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北京PM2.5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GC/MS定量分析了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期间北京市PM2.5中16种优控PAHs的含量.研究表明.PAHs总浓度年均值139.59ng·m-3,变化范围1.02-776.4 ng·m-3.冬季浓度最高271.05 ng·m-3,夏季最低26.10 ng·m-3,反映了主要源排放(燃煤)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共同影响.全年平均不同环数PAHs所占总浓度的比例由大到小:4环>5环>6环>3环>2环;冬季4环PAHs所占比例最大(48.7%),其次为5环(32.5%)和6环PAHs(14.9%);夏季5环、6环PAHs所占比例最高(36.5%),其次为4环PAHs(24.1%).源排放特征化合物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结果都表明,燃煤、机动车和油类挥发是多环芳烃的3类主要污染源,能够解释主成分分析法总方差的88%.  相似文献   
42.
多炉一塔脱硫工艺中通常设置增压风机,但在工程实践中增压风机存在着喘振、失速、高能:耗等诸多运行问题。以某自备电厂3台220t/h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程为例,针对多炉一塔湿法脱硫工艺是否设置增压风机,从性能、能耗、运行维护成本等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并利用流场模拟对烟气系统进行了优化,最终通过引风机的改造替代了增压风机的设置,为小型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工艺的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基于膜吸收技术自制双层平板式膜吸收器,搭建净化低浓度甲醛和氨气污染模拟系统,考察不同膜结构参数、进气流量、吸收剂流量等因素对其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偏氟乙烯PVDF对低浓度甲醛和氨气的净化效率高于聚四氟乙烯PTFE。对同一材质膜,随着膜孔隙率的增大,甲醛和氨气的净化率呈上升趋势。随着进气流量的增加。甲醛和氨气的净化效率降低;而吸收剂流量对其净化效率影响不大。对于所有实验条件,平均膜孔径为0.22μm的PVDF4#在进气流量ug=120L/h时,甲醛和氨气的净化效率最高,分别达94.7%和96.3%。  相似文献   
44.
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装置处理废稀硫酸.研究了石灰石浆液和废稀硫酸的不同投加顺序以及不同反应晶种(石膏浆液、石膏稀浆液)对所得石膏晶粒形态和抽滤物含水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废稀硫酸加入石灰石浆液的方式相比,石灰石浆液加入废稀硫酸的方式更利于石膏结晶,晶粒更大,所得石膏抽滤物含水率更低;以石膏浆液和石膏稀浆液作为反应...  相似文献   
45.
广州秋季灰霾污染过程大气颗粒物有机酸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收集广州秋季一个灰霾过程大气颗粒物昼夜样品,进行了26种脂肪酸和8种二元羧酸的定量分析(GC/MS).结果表明,大气脂肪酸和二元羧酸的污染水平较高.灰霾与非灰霾期间脂肪酸和二元羧酸浓度之比分别为1.9和2.5.污染上升过程脂肪酸和二元羧酸晚上浓度(653 ng.m-3)高于白天浓度(487 ng.m-3),而在污染降低过程,白天脂肪酸和二元羧酸浓度(412 ng.m-3)要高于晚上浓度(336 ng.m-3).采样期间二元羧酸和脂肪酸日均值浓度总体上与颗粒物和碳质组分的变化趋势一致.脂肪酸和二元羧酸与有机碳比值大体上与颗粒物污染成反比,比值随着大气颗粒物的增加而降低,27号晚上之后,随着颗粒物的降低而开始增加,说明有机酸主要以直接排放为主,而灰霾对有机酸的富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基于特征比值法(C3/C4)及相关性分析,表明秋季灰霾污染过程脂肪酸和二元羧酸都是以一次排放为主.  相似文献   
46.
佛山市冬季大气非甲烷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10日—30日在佛山收集38个大气非甲烷烃(NMHCs)样品,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佛山市大气NMHCs浓度水平比较高,其中甲苯浓度最高((57.83±49.20)μg.m-3),其次为异戊烷((49.39±37.55)μg.m-3)、乙炔((31.00±17.13)μg.m-3)和丙烷((26.5...  相似文献   
47.
雾过程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理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为了解北京市雾中发生的气溶胶物理化学过程,分别在雾和非雾期间采集了大气颗粒物样品,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了所采集的大气颗粒物的微观形貌、粒度分布和化学组成.晴天低污染期间采集的样品中单个颗粒物主要由一次排放的碳粒聚集体和球形飞灰组成;沙尘期间主要由矿物颗粒和碳粒聚集体组成;而在雾期间则出现了大量的由液相反应生成的长条状Ca-K-S颗粒以及主要由硫酸盐所组成的似圆状颗粒.本研究中,雾期间大气中0.2 μm以上颗粒物的数浓度较晴天低污染期间高5~8倍.此外,非雾期间大气颗粒物数浓度随着粒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雾期间则在0.4μm附近出现了新模态.结果表明,雾中活跃的大气非均相反应极大地改变了颗粒物的形貌、化学组成、粒度分布等特性.  相似文献   
48.
北京清华园采暖前与采暖期PM10中含碳组分的理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美国rp公司生产的Series5400大气颗粒物碳质组分监测仪对清华园PM10中的碳质组分进行了连续在线监测(2002年9月~11月)。结合PM2.5中碳质组分浓度、PM10的浓度和气象数据,分析了碳质组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清华园大气PM10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在4.07~65.81μg/m3、0.96~26.14μg/m3之间变化,平均值分别为20.8±12.1和7.0±5.1μg/m3。OC在总碳(TC)中占有很大比例,OC/TC平均值为75.84%;TC在PM10中的含量平均为25.0%。本文对9~10月份(秋季)和11月份(初冬)OC、EC的相关性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OC、EC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9月份和10月份相关性系数(R2)为0.83;11月份为0.90。二次生成的OC(OCsec)浓度估算结果表明,9、10月份OCsec在OC中的比例(60.7%)比11月份(38.5%)大。碳质组分主要集中在细颗粒物中,PM10中的OC有70.3%存在于细颗粒物PM2.5中,TC则有58.6%存在于PM2.5中。  相似文献   
49.
2008年奥运前后北京城、郊PM2.5及其水溶性离子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8年6月至9月,在北京城区清华大学和郊区密云水库开展大气颗粒物观测,采集了PM2.5样品共180个,并获得了PM2.5及12种水溶性离子的质量浓度.观测期间城区和郊区PM2.5浓度接近,分别为68.9 μg·m-3和52.9μg·m-3;二次无机离子SO42-、NO3-和NH4+是PM2.5中含量最高的水溶性离子...  相似文献   
50.
中式餐饮业油烟中非甲烷碳氢化合物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使用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标准方法TO-14/15,选择了北京市5家不同菜系、不同营业规模的餐馆,在其营业时段,连续采集油烟中非甲烷碳氢(NMHCs)样品,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样品分析.研究了4大类72种NMHCs排放浓度和组分组成特点.不同采样餐馆的NMHCs排放浓度存在差异,与菜系类型、规模、上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