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降雨径流调控利用与流域保水减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绝对/相对保水减沙比指标来反映降雨径流的调控利用效果,绝对保水减沙比指标反映流域经过调控后所保有的降水资源量与侵蚀产沙量的比值;相对保水减沙比指标反映流域经过调控后拦截单位泥沙所减少的地表径流量。选取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7个主要支流,以1960-2009年为研究时段,对其保水减沙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60-1999年间各流域内绝对/相对保水减沙比指标波动变化幅度较大,但在2000-2009年间,各个支流绝对/相对保水减沙比指标分别急剧增加和下降,表明国家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成效显著。保水减沙比指标不仅可作为评价流域降雨径流调控利用效果的有效指标,而且还可作为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效果评价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相似文献   
42.
钯/泡沫镍对水体中4-氯酚的氢解脱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姝  杨波  张婷婷  余刚  邓述波  黄俊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10):1065-1069
采用置换沉积法制备泡沫镍负载钯(Pd/Ni)催化剂,研究了其在H2作为供氢体时对水相中4-氯酚(4-CP)的催化氢解脱氯作用.考察了Pd负载量、H2流量和反应液pH值对4-CP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对较低的Pd负载量和H2流量下即可实现4-CP的快速高效去除,且反应液pH值在3.04~10.97的范围对反应影响不显著.当Pd负载量为0.1%、H2流量为10mL/min、pH值为6.80时,反应1h,4-CP转化率达92.6%.Pd/Ni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重复实验表明,该催化剂使用3次后,催化活性仅下降了2.0%.  相似文献   
43.
为明确生活污水颗粒物粒径分布及沉降性能,采用颗粒分析仪测试了三个典型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颗粒物粒径分布,通过静沉试验比较颗粒物分布变化及沉降性能,分析了沉砂作用对颗粒物的去除效果,获得了典型生活污水颗粒物分布的基本特性和静水沉降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进水颗粒物中位径为8~14μm,静沉后的中位径降至4~8μm,颗粒物总数...  相似文献   
44.
采用催化氧化法治理酸度较大,难以生物降解的染料生产废水行之有效。利用变生长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某蒽醌系列分散染料生产废水的催化氧化处理效果建立了数学模型,成功应用于不同条件下的预处理效果进行的行预测。  相似文献   
45.
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纳米银颗粒(Ag NPs)是使用量最高的纳米材料。本文主要总结了Ag NPs在水环境中的赋存、Ag NPs的环境行为、Ag NPs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毒性效应以及影响Ag NPs毒性效应的因素,最后对Ag NPs在河口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决高温作业环境下安全帽内部微环境积热严重问题,运用ANSYS软件模拟分析了安全帽内部微环境积热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情况。基于模拟结果,设计了一款分离式可降温安全帽,其由帽体、喷嘴、风管、风机和开关组成。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模拟人员分别佩戴在帽衬带上装有温度传感器的普通安全帽和分离式可降温安全帽进行剧烈运动模拟高温作业人员高强度劳动,记录其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分离式可降温安全帽有良好的降温效果,同时具有不破坏安全帽的结构和强度,几乎不增加安全帽重量,无噪声、无电磁辐射,拆装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7.
基于2014—2016年广州PM_(2.5)浓度逐时观测数据,研究了广州PM_(2.5)污染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了影响广州大气能见度的PM_(2.5)浓度阈值。结果表明:(1)2014—2016年广州PM_(2.5)质量浓度平均为32.7μg/m3,广州1月PM_(2.5)污染最重,轻度、中度、重度污染频率合计达20.16%;(2)PM_(2.5)浓度与风速、降水、气温、能见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气压呈正相关;(3)广州地区在南风的条件下PM_(2.5)浓度最低,风速小于2m/s的偏北风下易出现污染;(4)PM_(2.5)浓度与相对湿度共同影响广州能见度的变化,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PM_(2.5)浓度的敏感阈值不断减小,通常当PM_(2.5)高于37.3μg/m3时,控制PM_(2.5)对改善城市能见度成效相对缓慢,而当PM_(2.5)浓度低于此阈值时,降低PM_(2.5)将显著提高大气能见度。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在Windows95平台上利用可视化编程技术开发环境监测信息检索系统的编程思路,系统结构,并对其应用前景和进一步开发的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华北某农药厂周边的滴滴涕污染状况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华北某从事滴滴涕加工的农药厂周边的土壤和植物样品进行了取样分析,利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法测定了样品中的滴滴涕含量.结果表明,在生产区域下风向900 m内采集的土壤样品中的滴滴涕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1.0 mg/kg);植物样品中的滴滴涕均大于0.2 mg/kg,超出《粮食、蔬菜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标准》的相关限值.  相似文献   
50.
中国二噁英排放清单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年总排放量、向大气年排放量、人均年排放量、人均向大气年排放量、本地污染指数、人均本地污染指数和地均本地污染指数作比较指标,对中国二噁英排放清单(以2004年为基准年)和基准年相近的27个国家的二噁英排放清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二噁英的年总排放量、向大气年排放量和本地污染指数较大,表明开展二噁英减排工作势在必行;同时,人均年排放量、人均向大气年排放量、人均本地污染指数和地均本地污染指数较小,表明中国的二噁英人均产污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开展二噁英减排有利于实现对二噁英污染的及早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