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3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张瑛洁  马军  张亮  赵吉  陈雷  吴培瑛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0):2063-2069
为强化多相类芬顿反应的速率,以氟为配体的三价铁氟化合物(FeⅢF/R)为催化剂,进行催化过氧化氢降解孔雀石绿实验.同时,探讨了初始pH值、温度、过氧化氢初始浓度和孔雀石绿初始浓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eⅢ/R相比,催化剂FeⅢF/R具有更强的催化活性,能强化羟基自由基(OH· )的产生.反应的最佳pH值为6.0;反应速率常数与过氧化氢和孔雀石绿(MG)的初始浓度呈正相关;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遵循假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活化能为89.30 kJ· mol-1.催化剂重复使用表明,铁在树脂表面负载比较牢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相似文献   
92.
环渤海地区海域空间资源使用和供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海域空间资源使用程度、结构和效益等方面,比较分析了环渤海地区的海域空间资源使用现状,并分析了环渤海地区的海域空间资源供给情况.根据分析结果,指出了环渤海地区的海域空间资源使用的比较优势,最后提出了环渤海地区海域空间资源使用和供给分析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新生态MnO2强化混凝去除苯酚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立珠  陈晓东  马军  余敏  李欣 《环境科学》2011,32(10):2926-2930
以苯酚为目标物,考察钙离子、单宁酸、高岭土投量、新生态二氧化锰投量、pH等条件对新生态二氧化锰强化氯化铝混凝去除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离子能够促进新生态二氧化锰强化混凝对苯酚的去除,在钙离子投加范围内(0~1.0mmol.L-1),苯酚的去除率能提高10%左右;单宁酸与苯酚共存时,能显著促进苯酚的去除,当单宁酸投加1...  相似文献   
94.
梁涛  马军  王胜军  杨忆新  张静 《环境科学》2007,28(9):2004-2008
以陶粒、硅胶和沸石为载体,分别负载二氧化钛(TiO2)进行臭氧催化氧化去除硝基苯的实验,并对饮用水中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所代表的小分子有机物(酮、醛、醇和羧酸类物质)的生成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臭氧催化氧化比单纯的臭氧氧化能更彻底地将部分大分子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中间产物,陶粒、硅胶和沸石负载TiO2 3种催化剂分别将AOC从大约300 μg·L-1增加到 674.1 μg·L-1、847.2 μg·L-1和882.1 μg·L-1,并且分别使AOC/TOC从原水的4.68%升高到30.5%、33.21%和46.04%,大大地提高了水中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如果增加臭氧投量,催化氧化可使小分子有机物部分被氧化,致使水样AOC又略有回降.在这一过程中,AOC-NOX所代表的羧酸类物质急剧增加,达到总AOC的90%以上,取代AOC-P17成为了AOC的主体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5.
针对宁夏电网各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结构简单、安全防护薄弱的问题,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病毒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采用集中部署、集中控管、集中更新的方式,设计出宁夏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省、地一体化防病毒体系。应用结果表明:省、地一体化防病毒体系能够满足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要求,有效提高宁夏电网防病毒能力及效率。  相似文献   
96.
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 TiO2与TiOF2用于考察不同水质条件下紫外光催化控制还原BrO3-的效率.结果表明,TiO2在纯水中还原BrO3-的效率(120min还原78.5%)显著高于TiOF2(120min还原57.0%).但当体系中存在难降解有机物(莠去津)或天然有机物(腐殖酸)时,TiOF2还原BrO3-的效率则...  相似文献   
97.
结合锂电池燃烧爆炸特性,对带有压力释放装置、电池温度监测预警模块、以快速降温为原理的灭火装置的锂电池环境试验设备设计了压力释放装置动作测试、灭火装置灭火、电池爆炸试验等多项安全性试验方法,并给出了结果判定。可为锂电池环境试验设备等防爆泄压型设备的研发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为高效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类污染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钙钛矿LaBO3(B=Fe、Cr、Co)催化剂,用于催化过氧乙酸(PAA)降解水中双酚A(BPA)。采用TG-DSC、SEM、TEM、XRD等方法对钙钛矿LaBO3催化剂形貌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催化PAA去除BPA的效果,并提出催化PAA反应机制。结果表明:LaBO3(B=Fe、Cr、Co)为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团聚的不规则球体,比表面积为11.89 m2/g。研究条件下,LaCoO3/PAA体系对BPA的降解率高达85%,显著高于LaCrO3/PAA(14%)和LaFeO3/PAA(14%)体系。此外,LaCoO3/PAA体系对其他污染物(金橙Ⅰ、磺胺甲噁唑、4-氯苯酚)亦展现出良好的降解效果,并且对水中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和腐殖酸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使LaCoO3成为一种有发展前景的环境友好型催化剂。采用淬灭实验和电...  相似文献   
99.
针对高铁酸盐在酸、碱性环境下氧化性和稳定性的不同,采用pH调至1、3、5、7、9、11、13的剩余污泥,投加高铁酸盐溶液进行研究,考察污泥脱水性能(污泥比阻)以及减量化效果,包括破解液性质(氨氮NH_4~+-N、总氮TN、正磷酸盐PO43-、总磷TP、总有机碳TOC、溶解性有机物SCOD、胞外聚合物EPS)和污泥性状(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体积指数SVI、粒径)。结果表明:pH由低到高,破解液中各类污染物浓度总体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高铁酸盐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氧化效果均优于中性条件。其中,pH达13时减量化效果最佳,氮素和有机物质溶出最多,然而此时的脱水性能最差;pH为1时破解液中磷素最多,达90.6 mg·L~(-1)。当pH为13,每g污泥(干重)的高铁酸盐投加量为15 mg Fe时,1 g MLVSS的污泥SCOD释放量达1.13 g,TN、SCOD、TOC释放量分别为179.3、3 507.9和1 134.3 mg·L~(-1),在达到污泥减量化效果的同时更有利于破解液的后期资源化回收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0.
为了加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机房各类设备和机房环境的监管,保证机房整体稳定运行及数据安全可靠,基于对电力调度自动化信息管理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分析,采用3D技术开发了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房综合管理平台。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对机房中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进行全方位监控,准确捕捉设备及网络异常,实现多维实时告警,有效提高运维效率和机房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