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313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561.
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流域pH值和电导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05-11~2005-09-27,在青藏高原唐古拉段冬克玛底冰川流域对融水径流和草地径流分别进行采样.对样品的pH值和电导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小.借助电导率水量来源模型对冬克玛底河流量进行划分,暖季径流主要以冰川冰融水补给为主,占总流量的62%以上,其次是积雪融水和降雨补给,其中,第1、3阶段的积雪融水补给分别占31%和37%,第2阶段的降雨补给占17%左右;土壤冻结水消融对径流贡献很小,占2%以下.  相似文献   
562.
为了有效评估城市群碳储量变化,以天山北坡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PLUS模型和InVEST模型,动态评估2000~2020年及2030年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及碳储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年天山北坡城市群碳储量呈现持续增加趋势,且碳储量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2000~2010年林地面积的减少导致其碳储量减少约266×106t,2010~2020年草地面积的增加使其碳储量增加约69.14×106t.2030年自然发展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经济快速发展情景下碳储量预测值分别为8875.88×106t、8895.58×106t和8841.58×106t;经济快速发展情景下碳储量最低,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最高.土地利用是影响碳储量空间变化分布的第一主导因素,贡献率接近于90%,土地利用强度与碳储量协调性分析与两者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土地利用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碳储量产生积极影响,对于本研究区而言,生态保护发展情景可能更符合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能够为土...  相似文献   
563.
文章采集极干旱区域和田市城区2020年1月(非沙尘)和2020年7月(沙尘)2个不同时期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并采用离子色谱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分别分析可吸入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和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和田市城区PM2.5质量浓度越高,可吸入颗粒物中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越低,而PM10质量浓度越高,可吸入颗粒物中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越高;变形菌门(PM2.5:沙尘43.5%和非沙尘32.6%,PM10:沙尘33.9%和非沙尘45.4%)和厚壁菌门(PM2.5:沙尘22.7%和非沙尘28.5%,PM10:沙尘23.8%和非沙尘17.3%)是大气颗粒物中最丰富的细菌,不动杆菌属(PM2.5:沙尘16.2%和非沙尘7.2%,PM10:沙尘9.2%和非沙尘13.9%)是大气颗粒物中优势细菌属。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和Ca2+对细菌群落结构分布有较...  相似文献   
564.
正"怀着最好希望,做最坏的打算"。这句话很多人耳熟能详。尽管我们拥有丰富的安全知识,先进的安全技术,但悲剧总是不可避免。催生悲剧的原因各种各样,这就是为什么要做最坏的打算。希望事情发生时,能按照计划进行应对。有人不禁会问,为什么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毫无疑问,救危解难是应急服务部门的工作。设想我们在海上,所乘船只正在下沉。你可能会想,"没问题,海军和海警  相似文献   
565.
正2014年美国工业卫生协会(AIHA)的年会上,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负责人约翰·霍华德博士发表主旨演讲。会议恰逢AIHA成立75周年,霍华德借此机会展望了工业卫生未来75年的发展前景。他说,"在下一个发展时期,进行暴露评估就要先对工作环境进行持续监测。"霍华德指出,可直接读数的测量设备能让工人自行控  相似文献   
566.
正瑞克修·麦迪纳是一名注册安全师,热衷于安全工作。他1991年加入美国安全专业人员协会(ASSP),拥有西班牙裔背景和多年国际工作经验。这为他在协会的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2017年8月,美国安全工程师协会(ASSE)的成员通过改名决议,确定了新名称——安全专业人员协会。时任协会主席吉姆·史密斯表示,将"工程师"改为"专业人员",更能反映协会人员构成的多样性。"机构刚成立时,成员全部为工程师。而如今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包含多种学科。"史密斯解释道。本次,EHS Today杂志采访到了瑞克修·麦迪纳。他在希戈石  相似文献   
567.
玉米秸秆基改性生物质活性炭对Cd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了生物质活性炭(以下简称生物炭),用HNO_3、NaOH、沸水、四氢呋喃(THF)对其进行改性,并比较了不同生物炭对Cd的吸附特性,对沸水和THF滤液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随着Cd初始浓度的增加,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及改性产物对Cd的吸附量大体增强;Cd初始质量浓度超过25.0 mg/L时,吸附量表现为碱改性生物炭未改性生物炭THF改性生物炭沸水改性生物炭酸改性生物炭。NaOH通过改变玉米秸秆基生物炭表面官能团和元素构成,增强了其吸附能力。HNO_3使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孔隙带正电荷,从而抑制了对Cd的吸附。沸水和THF从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孔隙中溶出了有利于吸附反应的部分表面官能团,从而降低了其对Cd的吸附能力。随着Cd初始浓度增加,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对Cd的吸附量大体增加,滤液pH大体降低。用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处理污水中的Cd时,建议用碱改性法来提高其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68.
面对日益频发的自然灾害挑战,传统防灾减灾方案难以应对,城市亟须采用新的方案,提升防灾减灾的效率及效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是一种由自然启发和支持,主动进行可持续管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方案,已在防灾减灾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该文梳理了NbS的概念发展、应用原则、实践措施、常见应用领域及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流程等,并对NbS在防灾减灾应用特征进行了概括,同时根据灾前准备、灾中应对、灾后恢复三个阶段对NbS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可知:NbS在减灾防灾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方案的升级,可长期有效地管理自然灾害风险。NbS在灾前工作中的风险管理、风险评估、群体接受度提高、政策制定等措施均可有效提升前期防灾效率;灾中NbS则可进行应灾方案制定、提升基础设施综合效益、提供监测数据为城市防灾规划创建有效思路;灾后NbS通过生态修复、社会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调节、复原力提升等恢复与重建工作,来提升区域适应未来威胁的能力。因此未来需重点关注:(1)如何将NbS纳入政策主流;(2)实时监测、量化效率、效益评估等NbS相关技术提升;(3)N...  相似文献   
569.
针对抛物线馕坑结构不同参数引起的温度场变化问题,对馕坑结构进行了热学分析和参数优化。首先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参数化几何通用模型,研究了抛物线馕坑的设计方法;其次利用ANSYS对馕坑结构进行热学分析,得到了温度场分布云图,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对过渡圆弧和加热源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优化后的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抛物线馕坑具有较好的恒温特性,增加加热源的高度能够有效改善馕坑的温度场,为馕坑的节能环保研究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