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88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41.
比较了干燥后真菌Ophiostoma stenoceras LLC和细菌Pseudomonas veronii ZW菌体细胞的比表面积及其对不同疏水性有机化合物吸附性能,并利用BET、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电子能谱(XPS)对细胞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真菌LLC和细菌ZW菌体细胞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5.8m2/g,11.57m2/g,真菌菌体细胞表面介孔较多,可以更有效地吸附有机化合物.在相同的生长阶段,真菌LLC的细胞表面疏水性(cell surfacehydrophobic,CSH)始终要大于细菌ZW;采用α-蒎烯作为唯一碳源培养时,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真菌和细菌的CSH均有不同提升.干燥后真菌LLC菌体对各疏水性有机化合物吸附能力为乙酸乙酯> α-蒎烯>正己烷,即疏水性相对较低的化合物更容易被吸附.通过XPS和FTIR表征发现菌体LLC吸附有机化合物后,菌体表面的官能团位置未发生明显变化,推测该吸附过程是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342.
根据乳化交联和吸附固定化原理,制备了一种负载功能型微生物的营养缓释填料(SC填料),并以乙酸丁酯作为模拟废气,考察了其在生物反应器中的使用效果.填料理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填料孔隙率为92.6%,堆积密度为40.75kg·m~(-3),比表面积为2.45 m2·g~(-1),真密度为551.52 kg·m~(-3);表面存在大量的O—H、C=O等亲水基团,同时填料内分布氮(N)、磷(P)等营养元素,N和P的释放速率分别为22.35 mg·(L·d)-1和8.36 mg·(L·d)-1;微生物负载量(蛋白/填料)为14.61 mg·g~(-1),储藏7 d和30 d后填料内微生物对乙酸丁酯的去除率 96%,表明其储藏稳定性较好.应用SC填料的生物滴滤塔经过8 d完成挂膜过程,在外界不供给营养、不调节循环液pH的情况下,应用SC填料的反应器运行性能稳定,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4%以上,而采用聚氨酯海绵填料(PU填料)的生物滴滤塔挂膜期稍长、运行不稳定.高通量测序表明,填料制备过程中固定的特定降解菌在整个运行阶段均处于优势地位,且菌群结构较为稳定,从而能保证反应器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43.
通过开展TiO2/ACF与TiO2/BiWO6/ACF材料吸附光催化降解VOCs废气的室内模拟实验,探究反应环境(流量、初始浓度、温度、湿度)对吸附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ACF材料的最优降解条件为浓度1000 mg/m3,流量1.2 m3/h,湿度30%,温度33℃;TiO2/BiWO6/ACF材料的最优降解条件 为浓度1000 mg/m3,流量1.2 m3/h,湿度33%,温度34℃;两种材料在最优条件下均具有对高浓度污染物响应速度快、反应平衡后污染物转化率高的特点,TiO2/ACF材料三级反应总体转化率达到81.71%,TiO2/BiWO6/ACF材料三级反应总体转化率达到85.96%。因此,将吸附光催化技术与其他处理技术相结合作为一种预处理方法,针对储罐呼吸气排放源,在实现VOCs初步降解的同时还可以稳定平衡VOCs浓度,具有较好的缓冲、减排效果,该技术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4.
油水沉降罐是油田集输系统油水分离的主要生产设施。油水沉降罐生产过程中的呼吸会向大气中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甲烷,是油田挥发性有机物和甲烷的主要排放源之一。目前,针对国内油田油 水沉降罐呼吸气的排放鲜有基于实测数据的规律分析。文章选择国内油田联合站内典型油水分离处理工艺中的沉降罐,通过对各类油水沉降罐进行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内分析,总结得到了油水沉降罐呼吸气的排放规律,不同功能储罐、温度、液面高度、生产工艺等对排放规律的影响以及排放气体特征,为油田集输系统挥发性有机物、油气损耗核算和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45.
含甲醛毒性废水电-Fenton试剂氧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研究了以活性炭粒子为填充电极的填充床式电-Fenton反应装置处理自配甲醛毒性有机废水时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制,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时间90min,反应体系pH值<3.5,涂膜炭填充比例40%,电压25V,Fe2++浓度300mg/L,反应温度30℃~40℃结合氧化产物的紫外光谱分析,提出甲醛电-Fenton氧化反应机理利用电-Fenton试剂氧化法对实际洗胶废水进行连续处理,甲醛及CODCr的去除率分别在90%及30%左右,运行费用较Fenton试剂法降低42.3%.  相似文献   
346.
外加碳源的活性污泥合成生物降解塑料PHAs的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是许多污泥微生物在不平衡生长条件下合成的细胞内能量和碳源储藏性物质,是一种新型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热塑性塑料.以污泥微生物作为PHAs的合成菌,采用乙酸钠、丙酸钠及丁酸钠作为单一碳源在好氧条件下合成得到占污泥干重5.58%、3.90%及4.98%的PHAs和在厌氧条件下合成得到占污泥干重12.32%、9.55%及11.35%的PHAs.实验表明,污泥微生物里广泛存在PHAs合成菌,厌氧条件比好氧条件的PHAs产率要高;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得到PHAs的量占污泥干重的12.32%,此时碳源转化率为30.65 %.此外,1HNMR谱图证明了同一污泥微生物用不同的碳源培养PHAs时其产物结构与组成均有变化.  相似文献   
347.
本文以2020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典型案件为例,从磋商组织形式、公众参与和赔偿协议履行保障措施三大关键要素考察了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实行情况,发现磋商实例中存在磋商过程组织形式不统一、公众参与缺失以及履行赔偿协议时司法确认存在不足等规范性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健全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48.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为研究对象,选取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地层岩性、坡度、降水强度等11项评价因子,并对所选因子进行等级区分;采用信息量为基础构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利用随机森林(RF)算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完成信息量模型赋权;使用RF-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内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分析,并用历史灾害点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评价精度。结果表明:1)土壤类型、地层岩性以及平面曲率是影响工布江达县内地质灾害发育的3个主要因素;2)低易发区、中易发区、高易发区、极高易发区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4.43%、23.74%、14.91%、6.92%;3)在县域内处于高易发或极高易发的区域多靠近沟谷;4)通过ROC曲线比较,RF-信息量模型精度高于信息量模型。使用RF算法可以提高信息量模型的评价精度,使评价结果更理想,为以工布江达县为例的高山高原地区的地质灾害评估和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49.
为探究灾后初期应急物资调度过程中不同灾区之间资源分配不公平的影响,引入不公平厌恶效应模型,量化灾民公平偏好心理,综合考虑成本因素,构建公平效用最大、综合物流配送成本最小的多目标应急物资调配模型。设计NSGA-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汶川地震为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保障灾区的物资满足率和公平性,公平损失与效益损失之间是悖反关系,效益比公平更为敏感,决策者可以根据自身对公平损失和效益损失的偏重程度合理规划调度方案,确保应急救援的顺利进行,稳定灾民的心理情绪。研究成果对灾后初期多受灾点多配送中心的应急物资调配决策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