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垃圾处理产业的基本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处理产业是以"垃圾"为处理对象的事业体的集合,包含技术服务、垃圾处理和二次原料开发利用等体系,产品有物质资源、环境资源和垃圾处理服务。垃圾处理产业开发和开放了部分市场,引入了多种企业参与模式,但总体上,垃圾处理产业尚处于形成期的企业化阶段,需要在产业政策引导下加快产业化步伐,形成私有私益、私有公益、公有私益和公有公益并存的多元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环境权作为一项新兴权利,各科学者都投入大量的实证分析研究,然而环境权内涵模糊使得该权利难以正式列入民法典"权利家族"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环境权相关理论阙如,而以往的代际公平理论、环境正义理论、公共信托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过于宏观而难以解决权利私人化的困境,而人权理论对于环境权的法定化作用有限。因此,亟须新的理论为环境权入法提供相关支撑。霍菲尔德法律关系理论中对于"权利"一词的特殊解读和对权利、义务、责任、特权、权力等概念间的基本法律关系进行的严密论证可以为环境权的间接入法提供有益作用。本文认为,应该将环境权解释为一项具体对人权,而将人身权解释为一项宽泛意义上的对人权,以形式逻辑论证将其纳入其中,同时从法律概念间的相关关系、相反关系,从义务、责任、特权等路径论证环境权间接入法的可行性,从而实现环境权的早日入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反硝化除磷工艺进行生产性试验处理城市污水,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可以达到GB18918--2002一级标准,DPB污泥沉降性能良好,污泥浓度控制在4500-5500mg/L时确定的污泥回流比为20—35%,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厌氧段0.5~1h,缺氧段1.5~2h;缺氧段后面的再曝气段有利于污泥沉降并可保证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反硝化聚磷一体化设备中的聚磷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反硝化聚磷一体化设备中反硝化厌氧池活性污泥的兼性厌氧微生物组成,数量及其在该除磷系统中功能,结果表明,稳定运行期反硝化厌氧池内活性污泥混合液的兼性厌氧微生物总数大大多于启动期,稳定期和启动期分离的兼性厌氧微生物有假单胞菌属,副球菌属和肠杆菌科,通过对三种纯菌株进行吸放磷研究,三种菌都有不同程度的聚磷功能,说明反硝化菌也具有聚磷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计算了平流式沉淀池的流场,并和理想沉淀池关于速度分布假定进行了比较,指出关于理想沉淀池的速度假定并不一定十分符合实际,这是造成我国沉淀池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给出结论,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垃圾处理产业化是造就一种特定模式,聚合已进入垃圾处理行业的事业体并培育核心事业体的一种过程,一般包括导入、扩散、发展和聚变等4个子过程.产业化应将垃圾处理由公有公益性服务事业转化成服务产业,并最终转化成物质生产的基础产业。涉及到社会再生产的4个环节.宏观来看,涉及到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层面。  相似文献   
17.
垃圾处理产业化综述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垃圾处理产业化是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而法律法规是垃圾处理产业化的保障,经济激励机制是动力,生态工业园则是方向和目标.本文综述了四个方面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给出了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定义和应用许可交易经济手段与优先建立虚拟型静脉生态工业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反硝化除磷工艺进行生产性试验处理城市污水,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可以达到GB18918-2002一级标准,DPB污泥沉降性能良好,污泥浓度控制在4500~5500mg/L时确定的污泥回流比为20~35%,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厌氧段0.5~1h,缺氧段1.5~2h;缺氧段后面的再曝气段有利于污泥沉降并可保证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发根  李笛  隋军 《环境工程》2011,29(6):53-57
针对传统UNITANK污泥浓度不稳定、低负荷释磷不充分以及池体容积比例不合理等不足,提出了改进工艺:双流态UNITANK;利用ASM2D模型对改进工艺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实验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ASM2D的模拟是有效的,双流态UNITANK有效克服了传统UNITANK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邹志红  张薇  隋军 《环境科学》2007,28(5):1016-1019
针对目前的沉淀理论没有考虑回流污泥量将影响颗粒去除效率这一问题,在深向混合沉淀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考虑回流比的非理想沉淀模型.根据所得模型分析了在平流沉淀池中吸泥机带走的污泥回流量对颗粒沉降的影响.并以某污水悬浮物的剩余量与沉速关系曲线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污泥回流的情况下,颗粒的去除率为72.8%;考虑污泥回流时,当回流比由0.5变化到3.0时,颗粒的去除率则由71.1%递减到50.9%,均小于不考虑污泥回流时的去除率,且回流比为3.0时,颗粒的去除率为50.9%,相对于未考虑回流污泥时的去除率降低了30%.由此可见,污泥回流量使悬浮颗粒的去除率小于无回流量时的去除率,且随着回流比的增大颗粒沉降效率将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