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2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68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黄洲河是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内重要河流之一。为了解黄洲河水质特征,基于8个样点、7个监测指标、12个月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流水质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黄洲河TN超标较严重,TP潜在超标性强。遗产地核心区地表水未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水质标准,缓冲区未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丰水期水质最差,枯水期水质最优。丰水期主控因素为TP、NTU和NH3-N;平水期主控因素为CODMn、Chl-a和DO;枯水期主控因素为NH3-N。流域内主要污染形式为农业面源污染;上游和中游缓冲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农村散养畜禽排泄物排放污染造成了黄洲河泉眼(Y1)、支流交汇点(Y2)点重污染的现状,而且污染会随河流运移,进入自然遗产地核心区。  相似文献   
112.
亚硝化工艺稳定运行动力学判据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Monod方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温度、pH值、DO、游离氨氮浓度和亚硝酸氮浓度等因素对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生长速率的影响,分别建立了AOB和NOB的生长动力学方程,并确定了亚硝化工艺稳定运行的动力学判据为μAOBNOB.计算和讨论了亚硝化工艺稳定运行时的温度、DO和pH值等工艺条件的范围,结果表明,当其他工艺条件适合时,即使在温度<20℃或者DO>3mg/L等"不利"条件下,亚硝化工艺也可以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硝酸盐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硝酸盐氮,取得较好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并与镉柱还原法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4.
环境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而且影响了陆生生物群落的稳定性.然而,环境异质性如何影响水生态系统附石硅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却较少报道.因此,以三峡库区支流香溪河的附石硅藻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和比较香溪河在时间尺度上的环境异质性,探究其在驱动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环境异质性、分类β-多样性和功能β-多样性均表现为非蓄水期显著高于蓄水期,且周转组分均对不同水文期β-多样性贡献较大,而分类α-多样性则是蓄水期显著高于非蓄水期.此外,功能α-多样性中除功能丰富度非蓄水期显著高于蓄水期外,功能均匀度和功能分散度均无显著差异.基于相似或相异度矩阵的多元回归(MRM)分析表明,NH+4-N和SiO2-3-Si是影响非蓄水期香溪河附石硅藻群落的关键环境异质因子,而影响蓄水期香溪河附石硅藻群落的关键环境异质因子为NH+4-N、 SiO2-3-Si和TP.这表明三峡库区不同水文期的环境异质性显著影响附石硅藻的...  相似文献   
115.
为探究4-壬基酚对入侵水华蓝藻拟柱胞藻的影响,对不同浓度(0.00、0.05、0.10、0.50、1.00、2.00 mg·L~(-1)) 4-壬基酚处理96 h后的拟柱胞藻叶绿素a、抗氧化酶和光合作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壬基酚对拟柱胞藻96 h半数效应浓度(96 h-EC_(50))为0.457 mg·L~(-1)。高浓度处理(0.50 mg·L~(-1))时,拟柱胞藻叶绿素a含量、最大光合效率(F_v/F_m)、光合效率(α)、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 TRmax)、半饱和光强(Ik)、RC/Cs0、ET0/RC、ΦP0、ΦE0、ψ0和Sm/t(F_m)均显著下降被显著抑制,而光合系统Ⅱ中ABS/RC、DI0/RC和TR0/RC均显著增加,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随着浓度增加明显上升。而低浓度处理下(0.10 mg·L~(-1)),拟柱胞藻的叶绿素a含量、光合效率、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和半饱和光强增加。这些结果表明高浓度4-壬基酚处理下,拟柱胞藻的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色素减少,光合反应中心结构受损,Q-A大量累积,光合效率下降,抑制藻细胞的光合作用,导致了拟柱胞藻生长受到阻碍,而低浓度壬基酚处理下,则可能表现出低剂量毒物兴奋效应。  相似文献   
116.
测试性验证试验的目的是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设计指标要求,以故障注入为手段,模拟相应的故障模式,通过规定的故障注入方法进行实际测试,并对产生的结果进行判断是否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为提高测试性试验的一次通过率,降低测试性试验经费和试验时间,提出了基于二项分布的测试性试验方案优化设计与评估方法。实现了已知置信度、单侧置信下限、不能检测的故障个数条件下,求解测试性试验中的“最小样本量”的问题。可以对测试性试验进行提前预判,解决了一定约束条件下测试性试验最小样本量的求解及单侧置信下限评估问题。通过GUIDE人机对话框,不仅交互界面直观,而且极大提高了测试性验证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7.
目前国际电工组织(IEC)及美军发布的标准中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及半导体分立器件均基于批次允许不合格率(LTPD)进行抽样,一般控制使用方风险为10%。这些标准将元器件缺陷样本数限制在25个,若超过则没法判定批次是否合格。根据美军标中抽样方案中缺陷数小于等于1时,对生产方来说风险太大,而缺陷数大于等于10时,对生产方风险接近零。元器件筛选一般为100%进行检测,其批次样本量与标准中最小样本量往往有出入。目前航空领域二次筛选规范规定的元器件允许不合格率(PDA)要求一般为15%,国内元器件很多厂家对PDA理解有偏差,将批次缺陷比例的观测值与PDA要求值直接进行比较,进一步放宽了要求。针对以上问题将美军标及国军标中的抽样方案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基于泊松分布的双方风险均等的筛选方案,并给出了涵盖所有缺陷数的合格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