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88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分析了排污收费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内涵与关系 ,指出排污收费是促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手段 ,同时强调了必须加强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2.
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就很难再恢复,新的《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的保护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措施;煤炭工业是土地破坏的大户,新的《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加重了煤炭企业破坏土地的赔偿负担,煤炭工业的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在当前情况下,探讨煤炭工业发展与土地资源管理之间的二元关系对于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利用中国气象中心160站点的气温观测资料,对中国20世纪后半期的气温变化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气温变化幅度有显著的纬度效应:纬度越高,方差值越大,说明气温变化的幅度也越大。在季节上,气温变化幅度差异显著,普遍是冬季大,夏季小。气温变化幅度的纬度效应在区域分布上,冬季的纬度效应出现在35°N以北,35°N以南不存在纬度效应;夏季的纬度效应表现在34°N以南,34°N以北没有明显的纬度效应。30°N~35°N之间的地带是冬夏季节差异最小的地带,从这一地带开始,不管往南还是往北,气温变化的季节差异都趋于增大。这种格局与我国升温的区域分布是一致的,说明我国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气温变化是持续升高的。最后对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别进行了机制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4.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居民生活的不断提高 ,液化石油气已普遍进入百姓家庭。但由于各种因素 ,近年来在各地发生了不少安全事故及设备报废事件 ,现针对常见的两个问题试加讨论。1液化石油气的含水量与容器腐蚀我国目前大部分液化石油气是常温带压贮存 ,且几乎全是钢制罐。液化石油气是以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低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通常以液态形式在常温压力下贮存 ,一旦漏气十分危险。当贮罐破裂时 ,每立方米液态液化石油气可转变250—300m3 的气态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范围为2%至11% (体积比 )之间 ,即1m3 …  相似文献   
45.
中国矿山生态破坏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矿山开采引起的生态破坏已经对社会经济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对我国矿山生态破坏的现状以及国内外矿山生态恢复的主要技术作了介绍,并对今后矿山生态恢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6.
拉萨市气溶胶中碳同位素的组成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8月~2007年7月,在西藏拉萨市西郊(29°38′N,91°01′E)采集了30个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利用14C定量区分了碳质气溶胶的生物和化石来源并分析了其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碳质气溶胶中生物碳所占比例的fc值在0.357~0.702之间变化,均值为0.493,明显高于东京和北京等大城市地区的fc均值,但低于Launceston等郊区或偏远地区的fc均值,说明拉萨碳质气溶胶的生物来源占较大比例.fc值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的均值最大,春季逐渐降低,夏、秋季较低.冬季高值与拉萨西郊当地居民使用木材、农业废弃物、干牛粪等燃料的能源结构密切相关;夏、秋季fc值低说明化石碳的增加,与旅游旺季机动车尾气排放增加等相关.δ13CTC变化范围为-26.4‰~-25.1‰,年均值为-25.8‰,其季节变化特征并不明显,但夏季δ13CTC偏大可能与化石碳增多有关.全年碳质气溶胶的δ13CTC变化范围很小,结合fc值的季节变化推断拉萨碳质气溶胶总体上受到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尾气等几个均匀混合的稳定来源影响.  相似文献   
47.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动力。运用生态位理论,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0个省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位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位宽度和创新生态位适宜度都由东部地区向内陆中西部地区递减,呈阶梯状发展,且发展差异较大,两极分化严重,据此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青藏高原内陆典型冰川区"冰川-径流"汞传输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青藏高原内陆典型冰川区"冰川-径流"汞输送过程,于2011年8月15日~9月9日对青藏高原内陆念青唐古拉山脉扎当冰川-曲嘎切流域内雪坑、冰川融水以及径流进行了采样,检测了不同环境介质中汞浓度,并分析了不同介质中汞的控制因素及输送过程.结果表明,扎当冰川-曲嘎切流域内雪坑、冰川融水以及曲嘎切径流中总汞浓度分别为(3.79±5.12)、(1.06±0.77)和(1.02±0.24)ng·L-1,处于全球背景水平.不同环境介质中均以颗粒态汞为主,受到总悬浮颗粒物和径流量的控制.随着气温升高,冰川消融,受其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增加.不同环境介质间,从冰川末端融水到曲嘎切下游河水,总汞浓度峰值时间分别是14:00、16:00和20:00以后,体现了汞在"冰川-径流"环境系统中随冰川消融、径流量变化的释放和传输过程.冰川补给河流汞的传输受多种因素制约,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消融和径流增加带来的侵蚀将在汞释放及其向下游传输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FDS在中庭烟气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庭烟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分析了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应用于烟气控制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给出了FDS在中庭烟气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最后通过具体的应用实例,以及和其它设计方法相比较,表明将FDS应用于中庭烟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可提高设计方案的可靠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50.
三江源地区1961~2005年气温极端事件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三江源地区11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地区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近45年来,白天和夜间温度极端偏高的日数明显增多,分别以26 d/10 a和44 d/10 a速度在增加;白天和夜间温度极端偏低的日数显著减缓,分别以41 d/10 a和85 d/10 a的速度显著减少;年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分别以042℃/10 a和029℃/10 a的速度增加;白天和夜间温度极端偏高的日数增加主要发生在冬季和夏季,而白天和夜间温度极端偏低的日数减少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夜间温度极端偏低的日数减少趋势最为明显;长江源地区极端气温变化对区域增温的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