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0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716篇
安全科学   398篇
废物处理   84篇
环保管理   266篇
综合类   2011篇
基础理论   450篇
污染及防治   348篇
评价与监测   162篇
社会与环境   170篇
灾害及防治   11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6 毫秒
771.
沈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3,他引:11  
2008年4月~2009年7月间,选取沈阳市不同功能区5个监测点位,采集了4个不同季节的大气VOCs样品187个,利用三级冷阱预浓缩-GC-MS方法测定了108种大气VOCs物质,考察了沈阳市大气VOCs浓度水平及其时空分布情况,并对其主要的来源进行识别. 结果表明,沈阳市大气总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371.0±132.4)μg/m3,其中含量最高的组分为含氧化合物(57.2%),其次为卤代烃(20%),烷烃(11.4%)、芳香烃(8.5%)和烯烃(3.0%). 全市大气总VOCs浓度呈现出春秋浓度较高,冬夏浓度较低的季节变化特征. 主要受工业排放源的影响,商业中心点大气VOCs浓度在冬季的08:00~10:00时段、 12:00~16:00时段和20:00~22:00时段均出现峰值,而夏季则呈现出10:00~12:00时段和18:00~20:00时段的双峰现象. 工业区点位和商业中心区点位浓度高于其它功能区点位,清洁对照点周围由于没有明显的大气VOCs排放源,浓度水平最低. 相关性和比值分析结果表明,机动车燃烧、煤炭生物质燃烧、汽油溶剂挥发和工艺过程是沈阳市大气VOCs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72.
应用IVE模型计算上海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30  
为了解上海市机动车污染现状,建立上海市机动车源排放清单,分别选择上海市中心城区、商业区和收入相对较低区域中的主干道、快速道和次干道3种共9条典型道路,开展机动车技术水平参数、比功率(VSP)分布状况、启动状况等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将International Vehicle E-mission(IVE)模型本地化.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区实际道路上轻型客车、出租车、公交巴士、卡车和摩托车(包含助动车)分别占道路总车流量的41.0%、30.8%、15.6%、6.9%和5.7%;从技术组成看,约85%的轻型客车和97%的出租车均安装有三元催化装置,约30%的公交巴士和90%的卡车没有达到欧Ⅰ标准;机动车的VSP分布主要集中在-2.9~1.2 kw·t-1.模式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上海市机动车CO、VOC、NOx和PM排放量分别为57.06×104t、7.75×104t、9.20×104t和0.26×104t;20%的高排放车对总排放量的贡献占到25%~45%;启动过程中排放的CO、VOC和PM占总排放量的15%~25%,NOx仅占总排放量的4.5%.  相似文献   
773.
成都市雨水中的重金属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收集了成都市2008年全年雨水样品,采用ICP-MS方法测定雨水溶解态的Fe、Al、Mn、Pb、Zn、Cu等重金属离子,通过分析重金属的来源及变化规律,阐述了成都市雨水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发现成都市雨水中Fe、Mn、Pb、Cu等重金属含量高于地表水,雨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受人为因素影响明显,汽车尾气、燃煤是其主要来源。研究工作为成都市大气中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污染治理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4.
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精细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精细预报的科研需求和城市大气环境应急响应的应用需求出发,利用新一代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城市小区尺度气象和污染扩散模式以及城市尺度污染扩散模式,对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进行了精细预报试验,并进一步研究了城市小区尺度气象和污染扩散的精细模拟对城市尺度污染扩散模拟的影响.初步建立了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精细预报方法,即:气象部分由全球到小区逐级单向嵌套、污染部分由小区到城市逐级单向嵌套的方法.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小区尺度精细模拟对城市尺度污染扩散模拟的影响较大,但其模拟效果还有待利用观测资料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75.
以太阳光为实验光源研究了氯苯嘧啶醇在水溶液中的光解,考察了pH、水体类型、溶解氧及卤素离子等对其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苯嘧啶醇在水溶液中的光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不同水体中氯苯嘧啶醇光解的速率大小顺序为:重蒸水>水库水>湖水>池塘水;氯苯嘧啶醇光解的半衰期随着溶液pH的增大而延长,当pH为5、7、9、11时光解半衰期分别为5.00、6.86、7.45、7.53 h;3种卤素离子对氯苯嘧啶醇光解有很大的影响,均表现出强的猝灭作用,3种离子的猝灭能力的大小顺序为Ⅰ->Br->Cl-;溶解氧和三重态光猝灭剂山梨酸均对氯苯嘧啶醇在水中的光解没有影响,而三重态光敏剂丙酮则对其光解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表明氯苯嘧啶醇在水中的光解主要以直接光解为主,光解过程不经历三重态.  相似文献   
776.
活性污泥对甲醛废水的净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微生物法处理低浓度甲醛废水达标排放是比较经济的方法之一.在研究中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考察了曝气时间、进水甲醛浓度、进水 pH 和水温对微生物净化低浓度甲醛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曝气时间的延长,活性污泥对甲醛的去除率增大.进水甲醛浓度在 40~120 mg/L 范围内,随着浓度升高甲醛污泥负荷增加,微生物对甲醛的降解速率增加,但对甲醛的去除率降低.活性污泥在 pH 为 5~7 的中性和弱酸性环境中对甲醛的降解速率较高.在15~35℃范围内,污泥对废水中甲醛的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微生物对甲醛的降解速率随温度升高呈指数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777.
城市生活垃圾气化熔融焚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新开发的气化熔融焚烧技术实现了垃圾处理能源化目标和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该技术被认为是解决垃圾处理和能源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文章结合传统焚烧+灰渣熔融技术、阐述了两步法气化熔融和直接气化熔融两种气化熔融焚烧技术工艺流程的特点。气化熔融焚烧技术能遏制二英的产生和排放,降低焚烧过程产生酸性气体(SOx,HCl,HF,NOx等)、挥发性有机物尤其是芳香烃类、多氯化联苯类和二英、呋喃类、以及重金属和危害性灰渣的排放。叶恶叶恶  相似文献   
778.
水库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14,他引:4  
水库是温室气体的一个重要排放源.探讨水库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精确估算水库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水利工程与水电开发过程中水库温室气体排放.本文阐述r水库中温室气体的产生机制.总结了水库温室气体的3个排放途径:水库自然排放、水轮机和溢洪道、大坝下游河流,从水库特征、气候、水体pH值、水库中植被状况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最后,重点分析了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异质性以及研究结果不确定性的产生根源,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79.
硫代硫酸钠溶液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两种回收技术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a2S2O3溶液对污染土壤中Cu,Cd和Pb的去除能力,以及Na2S2O3萃取这三种金属分离技术的对比.结果表明,Na2S2O3溶液能有效地从土壤中萃取这三种金属,其萃取效率依次为:Cu>Cd>Pb.Na2S 沉淀分离法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法均能分离出Na2S2O3萃取液中的Cu和Cd,去除率均达99%.但用Na2S2O3溶液萃取碱性土壤中的重金属时,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法分离重金属的效果较好,萃取酸性土壤中的重金属则用Na2S 沉淀分离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80.
我国对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互花米草是1979年我国从美国引进的外来物种,自引进之后,互花米草在我国沿海分布广泛,对我国沿海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引起了我国学者对互花米草进行了广泛系列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成果.我国学者对互花米草的研究从引种栽培、生物学特征、开发利用、环境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引进互花米草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总结,对以后的研究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这对我国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外来物种以及进一步明确以后的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