年(应对年)之前数据与用2002 年(基准年)之前数据预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2020 年(目标年)水资源需求与供给差值的数学期望由-9.8 亿m3(2002)增加至-3.4 亿m3(2006),风险保证率(需求不超过供给能力的概率)由70.5%下降至58.6%,标准差由23.2 亿m3 缩小至11.2 亿m3;在95%风险保证率下,供需缺口由9.4 亿 m3 增加至11.6 亿m3.  相似文献   
37.
中国地表臭氧浓度估算及健康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楠  卢毅敏 《环境科学》2022,43(3):1235-1245
在PM2.5浓度逐年下降的背景下,臭氧浓度不降反升,臭氧已成为中国暖季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基于大数据关联分析思路,构建并开发了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臭氧浓度估算模型,用以估算2019年中国每日最大8 h平均臭氧浓度(O3_8h),用于人类暴露评估.该模型输入地面监测站点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气象数据、排放清...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纳米零价铁(nZVⅠ)凭借其反应活性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场地修复研究。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针对氯代烃污染物的修复机理作了阐述,分析了nZVⅠ的制备方式、改性优化等方面内容,重点阐述了nZVⅠ在原位修复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应用研究现状。电爆炸法作为一种低成本、可批量 生产的方法,同时通过固体负载、表面修饰等改性手段开发新型nZVⅠ材料,是nZVⅠ工程应用的有效手段。鉴于nZVⅠ及其改性材料具有成本低、扰动小、用途广等特点,该类材料在石油污染场地风险控制及修复治理中有较大的研究潜力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7月8日,全省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汇报会在长春召开。省政府副秘书长杨安娣主持会议并致辞。省环保厅厅长王国才代表省政府就我省2013年上半年污染减排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国家环保部东北督查中心副主任刘阳明带队的国家减排核查组一行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对我省总量减排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0.
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比较研究——淮河与莱茵河、多瑙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流域综合治理的角度识别淮河流域水污染控制的主要特征,利用DPSIR框架各环节的主要指标和信息,通过比较研究分析淮河流域与国外流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认为淮河流域的主要特征为:人口密度较高且持续增长、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张且主要以粗放式工业增长为动力;流域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和协调能力不足;水污染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污染减排和水质改善效果不佳。最后从水污染防治的规划目标、策略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