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18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在求取襄阳中心城区重现期雨量与可抽排雨量的基础上,采用基于GIS暴雨洪涝淹没模型计算不同重现期致灾雨量的淹没水深和范围;依据城市内涝对道路的实际影响,制作城市道路内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直观表达研究区域内不同雨量阈值的内涝灾害淹没风险分布,定量评估淹没水深、淹没范围。同时给出了城市道路内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合城市道路信息,准确定位高风险易涝街区,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1982—2012年滇池水质变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滇池是中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是国家"三河三湖"治理重点之一。采用Mann-Kendall和Daniel趋势检验法解析滇池外海在1982—2012年典型污染物指标(CODMn、BOD5、TN、NH3-N和TP)的年际变化特征;对滇池流域人口、人均GDP与滇池CODMn、TN和TP相关性进行研究,阐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滇池水质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滇池各污染物指标年际变化波动较大。在α=0.01的显著水平上TN和NH3-N有显著上升趋势,CODMn和TP有上升趋势但不显著,BOD5基本未发生趋势变化,Mann-Kendall和Daniel趋势检验结果基本一致。滇池TN、CODMn与流域人口、人均GDP密切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是TN和CODMn浓度上升的重要原因;随着滇池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十一五"水污染治理规划实施以来,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滇池TP、TN影响有所减轻,滇池磷的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3.
分析了风吹雪灾害形成的因素和机理,并结合黑龙江省4条主要公路的风吹雪灾害调查数据,对该省公路风吹雪灾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气候和地形条件,特别是公路路线走向、路基横断面形式以及路基高度对风吹雪灾害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4.
为探究二甲醚-空气爆炸特性,采用高速光学纹影技术和高频动态压力测量技术获取当量比和初压对二甲醚-空气火焰形态和爆炸超压峰值的影响规律.采用刘易斯数、热膨胀比和火焰厚度理论分析了火焰形态,采用燃烧热损失理论分析了爆炸超压峰值.结果表明,高速光学纹影技术和高频动态压力测量技术可清晰、准确地获取二甲醚爆炸火焰形态和爆炸超压峰值.在热扩散不稳定和流体动力学不稳定相互作用下,火焰形态大致可以划分为3类:光滑火焰、裂痕火焰和胞状火焰.当量比Φ=0.8和Φ=1.0时,刘易斯数大于1.0,热扩散不稳定迫使球形膨胀火焰趋于稳定,不同初压下火焰形态相对光滑或表面出现少许裂痕,未观测到胞状火焰;当量比Φ=1.5时,刘易斯数接近于1.0,球形膨胀火焰仅受流体动力学不稳定的影响,初压达到200 kPa时形成胞状火焰.随初压增加,刘易斯数几乎恒定,热膨胀比缓慢增加,火焰厚度迅速减小,即热扩散不稳定对球形膨胀火焰的影响效应不变,流体动力学不稳定对球形膨胀火焰的失稳效应逐渐增强.另外,对于不同当量比和初压,绝热工况二甲醚爆炸超压峰值均高于试验工况.随初压增加,绝热工况和试验工况二甲醚爆炸超压峰值均线性增加,不同当量比下燃烧热损失单调增加.  相似文献   
45.
WRF-Chem模式降水对上海PM2.5预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降水预报准确性对细颗粒物(PM_(2.5))数值预报效果的影响,利用基于WRF-Chem模式构建的华东区域大气环境数值预报系统在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的业务预报结果,分析了该系统对上海降水和PM_(2.5)的预报能力,探讨了其在不同降水预报准确性下的PM_(2.5)预报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华东区域大气环境数值预报系统对上海的降水和PM_(2.5)都有良好的预报水平,2年平均偏差小于5%;正确预报、空报和漏报较明显降水及准确预报无降水日情况下的PM_(2.5)预报效果差异显著,正确预报降水时有较明显偏高且高估程度随降水的增强而增大,无降水时偏低;正确预报降水时PM_(2.5)预报效果相对较差,其他情况接近.模式湿沉降方案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也需要提升模式的降水等气象条件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46.
高伟 《安全》2011,(8):38-41
运用安全评价手段,对温米采油厂物料产生过程、采油工艺过程、油气集输工艺过程、天然气处理工艺过程和污水处理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辨识和分析,并提出安全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7.
以人口数量和地区生产总值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以水资源可利用量、水环境容量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约束,构建了包括产业结构、种植业结构和养殖业结构等要素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优化模型,为以种植业与养殖业为主要污染源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调控提供方法,丰富水环境承载力调控的方法体系.以承德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经济发展调控与污染控制不同情景方案下,研究区可承载的人口与产业规模可分别提升2.6%~29.5%和18.5%~31.8%,表明产业优化和污染控制水平对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区尚有人口和经济增长空间;(2)控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特别是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减少畜禽养殖规模是提高研究区水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农业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是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的敏感指标;(3)在水环境承载力约束下,污染控制指标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存在下限阈值,表明研究区污染控制水平对水环境承载力具有短板效应.  相似文献   
48.
不同干扰强度对沙质海岸带植物物种β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伟  叶功富  游水生  韩孟孟  杜林梅  辛秀 《生态环境》2010,19(11):2581-2586
选择东山岛沙质海岸带4种不同干扰强度林分作为空间演替系列,采用样方法研究其β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干扰强度林分的植物组成和重要值差别较大,在天然次生林的乔木层和灌木层中,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均是第一优势种,重要值分别为98和137,群落结构稳定;择伐干扰群落中,潺槁木姜子变为乔木层第三优势种,重要值为33,灌木层中仍为第一优势种,重要值为128;皆伐干扰群落中其优势地位逐渐降低,乔木层已无潺槁木姜子的分布,群落结构简单、稳定性差;(2)β多样性(CJ、CS、βWS、βC、βR、CN、CMH)测度表明,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大,群落间物种更替速率由低到高呈现增大趋势,物种变化较大,共有种逐渐减少;研究结果支持了"初始植物区系"学说,为选择合适树种构建稳定高效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9.
常温低氨氮SBR亚硝化启动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不同接种污泥下,不同启动策略以及不同水质下SBR反应器亚硝化的启动.研究发现,控制低溶解氧(DO为0.30mg/L)条件,接种具有一定亚硝化效果的污泥,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亚硝化的启动;而接种全程硝化污泥在29d(58个周期)的培养中都未出现亚硝酸盐的积累.而通过高、低溶解氧交替培养的模式,接种全程硝化污泥的反应器也能在27d(54个周期)内达到60%以上的亚硝化率.接种全程硝化污泥,控制低溶解氧(DO为0.30mg/L),用不同C/N的水质驯化污泥.其中使用C/N为0.40~0.93的A/O生物除磷工艺二级出水作为进水的反应器在32个周期的培养中出水未出现亚硝酸盐的积累;而使用C/N比在3.50~5.34范围内的小区化粪池水能实现亚硝化的快速启动.  相似文献   
50.
耦合反硝化的CANON生物滤池脱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有机物对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的脱氮性能的影响,采用上向流火山岩填料反应器处理模拟废水,在反应器最优工况下实现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耦合.结果表明,滤柱在氨氮浓度为200mg/L时的最优总氮去除率均值可达76.73%,总氮去除负荷为2.82kgN/(m3·d).C/N为0.2的有机物水平对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并可通过HRT的调节实现总氮去除率大于89%(理想条件下CANON的最大脱氮率).因此,通过控制C/N可以提升滤柱氮素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