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安全科学   146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85篇
综合类   460篇
基础理论   97篇
污染及防治   65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镀银工艺有含氰镀银与无氰镀银两类。含氰镀银的镀液稳定,镀件质量较好。因此,目前在镀银工艺中广为应用。镀银废液及漂洗废水中含有银及氰化物,若任意排至下水道,不仅损失贵金属银,并将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从环境保护和卫生学方面考虑,必须控制氰化物和银的排放,对含氰镀银废水进行除氰处理和回收银。  相似文献   
902.
对目前含卤废塑料回收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混合卤化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03.
针对部分矿井水处理构筑物中藻类大量滋生繁殖的现状,研究了除藻剂硫酸铜对构筑物中的藻类去除情况,重点考察了硫酸铜的适宜投加量和持续作用时间.工业性试验表明,硫酸铜的投加量1.0 mg/L左右,持续投加时间为一周左右,可有效地去除矿井水处理构筑物中的藻类.  相似文献   
904.
加强环境与健康基础研究,是确保环境和健康得到有效保护,全面树立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继2007年卫生部、原国家环保总局等18个部门联合制订《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年)》后,环保部又于2011年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表明了国家对环境与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05.
以成都市某燃煤电厂周边地区积尘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积尘中的Pb、Zn、Cu、Ni、Cr 5种重金属以及水溶性无机阴离子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积尘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积尘中Zn、Pb污染最为严重,均属中度污染,主要受电厂活动影响;积尘中Cl-、NO-3和SO2-4的富集因子分别为2.8、4.78和3.03,属中度污染,说明部分来源于地壳或土壤源,部分来源于人为活动,尤其是电厂活动。  相似文献   
906.
支同祥 《劳动保护》2014,(10):13-19
<正>2014年8月31日公布的《安全生产法(修正案)》(以下简称"新法"),着眼于安全生产现实问题和发展要求,补充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规定,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强化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反映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907.
通过对电气领域的电气安全问题长期研究以及对测试工作中经验、教训的总结,针对兆欧表在电气领域应用中的十六种不正确、不妥当的使用方法,对其错误及危害性逐项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及防范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改进办法及防范措施在电气技术工作和安全生产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8.
农户视角土地利用对环境压力的适应研究已成为气候变化和持续性科学领域的热点。 文章从适应能力决定因素识别、适应障碍和限制因素诊断、适应的生态环境后果评估三个方面综述了农户土地利用对环境压力的适应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梳理了农户适应环境压力的研究方法:综合指数法、参与式评估法、统计和计量经济模型法、适应的共同管理模型法。基于已有研究的特征和转型适应的需要,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①构建适应研究的理论框架,为经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②重视提高农户适应能力的制度政策和农户适应实践的生态环境后果评估,为持续适应提供依据;③跨多层次主体综合考察农户土地利用适应过程机理; ④基于系统论思想、多学科和跨学科知识,以及现有方法论基础,构建涉及多层次利益相关主体的农户土地利用对环境压力的适应共同管理模型,以实现适应的科学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909.
用于地下水除氟的羟基磷灰石制备及其除氟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下水中氟离子的去除分别合成了粉状和球状两种羟基磷灰石,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小试实验分析其基本特征,并进一步利用小试实验确定其对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粉状羟基磷灰石具有较高的纯度,但结晶度相对较低;而球状羟基磷灰石则较为规则、带孔隙的球形颗粒,粒径约为1mm左右.粉状羟基磷灰石对徐州地下水中氟离子的去除容量约为15.2mg/g,且其去除速度较快,主要集中在30min以内;球状羟基磷灰石对地下水中氟离子的去除容量约为7.5mg/g,但其去除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利用粉状和球状羟基磷灰石组合的工艺可将地下水中的氟离子浓度降低至0.8~0.9mg/L,且去除效果稳定.综上所述,粉状和球状羟基磷灰石的组合工艺可用于地下中氟离子的去除.  相似文献   
910.
选取成都市新气象宾馆(市区采样点)和下风向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航空港校区(郊区采样点)为采样点,同时采集2009年秋、冬季大气PM10样品,分析其特征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正构烷烃和二元羧酸)的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探讨其污染来源,为城市大气污染控制提供支持.1实验部分1.1样品采集及预处理在成都市新气象宾馆(市中心采样点)和下风向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航空港校区(郊区采样点)用空气总悬浮微粒采样器带PM10切割器(武汉天虹仪表有限公司)采集大气PM10.采样点均在建筑物楼顶,高度约15 m.分别同时采集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