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环境NGO在环保活动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随着2015年中国新环保法的颁布,环境NGO已经具备发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但由于中国环境NGO自身能力不足,完成诉讼仍存在困难.文章以环境NGO介入环境公益诉讼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现有环保NGO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现模式,并分析了环保NGO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与复杂性,指出要提升NGO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能力,必须从培育环境公益诉讼意识、加强自身能力改造及破解资金难题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2.
113.
公路交通是最广泛、最基本的交通运输方式,它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中主要内容包括对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筛选和综合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4.
微生物降解是废旧聚苯乙烯塑料(polystyrene,PS)最具持续性的处理方法.嗜热微生物具有较高的生物转化效率,可有效促进有机固废的降解,然而目前对嗜热微生物介导的PS塑料降解缺乏深入地研究.本文以堆肥中分离的1株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FAFU011菌株(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FAFU011)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PS的降解性能及机制.结果表明,FAFUA011可以将PS作为碳源进行生长,并在其表面形成稳定的生物膜;经过56 d的处理后,FAFUA011可使PS塑料膜的质量下降4.2%,重均分子质量和数均分子质量分别降低17.4%和18.2%;SEM分析表明,FAFUA011可造成PS表面产生侵蚀坑洞;XPS和接触角分析结果表明,经过FAFUA011的作用,增加了PS表面含氧结构的种类和数量,并改变了PS表面的亲水性能,从而有利于微生物在PS塑料表面的定殖,并进一步促进PS生物降解;基于2D-COS分析,确定了PS降解过程中官能团随时间变化的顺序为:1491 cm-1(C—H) > 1450 cm-1(C—H) > 1601 cm-1(C=C) > 1027 cm-1(C—O) > 1068 cm-1(C=O) > 1366 cm-1(C—OH).本研究结果表明FAFU011能够促进PS塑料的嗜热生物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115.
<正> 一、引言 碳质球粒陨石是一种未分异的陨石,自形成后很少经历各种变质作用,它们是构成太阳系的最原始的物质。因此,多年来,它们都是天体物理和天体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116.
<正>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是工业和人口积聚的场所,是生产和消费的中心,环境污染问题更为突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拟从大城市的布局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入手,就如何从城市布局形态上改善大城市的宏观环境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7.
118.
以某石化企业内浮顶罐为实例,根据AP-42公式,从浮顶罐结构、油品性质、周转量及环境因素4个方面对内浮顶储罐的VOCs排放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浮盘缝隙损耗和挂壁损耗是内浮顶储罐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浮盘构造、周转量、罐壁锈蚀程度及边缘密封形式是内浮顶罐VOCs损耗的主要影响因素;罐漆颜色、储罐直径、油品种类及储液温度为次要影响因素;固定顶支撑柱数量、环境湿度及环境风速对储罐挥发损耗的影响较小。针对分析结果,提出降低储罐VOCs挥发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9.
介绍了几种阴极保护数值模拟计算的数学方法以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边界元法在舰艇阴极保护电位和电流分布模拟计算、优化、腐蚀电磁场以及杂散电流计算方面的应用,并就该方法计算精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0.
地表节肢动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恢复中的生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不同动物类群对植被恢复具有不同的响应,它们与植物一起调控了土壤的恢复过程。然而,目前对地表节肢动物类群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及其与植被和土壤环境变化的关系认识不足。以1 a桉树(Eucalyptus)林、7 a桉树林及26 a外围桉树林作为研究对象,以无污染桉树林为对照,基于4种样地土壤理化因子、重金属因子及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调查统计数据,采用生态指数及冗余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种植年限桉树林与外围桉树林生境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对土壤质量和重金属因子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种植7a的桉树林地表节肢动物个体数量(N)、丰富度(R)和多样性指数(H′)(N=131,R=2.026,H′=1.644)高于1 a桉树林(N=40,R=0.701,H′=0.617),但显著低于外围桉树林(N=823,R=2.345,H′=1.939),对照桉树林(N=1251,R=2.354,H′=1.947)显著高于其他样地。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理化因子与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磷和有机质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变化的贡献率最大,两个环境因子总共解释了89.67%的环境变异,速效磷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最大,贡献率达79.83%,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多样性指数随土壤质量的提升而增大。重金属因子与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呈显著负相关,Cu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最大,贡献率为88.95%,是主要的毒性因子,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随重金属(Cu、Ni、Zn)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研究表明:随着钨尾矿恢复区桉树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质量提升,生态恢复区植被迁入与群落演替促进了地表节肢动物群落食物网的形成,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演变与多样性增加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