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12篇 |
免费 | 4570篇 |
国内免费 | 393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40篇 |
废物处理 | 202篇 |
环保管理 | 1187篇 |
综合类 | 11101篇 |
基础理论 | 2637篇 |
污染及防治 | 1129篇 |
评价与监测 | 900篇 |
社会与环境 | 1075篇 |
灾害及防治 | 7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599篇 |
2023年 | 756篇 |
2022年 | 1183篇 |
2021年 | 1151篇 |
2020年 | 1257篇 |
2019年 | 847篇 |
2018年 | 898篇 |
2017年 | 1045篇 |
2016年 | 794篇 |
2015年 | 898篇 |
2014年 | 774篇 |
2013年 | 1030篇 |
2012年 | 1268篇 |
2011年 | 1269篇 |
2010年 | 1130篇 |
2009年 | 1037篇 |
2008年 | 982篇 |
2007年 | 1027篇 |
2006年 | 939篇 |
2005年 | 755篇 |
2004年 | 544篇 |
2003年 | 397篇 |
2002年 | 316篇 |
2001年 | 250篇 |
2000年 | 249篇 |
1999年 | 135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4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城镇污水处理厂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双碳政策下,探明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特征是污水厂实现低碳运营的基础。本研究参考现有污水处理厂碳排放核算标准,对南方某省5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2021年度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结合能耗分析了不同类型污水厂碳排放强度与处理规模、运行负荷率、处理工艺、耗氧污染物削减量、干化污泥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所考察城镇污水处理厂2021年度碳排放量为0.02×104~11.98×104 t,其中电耗碳排放是主要碳排放来源,占比为62.6%~98.9%,总体占比79.7%。污水厂的碳排放强度为0.168~1.070 kg·m−3,均值为0.326 kg·m−3,且多数低于国内其他地区强度值。碳排放强度与吨水电耗呈正相关,结合SPSS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行负荷率、耗氧污染物削减量、处理工艺均显著影响污水厂碳排放水平,而处理规模、干化污泥含水率对污水厂碳排放水平无显著影响。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该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实现低碳运营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其他省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2.
本文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应用于青藏高原一江两河流域(雅鲁藏布江山南段、拉萨河、年楚河)水体中重金属浓度预测,探讨了输入变量、预测因子、隐藏层节点数和模型结构的影响. 模型以溶解氧(DO)、pH、电导率(EC)、总磷(TP)、铁(Fe)作为网络的输入层,重金属砷(As)、锑(Sb)、钼(Mo)、锰(Mn)的含量作为网络的输出层,使用Levenberg-Marquardt (LM)算法进行训练. 其中,BPNN隐藏层的传递函数为tansig,隐藏层节点数为9,输出层的传递函数为purelin,输出层节点数为4. 结果表明:(1)以单个元素作为预测因子时,As、Sb、Mo、Mn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0.933、0.894、0.928;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9.7168×10−4、1.2508×10−4、3.3159×10−4、1.9188×10−3. (2)以4个元素作为预测因子时,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888;均方根误差(RMSE)为2.1766×10−3. R2值越高,RMSE值越低,表明实测值和预测值拟合程度和适应性良好,证明BPNN能较好地应用于青藏高原一江两河流域水体中重金属浓度预测. 相似文献
483.
本文建立同时分析饮用水中痕量硫化物及氰化物方法,优化后的离子色谱条件:Thermo Scientific Dionex IonPacTM AS7 (2 mm× 250 mm,Analytical),100 mmol·L−1 NaOH - 250 mmol·L−1 NaAc为淋洗液,流速0.3 mL·min−1,柱温30 ℃,工作电极为Ag金电极,参比电极为Ag/AgCl参比电极,波形:S/CN标准电位波形,检测器箱温控30 ℃. 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稳定性良好,连续进样5针,RSD均小于0.28%;标曲线性关系良好,R≥0.9992;方法灵敏度高,硫化物0.05 μg·L−1,氰化物0.16 μg·L−1,检测结果准确,加标回收均大于91.2%,故本方法适用于饮用水中硫离子及氰根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84.
基于单一污染物的毒性研究无法准确评估真实环境中多污染物共存的生态与健康风险,因此大量研究开始关注混合物联合毒性这一更具挑战性和现实性的课题. 本文围绕当前毒理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重金属、纳米材料,综述了重金属混合物、纳米颗粒混合物、以及两者混合物的联合作用评价方法,包括基于重金属间无相互作用或相互作用可忽略的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CA)模型、独立作用(independent action,IA)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基于生物生理过程的生物配体模型(biotic ligand model,BLM)、毒代-毒效动力学模型(toxicokinetictoxicodynamic,TK-TD)、动态能量平衡(dynamic energy budget,DEB)理论,基于颗粒物结构性质的定量纳米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nano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QNAR,或nano-QSAR)模型等,介绍了各类模型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和应用情况. 最后对重金属-纳米颗粒联合毒性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5.
随着土壤利用模式变化及矿产资源不断开发,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及矿山土壤生态恶化已成为阻碍社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国家和社会逐渐重视土地高质量发展及微生物生态修复工程,本文综述了土壤微生物对碳、磷、氮和其它非金属污染物的代谢模式,并且基于土壤生态系统特性,讨论了微生物驱动的物质循环影响因素(pH、营养条件、重金属等土壤因子).阐述了微生物多样性和根际环境的形成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初期所起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土壤环境的外场作用机制分析,揭露了电、磁、紫外等外场的控制将有助于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的可控方向演变,对土壤污染物阻控和理化特性改善并推动实现退化土壤生态结构与功能的重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6.
酸雨对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的影响,攸关粮食安全,抗酸(雨)减灾研究迫在眉睫. 本文采用模拟酸雨污染盆栽实验方法,研究一种新型氨基酸螯合镧对酸雨胁迫下玉米、水稻、小麦等8项生理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预施氨基酸螯合镧能有效降低酸雨对3种作物叶片质膜透性(45.95%—54.2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28.44%—42.31%)、丙二醛含量(31.03%—38.71%)、脯氨酸(36.23%—47.17%)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48.3%—57.92%)的影响,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29.43%—78.61%)、叶绿素含量(7.89%—18.76%)和氮代谢强度(21.37%—60.63%). 由此可见,氨基酸螯合镧对酸雨胁迫下,作物的过氧化损伤具有一定防护效应,预喷氨基酸螯合镧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酸雨污染对作物的伤害. 相似文献
487.
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确立了我国铅酸蓄电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EPR) 的实施路径。在危险废物管理框架下,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改变了废铅酸蓄电池的物质流过程,与之相关的资源环境效应变化也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以贵州省为例,基于实地调研和系统模拟,采用物质流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废铅酸蓄电池的产生特征、物质流过程和碳减排效益。结果表明,在集中收集与跨区域转运制度实施前,83.3%的废铅酸蓄电池进入再生铅企业,16.7%流入非正规处理企业,回收处理1 t废铅酸蓄电池的碳减排效益为923.1 kgCO2eq。开展情景分析发现,相对于无政策驱动的基准情景,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优化情景均能提升废铅酸蓄电池进入正规回收处理企业的比例,且碳减排效益分别提高到994.44和953.53 kgCO2eq∙t−1。这表明,基于EPR政策驱动的系统情景具有环境正效应,可作为当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系统完善和政策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488.
489.
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