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针对高海拔寒区金属矿山采选固废处置成本高、有效处置率偏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高海拔寒区排土场散体物料物理力学性质、排土场稳定性、充填料浆输送、充填体固结性能、充填体改性增强等方面的研究,构建冻融循环条件下散体物料内部微观结构信息与宏观力学参数定量关系模型,揭示冻融循环下排土场致灾机理和低温低气压环境下胶结充填料浆固结演化特性,提出冻融循环下排土场堆置工艺和低温低气压环境下胶结充填料浆固结增强技术。相关成果对于提高我国高海拔高寒地区金属矿山采选固废的有效处置率,降低固废处置成本,保障矿山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为快速、便捷地获得20号钢球化等级,避免传统金相组织观察比对法存在主观判断偏差和制作金相试样的过程烦琐,实验采用简易的硬度测量法对20号钢的硬度进行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20号钢平均硬度值与球化等级线性负相关的特性。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20号钢平均硬度值与球化等级的线性回归关系式,并据此关系式实现对未知球化等级的20号钢进行测定。通过硬度测量法测定的未知球化等级20号钢,与金相组织观察比对法的评定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3.
稠油废水含大量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BOD_5/COD_(Cr)极低。文章简要介绍了稠油废水的有机组成和处理难点,总结了提高稠油废水可生化性的生物处理方法,对比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生物法的处理效果和优缺点,探讨其降解机理,对提高稠油废水生物法处理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4.
海外石油工程项目社会安全应急资源管理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海外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在全球日益频繁的爆发,应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成为海外石油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南苏丹独立为例,重点阐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苏丹石油工程项目应急资源管理的需求分析、资源准备、优化配置和后续管理4个关键环节,总结了相关实践经验,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社会安全应急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5.
长江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三峡水库几个重要水环境问题,对近年来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科学研究工作进行回顾,评述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就三峡水库水质模拟、水体富营养化、水库泥沙截留淤积和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国际水协会最新推出的河流水质模型,提出了三峡水库水环境模拟研究的观点和方法;基于湖泊(水库)生态动力学模型原理,在对水体中磷元素预测的基础上,从营养盐含量、水深、流速、温度因素等与富营养化非线性映射关系出发,初步建立三峡水库水体富营养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三峡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潜势进行研究,分析讨论了一些初步结果;论述了水库泥沙截留淤积及其与水体中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的相互作用;建议三峡水库近期内应予以重视的一些重要水环境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86.
<正>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暗查暗访工作如火如荼进行中,辽源市坚持致力于探索创新暗访方式,按照"四不两直"的总体要求,开创并实施了"四访结合一线贯穿暗查暗访工作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辽源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暗访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在每季度听取安全生产工作专题汇报的议题中,都将安全生产暗查暗访工作列为必听内容,认真分析暗查暗访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一直以来,辽源市委、市政府领导始终坚持亲力亲"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带头访  相似文献   
87.
高效脱氨除臭异养硝化菌的筛选鉴定及脱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畜禽养殖厂土壤中分离筛选出2株高效异养硝化脱氨菌株,命名为LH-N7、LH-N29,通过16S rDNA分析鉴定及系统发育树分析,LH-N7属于善变副球菌(Paracoccus versutus),LH-N29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以(NH4)2SO4为唯一氮源、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氨氧化培养基中,菌株LH-N7及菌株LH-N29 72 h内氨氮降解率达到92%和93.2%,体系中总氮降解率达到65.5%和73.3%。菌株LH-N7降解过程中有硝酸盐积累,但随后会同步转化,说明LH-N7同时具有好氧反硝化能力,菌株LH-N29脱氨过程中几乎没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积累,说明LH-N29能够同步硝化反硝化。两株菌配伍后脱氮率高于任一单菌株,且以V(LH-N7)∶V(LH-N29)=1∶2混合去除效果最佳,氨氮降解率达到99.3%。两株菌在最佳脱氨配比条件下能够使活性污泥的氨氮和总氮去除率24 h提高24.7%和47.1%,达到97.5%和84.2%。  相似文献   
88.
2012年6月8~11日,江苏安徽2省发生了一次持续性的空气污染过程.利用MODIS观测的气溶胶产品和地面气象资料,结合火点监测资料和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细粒子比例(FMF)、空气污染指数(API)的特征,探究这次空气污染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这次过程中苏皖2省8个代表城市的能见度大部分时间低于10km,相对湿度低于90%,API均达到或超过污染等级,AOD显著增长,且污染物以人类活动产生的细粒子为主.区域细粒子比例(RFMF)达0.79,高FMF(>0.6)出现的概率高达74.8%.另外,苏皖2省稳定的天气形势,不利于污染物扩散.6月8~11日,苏皖2省(北部地区为主)出现大量的火点,表明有秸秆焚烧现象的存在.从HYSPLIT模式的模拟结果来看,苏皖2省8个代表城市在此期间主要受到偏西方向的气流以及局地气流的影响,偏西方向的气流有利于外部秸秆焚烧的污染物经过输送影响本地区,同时局地气流不利于扩散,从而造成污染物积累,形成污染.  相似文献   
89.
我国6个典型村镇生活垃圾的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选取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6个典型村镇,分析测试了生活垃圾的组分、容重、pH值、含水率、有机质含量等理化特性。结果表明:重庆市板桥镇和湖北省麻城市铁门岗乡的生活垃圾主要以灰土为主,分别为49.87%和50.50%;北京市九渡河镇的生活垃圾主要以厨余(36.84%)为主;重庆市板桥镇、麻城市铁门岗乡和北京市九渡河镇生活垃圾的容重分别为210.17,224.77,166.93 kg/m3,含水率分别为44.2%、40.6%和45.9%;生活垃圾样品的pH值在8.11~9.09,整体上呈现弱碱性;电导率变化为714.0~1 375.5μS/cm,平均值为926.7μS/cm;热值变化为2 401~4 556 kJ/kg,平均值为3 606 kJ/kg,且重庆市板桥镇(4 429 kJ/kg)>麻城市铁门岗乡(3 504 kJ/kg)>北京市九渡河镇(2 886 kJ/kg);重庆市板桥镇、麻城市铁门岗乡和北京市九渡河镇生活垃圾的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5.13%、21.15%和32.54%;垃圾样品的总磷和总氮平均含量分别为0.21%和0.49%。  相似文献   
90.
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作物系统镉的富集特征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研究喀斯特地区Cd在表层土壤和农作物中的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土地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在重庆市黔江区中部采集表层土壤样品360件、深层土壤样品7件、85件水稻样品和73件玉米样品(配套采集根系土样),分析了土壤及农作物中Cd的含量、土壤中TFe2O3、Mn、有机质(Corg)、Se等含量和土壤pH.基于地统计法分析了表层土壤Cd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富集原因,并对土壤及农作物进行了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表层土壤Cd空间分布不均匀,且表层富集明显,表层土壤Cd含量受到成土母质和人为活动的控制,表层富集主要受到铁锰氧化物和有机质(Corg)的影响.土壤Cd以无污染和轻度污染为主,部分区域存在强生态风险,污染区主要位于二叠系地层分布区,土壤Cd污染主要受到地质背景的控制.大宗农作物均存在一定程度的Cd轻微-重度污染,水稻的日均建议消耗量的限值为0.87 kg·d-1,玉米为1.53 kg·d-1.Cd的生物有效性受到土壤酸碱度和土壤Se含量的影响,酸性条件下Cd生物有效性高,土壤高Se区农作物较安全.建议在水田乡二叠系出露区种植Cd低累积作物,或通过调节土壤酸碱度,控制Cd的污染风险,实现土地安全利用.此外,优先选择在土壤高Se区种植农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