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讨论了赋予建筑物以智能结构系统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并结合仿生学的研究,探讨了建筑物智能结构系统的结构组成。通过介绍一些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的智能材料,诸如光导纤维、碳纤维混凝土等传感和驱动材料,为建筑物智能结构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物质材料上的支持。通过对生命现象的模仿,本文将建筑物智能结构系统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神经系统式的传感、神经网络式的分析思维、肌肉组织式的驱动、自愈合、有机材料以及多种智能材料的集成。此外,本文还指出,将仿生学同建筑材料与结构的发展相结合,建立建筑物智能结构系统,不仅为建筑物提供更加有效的安全保障,还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试论灌草在水土保持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俊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2(3):51-53
多年的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发现:水保林中的灌草对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截持径流、保水保土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生态建设中要实行保护原有灌草植被、乔灌草混交等有利于保持水土、提高土地产出率的技术措施,使灌草的生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垃圾焚烧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应用。2018年我国垃圾焚烧量达到1.02亿t,占总无害化量的45%,将很快形成\"焚烧为主,填埋托底\"的垃圾终端处理格局,也还将继续由\"能量回收型\"向\"资源回收型\"发展。垃圾焚烧工程不仅在规模上得到了增长,同时在焚烧技术、烟气净化系统和市场竞争形势上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垃圾焚烧行业依然存在较多技术痛点和发展瓶颈,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建议垃圾焚烧企业和行业应探索中小城市(<50万人口)垃圾焚烧推广和盈利模式,响应矿化垃圾开采及焚烧处置需求,补齐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短板;在\"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厂用电率\"等方面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邻利\"理念引领;积极布局国际市场,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互动,以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