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6 毫秒
81.
基于叶尔羌河中下游流域1982、1990、2000、2010和2017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对该地区近35 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2—2017年研究区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占比不断增加,分别由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92%和0.33%增加到13.06%和0.67%;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则分别减少8.43×10~4、4.48×10~4和2.81×10~5 hm~2;湿地和水域面积变化波动较小,但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减少面积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0.08%和0.14%。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变化速率最大,达4.73%,建设用地次之。林地、草地、湿地和水域面积的减少主要受到年均气温上升,相对湿度下降和蒸发量增大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以及未利用地面积的减少主要受到人口、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GDP急剧增长等人文因素的影响。除此以外,政策因素调整也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决复杂三维地质模型构建耗时费力、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多个软件的复杂三维地质模型快速构建的方法,以钻孔信息为基础资料,利用3DMINE建立岩(煤)层等高线,以dxf文件形式导入GOCAD生成岩(煤)层点阵数据文件,利用SURFER对点阵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导入RHIRO软件之中生成ANSYS可读取的iegs文件,经过ANSYS划分网格后导入FLAC3D中进行数值计算。以山东郓城煤矿的地质模型构建为例进行介绍,给出了以该方法进行地应力反演后得到的区域应力场分布云图。通过多个煤矿应用表明:该方法建模速度快,摒弃了繁杂命令流式建模方法,通过数据的逐步对接,减少了中间过程的人为干扰和误差,兼顾了ANSYS优良的网格划分功能和FLAC3D数值计算能力,且效果较好,可在其他领域和行业复杂地质模型构建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3.
针对化验室常见HSE管理风险,从HSE基础管理、基础设施设计排查、外来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和仪器管理、化学品管理、化验及实验过程管理等6个方面,详细分析了LNG接收站化验室HSE管理的基本工作和具体内容,对各LNG接收站系统梳理化验室HSE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属地责任,实现HSE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4.
85.
一株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修复是治理土壤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污染的主要方法,而高效降解菌筛选是微生物修复技术的重要基础。从北京焦化厂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PAHs降解菌Q3,通过生理生化和16S rDNA等分析手段鉴定其为Rhodococcus rhodochrous。结果表明:该菌株对芘的耐受能力较强,可降解初始浓度为200 mg·L~(-1)的芘;该菌株具有降解广谱性,可利用苯并[a]芘、苯并[b]荧蒽、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等9种PAHs为唯一碳源进行代谢,特别是对苯并[a]芘等高环PAHs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此外,该菌株可有效降解模拟液中的混合PAHs,并且对野外被PAHs长期污染的土壤具有较好的强化修复效果。投加菌株处理后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土壤PAHs总去除率提高了24%。以上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环境中被PAHs污染的土壤具有较好的强化修复潜力,可为PAH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6.
张伟  施周  张茜  张骅  徐舜开 《环境工程学报》2010,4(11):2407-2412
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为载体,在煅烧温度200~900℃、煅烧时间1~7 h、溶胶体系pH值为2~10的工艺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光催化剂(MWNTs/TiO2)。通过其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对比,评价各种复合光催化剂催化活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复合光催化剂中纳米TiO2的晶型由锐钛型逐渐向金红石型转变,500℃时为2种晶型的混合相;pH值为2的强酸性条件有利于形成金红石晶型,pH值为5的中性及弱酸性条件则有利于形成锐钛型,而pH值为3时为2种晶型的混合相;在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3 h、溶胶凝胶体系pH值为3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复合光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借助扫描电镜发现其TiO2均匀地包覆在多壁碳纳米管管壁上。  相似文献   
87.
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为载体,在煅烧温度200~900℃、煅烧时间1~7 h、溶胶体系pH值为2~10的工艺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光催化剂(MWNTs/TiO2)。通过其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对比,评价各种复合光催化剂催化活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复合光催化剂中纳米TiO2的晶型由锐钛型逐渐向金红石型转变,500℃时为2种晶型的混合相;pH值为2的强酸性条件有利于形成金红石晶型,pH值为5的中性及弱酸性条件则有利于形成锐钛型,而pH值为3时为2种晶型的混合相;在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3 h、溶胶凝胶体系pH值为3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复合光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借助扫描电镜发现其TiO2均匀地包覆在多壁碳纳米管管壁上。  相似文献   
88.
干酵母生产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COD高达13,000mg/L,色度在900倍以上。原方案采用厌氧、硝化(曝气)、反硝化、化学混凝等工艺,但水质不能达到排放标准,且运行成本高。采用EM(有效微生物)技术对原方案进行改造后,废水处理收到较好的效果,并降低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89.
磷酸活化-微波热解法制备污泥吸附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污泥吸附剂的碘值和其对铬的吸附去除效果为考察指标,对制备污泥吸附剂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50 W,微波辐照时间330 s,磷酸浓度为40%及磷酸与污泥原料的液固比为2∶1,空气氛围中制备的吸附剂SAA的性能要稍优于氮气氛围中制备的吸附剂SAN,但前者的得率稍低于后者,总体来讲,两者相差不大。在实际应用中可简化制备工艺,无需通入保护气体。  相似文献   
90.
16种蛇鳞的微皮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6种蛇鳞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蛇类鳞片微皮纹的基本结构是由d约05μm横行排列的小孔和介于小孔间向后延伸的指状突构成背鳞的微皮纹结构有种的特异性同一种蛇的原动物、蛇蜕和药材标本相同部位的鳞片具有相同的微皮纹特征因此蛇鳞的微皮纹特征亦可作为蛇类药材的鉴别依据之一,并以背鳞的微皮纹特征为依据,编制了16种蛇背鳞微皮纹特征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