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凋落物分解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和养分循环的关键过程.对比叶片凋落物和细根的分解速率,有助于阐明水分变化条件下不同凋落物类型对湿地碳循环的相对贡献,提高人们对不同有机碳源分解驱动机制的理解.以安徽省升金湖湿地典型湿生植物——陌上菅(Carex thunbergii)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袋法进行凋落物分解试验,分析叶片凋落物和细根在不同土壤水分含量(30%、50%和70%)下的分解动态.结果表明:①经过5个月的分解,在30%、50%和70%的土壤水分含量下,陌上菅的细根质量残留率分别为46.7%、58.1%和60.1%,叶片凋落物的质量残留率分别为37.9%、31.6%、33.9%.②在30%、50%和70%的土壤水分含量下,陌上菅的细根分解速率常数分别为1.78、1.27、1.12,叶片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常数分别为2.56、2.94、2.54,且它们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③细根的分解速率与土壤水分含量之间呈负相关(P < 0.001),而叶片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正相关(P=0.01).④根据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凋落物分解受凋落物类型、分解时间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且凋落物类型是主导因素.分别对细根和叶片凋落物的质量损失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在细根的分解过程中,土壤水分含量是主要影响因素,而在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分解时间是主导因素.研究显示,相同土壤水分含量下,叶片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比细根快;湿地水位变化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对细根和叶片凋落物分解具有不同的影响,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促进了叶片凋落物的分解,但对细根的分解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2.
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影响水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解析非点源污染风险时空变化特征是非点源污染治理的重要前提.基于198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潜在非点源污染指数(potential non-point pollution index,PNPI)模型探究基于不同赋权方法的北运河上游潜在非点源污染风险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流域潜在非点源污染风险呈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特征.研究时序内流域潜在非点源污染极高和高风险区面积呈减少趋势,极高和高风险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由旱地、水田和果园逐渐变为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地.②均方差决策法、熵值法、变异系数法和专家打分法均得出土地利用指标权重最大,平均权重分别为0.46、0.53、0.45和0.48,而不同赋权方法确定的径流指标和距离指标权重差异较大,得出的各非点源污染风险等级区的面积占比差异也较大.③指数函数法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指标、径流指标和距离指标的指数函数描述源因子与运输因子之间的关系,输出结果更符合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极低和极高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54.22%和6.23%.以上结果可为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分析及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33.
本文根据铸铁造纸烘缸的结构特点及潜在损伤机理,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检验检测项目对烘缸安全状况进行符合性验证。针对检验检测发现的缸体壁厚整体减薄及内表面局部腐蚀超标缺陷,利用有限元软件对造纸烘缸分别进行整体应力分析和凹坑缺陷部位局部应力分析,结果表明烘缸的应力强度均满足标准中的评定要求,为铸铁造纸烘缸长周期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34.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Ti(Ⅳ)掺杂Bi_2O_3(BTO),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钛掺杂氧化铋光催化降解水中PFOA的降解效果,发现PFOA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其降解速率常数为-0.2 h~(-1),比商业用纳米二氧化钛P25提高了6.8倍.表征结果证明,BTO存在多孔结构,能够增加反应活性位点,提高光催化活性面积.同时,自由基捕获实验和中间产物分析表明,光生空穴对PFOA的断链分解起决定性作用;同时Bi—O—Ti表面基团吸附PFOA并弱化了C—F键,导致光生电子可自由移至C—F键上并实现还原脱氟;光生电子和空穴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实现了对PFOA的协同降解;PFOA的降解过程受还原性物质主导,通过C—C键的断裂生成短链全氟羧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235.
花溪水库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最高背景值为参比值,结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花溪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花溪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Cu>Zn>Pb>Cr>As>Cd>Hg,污染水平顺序为Hg>Cd>Cu>As>Pb>Cr>Zn;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ir)表明,除个别样点外,大多属于轻微生态危害范畴;多种重金属的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R)表明,花溪水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236.
为了保护动物的生命,为了拍摄野生鸟类和动物,葛玉修每每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军人的勇敢与无畏。42年来,他用绿色引领生命的方向,执著追求,无怨无悔,为这片净土热土奉献了热血青春和真情痴爱。17年来,他用镜头语言和文字作品记录着野生动物的美丽,用心灵呐喊和实际行动呵护着濒危动物的生命,风餐露宿,踏遍青山,演绎着青海高原的天地大美,拓展着人与自然的天地大爱。他就是葛玉修,一个在青海几乎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个在全国知识界、环保界、摄影界、动植物学术界声名显赫的人物。  相似文献   
237.
针对工业炉壁面的散热特点,建立了工业炉壁面的散热数学模型,并采用SIMPLE法对其无因次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出炉体热量主要散失在Y=0~0.1处.对现有加热炉炉壁的散热状况进行了实测计算,并对安装炉壁档板情况下的热量回收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其向大气环境排放的热量可从1 524.8 W/m2下降到60.1W/m2,同时还可回收热量404 kW,大大减少了向周围环境的热污染.  相似文献   
238.
孙菁远  申玉忠 《安全》2021,42(9):53-57
为揭示建筑事故发生规律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本文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2011-2019年226起较大及以上建筑事故案例为样本,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多重因素在不同组态下建筑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事故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根据运算结果总结出3种事故组态,分别是A1、A2和A3型,其中A1和A2是发生于二线及以下城市的房屋建筑事故,A3是发生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