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胶州湾潮间带和沿岸区硫酸盐还原菌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MPN法对胶州湾潮间带和沿岸区的硫酸盐还原菌(缩写为SRB)含量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的SRB含量大约是4.1×10^7个细胞/g,波动范围较大。水中SRB含量约2.5×10^2/ml。分析了SRB含量的分布状况,发现调查区内的SRB含量基本上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之势,即工业区、港口区的高于海水浴场、海滨旅游区的。证实了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到其环境SRB含量特高。SRB含量分布状况大体上与  相似文献   
22.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空气微生物含量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外空气微生物的采样站分作3种类型,类型I.科考站及附近区域,类型Ⅱ.大型动物出没区,类型Ⅲ大型动物少,且保持荒凉状态区,结果显示,I类型区室外空气微生物含量明显高于Ⅲ类型区,平均I区有4994cfu.m^-3,Ⅲ区仅16cuf.m^-3,结果提示,菲尔德斯半岛空气微生物已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  相似文献   
23.
吐鲁番市空气微生物浓度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吐鲁番市空气微生物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室外平均空气细菌(B)、真菌(F)、总菌(T)的浓度及F/T分别为33106.3、0、33106.3CFU/m3及0,说明室外空气处于中度微生物污染状态.一些室外测点的空气已受到微生物的严重污染。室内平均空气细菌浓度为9982.2 CFU/m3,说明室内空气污染较重。室内外均未测到空气真菌。本文对吐鲁番市空气微生物浓度指标的时空分布状态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4.
在受污染的特定海洋环境有较大数量的耐汞菌(Mercury-Tolerant Bacteria,本文简称MTB)。耐汞菌大量出现是它们对汞污染适应、选择、忍耐以至对抗的群体生态反应,耐汞菌数量变化与汞污染关系密切,这方面的研究国外多有报道。但关于潮间带和沿岸区的报道尚不多。本文试图就胶州湾潮间带和沿岸区耐汞菌的数量分布作调查研究,以估计其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25.
天水市空气微生物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平皿沉降法测定了天水市空气微生物含量,结果证实其空气细菌、真菌及总菌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312.3、13.1和5325.4CFU/m3.空气真菌占总菌量的0.2%左右,空气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十分明显,所测风景区空气细菌含量与城区的平均水平间差异很大,说明天水市空气已受到较轻的中度污染,闹市区的一些测点空气污染已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26.
27.
对渤海湾大气微生物粒子沉降量子测定,结果表明:测定大气中海洋性细菌真菌,,总菌粒子沉降量及真菌/总菌百分比分别为1774.5、389.1、2163.6CFU/m^3和18.0。陆源性细菌,真菌,总菌粒子沉降量及真菌/总菌百分比为1377.94、440.6、1818.5CFU/m^3和24.2。海上大气中所含的海洋性微生物总量较大,仍有不少陆源性微生物。这意味着陆源污染和人群活动对近岸海区大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海洋的油污染源来自海上采油和船舰活动及河流和沿海石油工业排放,工矿及各种陆空交通工具等排逸至大气的石油烃,它们最终都汇集到海洋。大量文献报导,海洋油污染造成了可观的经济损失,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海洋石油污染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9.
中国南极长城站室内空气微生物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气微生物是空气洁净程度的重要指标、环境污染状况的真实反映[1] .十年来 ,位于南极半岛的中国长城站常年有考察队员居住和工作 ,尤其在南极之夏 ,不时有各国考察、旅游、观光者出入 .这些都给长城站空气微生物的变化带入了外来因素[2 ] .我们于 1994年 2月 ,随机对站上 19个室内测点作空气微生物考察 ,以监测和比较室内空气微生物含量状况 ,为进一步了解空气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 ,并服务于提高南极考察队员的身体素质 ,加深对南极生态系统的理解而提供一些资料 .1 材料与方法1 .1 测点1994年 2月份分 6天对 19个室内空间作了 2 0次测定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