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微生物促进剂(VB591和BiNutrix-ww)可不断释放营养素,以保证微生物的健康生长,有助于加快微生物矿物化过程,促进有机污染物分解,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在采集的油田废水中分别投加这两种微生物促进剂,与参照对比水样按相同条件进行了曝气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促进剂能使废水中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大大提高,处理时间也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62.
制备嵌入式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石墨电极(ESCFE),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铅(Pb)的电化学行为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铅在修饰电极表面出现了一对明显的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发生了2质子的电化学氧化反应。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铅离子浓度与其峰电流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8×10^-7~1.0×10^-5g/L,线性方程为:ipa(μA)=0.12+1.471c×10^6(g/L),r=0.9999,检出限为6.0×10^-8g/L,RSD%为1.015(n=5)。利用本法对湖泊沉积物中铅进行测定,样品铅含量:0.218~0.6317mg/kg,RSD:3.3%~6.2%,加标回收率:94.3%-106.6%。  相似文献   
63.
针对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分子筛装置预分馏单元空冷系统泄漏与塔盘堵塞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转问题,通过对分子筛装置生产原料杂质含量和运行情况的分析,判断出空冷系统腐蚀与塔盘堵塞的原因,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进一步提出了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分岔隧道烟气流动特性,采用CFD数值仿真技术,选取3个火源位置、5个热释放速率,模拟分析顶棚最大温升、主隧道及岔道内顶棚下方温度纵向衰减规律。结果表明:火源位置对顶棚下火源正上方最大温度影响较小,最大温差约为34 ℃,但对火源附近温度影响较大,其中距火源0.5 m处最大温差约为110 ℃;通过对比Hu等和Gong等的预测模型在岔道内顶棚下温度纵向衰减上的拟合曲线可知,Gong等的模型准确性更高;主隧道内上、下游顶棚下温度纵向衰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反超现象”,且随火源位置逐渐移向岔道内时,“反超现象”逐渐滞后。  相似文献   
65.
林琎  高云  慕卫  #  王开运  许辉  刘杰 《生态毒理学报》2016,11(6):296-305
为评价新型杀菌剂氟吡菌胺对环境生物的毒性风险,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对我国特有的环境生物产生危害,测定了氟吡菌胺对意大利蜜蜂、日本鹌鹑、斑马鱼、家蚕、斜生栅藻、大型溞、玉米螟赤眼蜂、赤子爱胜蚓和黑斑蛙蝌蚪等9种代表性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并以斑马鱼为试材,研究了氟吡菌胺的生物富集性,即根据鱼类急性毒性结果 LC50(96 h)=1.489 mg·L~(-1),设计生物富集试验水样浓度为LC50的1/2、1/10和1/100,即0.745 mg·L~(-1)、0.149 mg·L~(-1)和0.0149 mg·L~(-1),连续暴露8 d,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3个浓度下氟吡菌胺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量。结果表明,氟吡菌胺对斑马鱼、斜生栅藻和大型溞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为中毒级,对黑斑蛙蝌蚪急性毒性为高毒级,其对蜜蜂、鸟类、家蚕、蚯蚓和天敌赤眼蜂等环境生物均为低毒或低风险;斑马鱼在0.745、0.149和0.0149 mg·L~(-1)的氟吡菌胺水溶液中暴露192 h时,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33.65、26.39和193.25;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评价标准,10BCF≤1000,氟吡菌胺属于中等富集性农药。  相似文献   
66.
针对昌吉州近几年大规模开荒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加强土地资源开发项目环境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7.
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分析与防火安全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高层建筑物火灾起火因素多、蔓延途径多、疏散困难、扑救困难等特点,全面分析高层建筑火灾致因要素并得到以火灾事故直接损失为顶上事件构建的局部事件树,从"人-机-环境"即技术(硬件)和管理(软件)的系统思路入手,提出建立以管理为纲目、技术为手段,突出管理对技术的指导与协调原则的高层建筑防火安全体系和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对策即建立完善救火系统、加强"三同时"、加强相关人员安全管理及培养相关人员安全意识、健全火灾应急预案。该研究成果以有效的解决高层建筑防火为目的,并为高层建筑设计、防火安全评价和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提供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8.
高层建筑救火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目前高层建筑救火费用(救火消防车数和消防队员数)的基础上,提出运用优化数学的思路,建立高层建筑救火模型。首先,确定高层建筑救火费用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策略,将目标函数写成约束条件和策略的函数;然后,根据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提出建立模型的8个假设条件,从而建立一个高层建筑救火数学模型,运用高等数学微积分的有关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与分析,从而达到高层建筑救火费用最低的目的。最后,以实例论证了该数学模型在高层建筑救火中的应用效果,同时为高层建筑救火提供理论上、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69.
本文基于2004—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根据家庭人均年收入2 300元的国家贫困标准线和"1天1.5美元"的亚洲贫困标准线,使用FGT指数和脱贫时间两种贫困指数评估了我国城乡贫困整体变动趋势,并从城乡和地区、个体和家庭特征层面分解贫困人口构成;也考察了贫困变动的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最后定量地分析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根据两种贫困标准线,两种贫困指数测度结果一致反映我国贫困人口规模显著减少;按国家贫困标准线,我国城乡贫困发生率下降了8.8%,但到2012年的依然高达8.6%,农村贫困人口平均脱贫时间为5.4年,而相对贫困发生率有所上升。不同地区的贫困变动差异较大,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贫困发生率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1个百分点和0.22个百分点,贫困强度和贫困深度现象都还较为严重;东部地区的减贫效应十分明显,但贫困人口内部收入差距拉大问题较为突出。经济增长的脱贫效应较为显著,但增长的亲贫性有待提高;城乡、地区和贫困人口内部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并成为反贫困的严重障碍。外出非农工作经历、性别差异和教育程度是影响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建议反贫政策应瞄准西部地区的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较低、家庭规模较大的农村居民,尤其是女性户主家庭,也应加强养老保险、社会帮扶和人力资本投资,形成改善收入分配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性扶贫政策体系;中部地区可以借助邻近东部地区的地理优势,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持续实施"开发式扶贫"政策体系;同时,也可将扶贫标准线提高为每人"1天1.5美元"的亚洲贫困线。  相似文献   
70.
顾涛  高云  董辉 《干旱环境监测》2009,23(3):162-165
昌吉市一水源、二水源是昌吉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地,担负着供应全市22.04万常住人口的生活饮用水以及部分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态用水的职责,对于保证整个昌吉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评价了昌吉市一水源、二水源2个水源地的水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一些保护水源地环境安全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保障昌吉市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