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正己烷一次同时萃取地表水中的百菌清、环氧七氯和有机氯农药,萃取液脱水后进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当取样体积为500ml时,方法检出限为0.01~0.02μ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4.0%,加标回收率为81.6%~109.6%。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2.
华北地区霾期间对流层中低层气溶胶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美国宇航局(NASA)的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监测数据,通过分析总后向散射系数、体积退偏比和色比,对华北地区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出现灰霾时对流层中低层气溶胶光学和微物理特性的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霾期间对于4 km以下的对流层中低层大气总体来说,非球形气溶胶出现频率略高于球形气溶胶,小粒径气溶胶出现频率高于大粒径气溶胶.在4 km以下的大气中,气溶胶出现频率在1 ~2 km高度范围内最高,在2~3 km高度范围内最低;球形气溶胶在2~3 km高度范围内出现频率最高,非球形气溶胶出现频率在1 ~2 km高度范围内最高;大粒径气溶胶在l~2 km高度范围内出现频率最高,小粒径气溶胶在0~1 km高度范围内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73.
“既然来当兵,就要当尖兵”书生气十足、像个文人的吴俊发,却是个在驾驶岗位上干了十一个春秋的优秀士官。入伍十一年,先后执行重大任务保障70余次,安全行车12余万公里,两次被评为“红旗车驾驶员”。刚跨入军营的吴俊发,面对每次超负荷的体能训  相似文献   
74.
书生气十足,像个文人的吴俊发,却是个在驾驶岗位上干了十一个春秋的优秀士官。  相似文献   
75.
采用美国宇航局(NASA)的CALIPSO星载正交极化云-气溶胶激光雷达(CALIOP)的监测数据,对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华北地区霾期间中低对流层气溶胶散射强度、粒子规则性和粒径大小随高度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霾期间在4 km以下的中低对流层大气中,春季气溶胶粒子的出现频率最高,且散射最强的气溶胶出现高度春季和秋季在1~2 km,夏季在3~4 km,冬季在0~1 km;四个季节均以球形或接近球形的规则性气溶胶为主,其中夏季气溶胶的规则性最强,春季气溶胶的不规则性最强,除春季外气溶胶的规则性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春季气溶胶粒径大于其他季节,且随高度增大而增大,其他季节气溶胶粒径大致随高度增大而减小。多数情况下各层均以小粒径气溶胶为主。  相似文献   
76.
驻榕某部汽车连二级士官刘春奎,当兵7年3次评为“红旗车驾驶员标兵”,2次荣立三等功,5次在上级组织的专业比武中夺魁。1997年底,他如愿步入绿色军营,分到了汽车连。第一次开车随队进驻某山区,一看路窄、陡坡,石板路又光又滑,心里就直打怵。带车干部安排一名老司机给他压阵,他才心惊胆战地往山上挪,行至半山腰出现好几次险情。从那以后,他暗下决心,脚踏实地苦练驾驶技术。出车时,他说不忘带上专业书,有空就翻,或向老师傅请教,与战友们一起讨论驾驶心得。2000年5月,他随  相似文献   
77.
儿茶酚抑制藻细胞活性过程中IOM的三维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水体中藻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儿茶酚对藻类的抑制效应,并采用三维荧光法分析了抑藻过程中胞内有机物的释放及降解情况。水样A和水样B分别采自某护城河和一景观水体。结果显示,儿茶酚能够有效抑制实际水体中藻细胞活性,当儿茶酚终浓度为10 mg/L培养6 d后,水样A和水样B的抑藻率分别达90%和94%,且抑藻率随着投加浓度的增加、培养时间的延长相应增加。在投加儿茶酚后,水样类蛋白荧光峰强度显著增加,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峰强均有所降低,细胞释放的类蛋白物质发生降解。当投加儿茶酚浓度低于1 mg/L时,藻细胞活性受轻度抑制,会释放类富里酸物质,当儿茶酚投加浓度高于5 mg/L,藻细胞活性受到强烈抑制,不会释放类富里酸物质。投加儿茶酚会增大水样COD浓度,但对水样TN浓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决静电除尘运行中装置孤立分散控制、环境恶劣、记录繁琐、自动化程度低以及很难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故障等难题,利用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对多台高压静电除尘装置进行综合控制,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的静电除尘控制系统,将控制中心和各电场的高压静电除尘控制装置作为LON节点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能够有效地完成各电场的运行数据实时跟踪、故障检测及报警、工作参数设置及专家控制算法在线优化等任务。现场应用结果表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可大大提高电除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9.
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广州生活垃圾生成与处理的现状。指出了广州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广州市未来10 a—15 a生活垃圾产生量进行了预测。在对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烧处理成本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行动内容。  相似文献   
80.
以2,6-二氨基吡啶为原料,合成了功能单体2-丙烯酰-6-氨基吡啶,并将其与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合成了聚合物吸附剂聚丙烯酰-6-氨基吡啶。考察了聚合物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混合液中Cu2+,Zn2+,Cd2+,Ni2+的初始质量浓度均为10 mg/L、聚合物吸附剂加入量为5 g/L、溶液pH=7、吸附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聚合物吸附剂对各离子的吸附率均大于90%;采用浓度为0.5 mol/L的HCl溶液对吸附后的聚合物吸附剂进行洗脱,4种重金属离子的洗脱率均可达97%以上;该吸附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重复使用11次后其对4种重金属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均未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