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8篇 |
免费 | 180篇 |
国内免费 | 47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62篇 |
废物处理 | 65篇 |
环保管理 | 325篇 |
综合类 | 1570篇 |
基础理论 | 352篇 |
污染及防治 | 256篇 |
评价与监测 | 114篇 |
社会与环境 | 94篇 |
灾害及防治 | 1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117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201篇 |
2013年 | 132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29篇 |
2010年 | 123篇 |
2009年 | 139篇 |
2008年 | 132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140篇 |
2005年 | 122篇 |
2004年 | 110篇 |
2003年 | 128篇 |
2002年 | 75篇 |
2001年 | 79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115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97篇 |
1996年 | 92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41.
942.
化学恐怖袭击事件的危害、征兆及紧急应对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介绍化学恐怖活动的特点、化学毒剂的种类和对人体的危害的基础上,从怎样察觉判断化学毒剂的存在、发生化学恐怖袭击事件后的紧急应对措施、在不同公共场合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后的自救逃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讨,提出利用化学恐怖袭击的征兆通过感官法、生物法与化学侦检法判断是否发生化学恐怖袭击,分析总结化学恐怖袭击发生时的紧急应对程序,以及遇袭人员出现染毒病症后的"一戴二隔三救出"及"六早"现场医学应急救援措施,并给出地铁、机场、学校、商场、高层建筑、体育馆、大型会展场馆等公共场所发生化学恐怖袭击事件时的自救逃生指引。 相似文献
943.
为坚决打好全国奥运道路交通安全攻坚战,武夷山市交警大队根据机动车非法安装报警器、标志灯具及假牌问题突出,扰乱正常交通秩序的实际,展开专项治理行动,严查安装、悬挂各类非法定标志交通违法行为,净化交通环境。图为交警在省道八洋线武夷山路段严查各类非法定标志和假牌。 相似文献
944.
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影响生态状况判断的六个理论,分别为: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熵与混沌理论、耗散结构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这些理论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结晶,而且也是区域生态状况判断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阐述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生态状况作出的准确判断,认为中国的生态状况总体上处于治理与破坏的相持阶段,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得到有效遏制、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但传统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调整目标尚未完成,退化生态系统还未得到根本恢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需很长时间。这些基于理论分析的判断对于对中国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5.
多氯联苯(PCBs)胁迫下鲫鱼肝脏EROD酶活性与血清性激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鱼类,研究其暴露于不同浓度的PCBs(多氯联苯)后鱼肝组织中EROD酶活性和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了2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鲫鱼在PCBs中暴露后,其肝脏组织中EROD酶被诱导,酶活性随PCBs浓度增大而增强,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EROD酶活性随暴露时间延长而上升,10 d后达平衡;鲫鱼血清中睾酮含量随PCBs浓度增大和暴露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雌二醇含量则显著上升,表明PCBs对鱼类具有环境雌激素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EROD酶活性与血清睾酮含量呈负相关,与血清雌二醇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可用鱼肝EROD酶和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协同变化作为污染生物标志物来评价PCBs的早期污染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946.
947.
948.
除草剂阿特拉津与丁草胺对麦穗鱼的联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除草剂阿特拉津和丁草胺为供试毒物,研究了它们对麦穗鱼的单一及联合毒性.结果表明,阿特拉津与丁草胺对麦穗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 )分别为41.64、0.33 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4.164、0.033 mg/L.因此,阿特拉津对鱼类是一种低毒除草剂,丁草胺则对鱼类具有较高的毒性.在阿特拉津与丁草胺的联合毒性试验中,24、48、96 h的相加指数分别为0.056、 0.053 、0.084,表明阿特拉津与丁草胺对麦穗鱼的联合毒性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49.
研究了蜘蛛兰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对氮、磷的去除和对藻类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蜘蛛兰在3种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正常生长,且对富营养水体中的氮、磷和叶绿素a浓度均表现出良好的净化去除效果。在45d的实验中,3种不同程度富营养水体的TN、N03-N、NH4-N和TP浓度分别由初始的3.69~25.65、2.79~21.14、0.75~3.57和0.14—1.23mg/L降至1.25~18.99、1.08~16.03、0.18~1.39和0.06~0.77mg/L,在3种不同程度富营养水体中植物的平均生物量累积增长率分别为40.98%、64.41%和95.08%。实验各处理组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叶绿素a浓度及荧光参数短期内都显著下降,而各对照组中则较稳定或略有下降。蜘蛛兰不仅可以净化富营养水体中营养元素,且对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在水体生态修复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0.
通过两步法制备C/Fe-Bi2WO6,利用SEM、XRD和EDS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的形貌及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氧氟沙星(OFLX)模拟废水进行降解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和水平后,利用响应曲面法(RSM)对C/Fe-Bi2WO6的光催化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建立了C/Fe-Bi2WO6光催化降解氧氟沙星的二次多项式模型,预测处理最佳实验条件为:pH为6.45,H2O2的浓度为208.36 mg/L,C/Fe-Bi2WO6浓度0.55 g/L和氧氟沙星浓度为7.62 mg/L。在最佳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发现实验去除率与预测去除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相对误差为2.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