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206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泰州市以规范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为中心.以筑牢乡镇(街道)安全生产防线为目标.以创建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为突破口.有效地解决了乡镇(街道)安全生产“没人管”、“不会管”、“不敢管”的问题.初步探索构建了一套具有泰州特色的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162.
且东 《环境》2012,(11):38-38
为何将山脉处理成大地的伤疤 好不了的伤疤,撼不动抹不走的伤疤 每一个转角处都怪石森森,面目狰狞  相似文献   
163.
164.
本文主要阐述了环境保护是一项覆盖全社会的全民性事业,强化环境管理必须总结历史经验,各种基本手段综合运用。当前要明确各种手段的主攻方向,在重要方面有所突破,以提高环境管理工作的总体水平。基本思路是:环保法律手段要突出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环保经济手段要能够触动污染者的物质利益;环保技术手段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环保行政手段要推动各级政府拿出实际行动;环保宣教手段要追求引导公众自觉保护环境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5.
四月廿五日下午,狂风横扫,黄沙蔽天,一场多年少见的沙尘暴骤降天津市.4月25日晚6时至晚10时,南郊区监测站对大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进行监测,结果为11.593mg/m3,超过国家二类地区标准(一次值)10.6倍,26日8时至16时大气中总悬微粒浓度为1.825mg/m3,超过二类地区标准0.30mg/m3(日均值)的5倍,污染很严重.  相似文献   
166.
一东 《绿叶》2006,(12)
在“发展与环境多重博弈”中,为何一些施政者仍执意于“最坏的结果”?以“攀枝花经验”为对比,其中的分别无非有两个:一是具体实践,是增长模式的选择问题,是施政者智慧与经验的分别。另一则是指导思想,是“为民”还是“为己”政绩观的选择问题,是为父母官者良心底线的分别。  相似文献   
167.
2005年2月,泰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组建为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建制。同时批准组建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  相似文献   
168.
吴季松简历:1944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技术经济学博士。曾任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第六届世界科技工业园区大会(1998,澳大利亚帕斯)组织委员会副主席。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从事水资源、以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技术产业化为双主动力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169.
分析了武汉石油化工厂聚丙烯装置的主要环境污染源,介绍了装置采取的主要清洁生产措施及取得的效果,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0.
地球生态系统的碳补充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首次提出地球生态系统的C补充机制,并且用框图模型说明了补充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每个流程,阐明了无论Si的充足与缺乏,地球生态系统都要将C从大气中移动的海底,储藏起来,完成C的迁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排放CO2引起气温和水温上升,地球生态系统不惜损害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也要启动C补充机制,完成C的迁移,导致气温和水温恢复到动态的平衡.启动C补充机制期间,在输送Si的过程中,地球生态系统给陆地带来三大类型灾害:沙漠化、洪涝和风暴潮;在阻断Si的过程中,地球生态系统给海洋带来一大类型灾害:赤潮.在这些过程中,人类引起大气C的增加与地球生态系统导致大气C的减少充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撞击,这会强烈地产生一系列自然灾害发生,如干旱、沙漠化、沙尘暴、暴雨、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风暴潮和赤潮.人类尽可能减少这些撞击,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人类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