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71.
工业废弃场地再开发的环境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工业活动地影响,工业废弃场地再开发往往会给公众健康带来许多风险,因此受到各国政府关注.文章对河南某城市进行再开发的工业废弃场地进行了环境调查.结果表明,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总石油烃和苯系物的污染,部分点位的污染物浓度远远超出了荷兰标准的干涉值水平.作为非水相液体,总石油烃和苯系物会随地下水向场地外迁移.该工业废弃场地未来将作为居住区,居民在该场地上生活会因总石油烃和苯的长期暴露导致健康风险.因此,为保护人体健康,应当在住宅小区建设前进行场地修复.另外,中国还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相应的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场地管理的法规.  相似文献   
72.
行政权力控制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阻碍不仅引起了党政、司法、企业等部门的高度关注,而且也引发了对这个问题的伦理大思索.行政权力的滥用有体制上的因素,现实中更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分析它严重的道德危害,从道德建设的角度阐述了如何控制行政权力控制经济的现象.参6.  相似文献   
73.
港口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彬  张珞平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1013-1016
提供了战略环境评价(SEA)在我国港口规划应用的一个范例,并对本次战略环境评价实践所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讨论。SEA在该规划编制开始即全面介入,依据评价区域的环境与资源特征及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提出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的环保原则性框架意见,作为规划制定的先决条件和依据;在规划制定之前先行完成了环境现状调查及公众参与,在规划过程中从区域的角度评价了规划的累积环境影响,对规划实施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提出环保措施和替代方案,并不断将所得成果反馈给决策者和规划制定者、协助规划的形成。  相似文献   
74.
移民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建设以来,在大规模移民迁建的拉动下,形成了大量库区移民城市.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保障移民型城市稳步发展的关键,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生态人居清洁、舒适、低环境负荷的特点,以三峡移民第一城--重庆市万州区为例,对其1999-2005年居住适宜性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调整建议.针对库区移民城市强调社会结构重建的特点,本文分别从基础设施、居住系统、生态环境、社会人文四个方面筛选指标,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有效避免了主、客观定权方式各自的弱点.评价结果表明:7年来万州城区宜居水平虽呈上升趋势,但综合指数集中在0.45~0.6之间,距离生态人居的标准还存在明显差距.其中,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尤为突出,社会人文、生态环境指数自2000年后一直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低碳城市建设热潮。但在这股热潮背后,还有许多尚不明晰的问题需要理性思考。围绕低碳城市相关议题,开展了如下5方面工作:①解读低碳城市概念,指出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多目标问题,要以低碳经济为基础,并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目标的共赢;②概括低碳城市评价指标,指出针对指标还没有建立明确的标准;③从城市规划、低碳政策、生态产业、可持续能源、绿色交通等方面总结了保定、上海、吉林、杭州等城市的低碳建设途径;④分析城市低碳发展现状水平评价结果,指出低碳城市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⑤最终在分析低碳城市建设尚存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今后需深化认识的几个问题,如不能因低碳而放弃其它城市发展目标,低碳城市建设要因地制宜,低碳城市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各领域专家通力协作,需从系统规划、阶段性方案实施、实施后评估与修订等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希望这些思考能对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6.
城市工业部门脱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减排是我国应对能源短缺与全球变暖两大环境热点问题的基本国策。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地区与行业执行。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中心,快速城市化带来了人口、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激增。工业部门在城市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成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对象。重庆市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本文以重庆市为案例对象,应用脱钩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市各工业部门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之间的关联特征,并提出脱钩稳定性指标用以评价脱钩状态的波动情况。结果表明:重庆市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品种单一,对煤炭依赖性过大;高能耗部门虽然表现为弱脱钩,且脱钩稳定性高,但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偏大,远高于工业部门的平均水平;部分中低能耗部门由于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和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缺失造成能源利用效率参差不齐和碳排放水平不稳定。依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重庆市工业部门节能减排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77.
户用沼气模式生命周期减排清单与环境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对于传统农业活动,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生产具有清洁的能源生产和高度闭环的废物回收处置等明显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入户推广。本文综合考虑沼气工程建造、使用和综合利用等生命周期过程,分析了典型户用沼气池综合利用各阶段环境节能减排清单,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其环境效益。结果表明,"猪-沼-稻-果"综合农业利用模式下单位沼气池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其中CO2、PM10、CH4和CO净减排量分别达3 060.700kg、19.820kg、12.960kg和75.590kg,总净节能达9 068.4MJ。其中,玉米秸秆、沼液沼渣的利用和燃煤替代对温室效应的减缓明显,畜禽粪便的利用和燃煤的替代减缓了环境酸化以及富营养化过程,而光化学氧化的减缓主要来自玉米秸秆的利用而减少的CO、VOC的排放,沼气工程对人体毒害的减缓主要是来自燃煤替代而减少的SO2和PM10排放。户用沼气利用对各种环境影响均有减缓作用,其中对光化学氧化、富营养化、环境酸化和温室效应的改善最为显著,对于降低能源耗竭、减缓对人体的毒性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废水脉冲电解处理节能高效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脉冲电源和直流电源分别作为废水电解处理的电源,试验探明其对废水电解处理的电能消耗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废水脉冲电解处理节能高效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脉冲电流相对直流电流能够更加有效减缓电极的极化,降低电极过电位,使电能消耗降低15%~35%;在脉冲电解处理废水过程中电流效率稳定、Fe2+能够有效扩散到废水中,使去污效果增强5%~7%。关键词脉冲电解电能消耗COD去除率极化过电位  相似文献   
79.
甲烷的全球变暖潜势是二氧化碳的72倍(20年水平),但其在大气中的寿命短于二氧化碳,可以作为优先减排对象。中国的甲烷排放十分突出,甲烷减排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然而在政策研究中,甲烷受到的关注程度远低于二氧化碳。本文基于甲烷排放研究的相关进展,首次系统性地论述了中国甲烷排放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是:甲烷排放的有效控制和减缓可以成为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减排战略要用"系统减排"思路替代传统的"末端减排"思路;甲烷系统减排的策略和实施措施不仅需要重视主要排放部门(如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农业)的直接末端减排,更需要突出强调建设活动、城市消费、资本投资和出口贸易等消费端的间接体现减排;在国际气候谈判中通过纳入甲烷排放,可以至少在五个方面丰富和支撑中国的国家立场,如从承诺"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向承诺"单位GDP温室气体减排"转变。  相似文献   
80.
研究地钱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效应,筛选出廉价、高效、低毒的抑藻剂,对比分析了地钱与研究较为广泛的大麦秸秆对小球藻生长抑制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在0.5g/L地钱浸提液中培养120h后小球藻生长的抑制率达到88.17%,而0.5g/L大麦秸秆浸提液的抑制率只有66.28%.可见,在相同浓度条件下地钱浸提液的抑藻效果优于大麦秸秆浸提液;高浓度的25g/L地钱浸提液降低了小球藻的光合活性,而低浓度的1g/L浸提液对小球藻光合活性的影响不显著;通过对比乙醇和去离子水浸提液对小球藻抑制效果,说明对小球藻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地钱浸提液中的有机化感组分;地钱浸提液的抑藻效果与杨梅素、芹菜素和木犀草素这3种单一黄酮类化感物质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