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21篇 |
免费 | 1609篇 |
国内免费 | 77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99篇 |
废物处理 | 538篇 |
环保管理 | 718篇 |
综合类 | 4698篇 |
基础理论 | 1752篇 |
污染及防治 | 3506篇 |
评价与监测 | 370篇 |
社会与环境 | 364篇 |
灾害及防治 | 35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18篇 |
2023年 | 276篇 |
2022年 | 489篇 |
2021年 | 398篇 |
2020年 | 315篇 |
2019年 | 327篇 |
2018年 | 310篇 |
2017年 | 407篇 |
2016年 | 510篇 |
2015年 | 545篇 |
2014年 | 665篇 |
2013年 | 887篇 |
2012年 | 729篇 |
2011年 | 751篇 |
2010年 | 581篇 |
2009年 | 518篇 |
2008年 | 633篇 |
2007年 | 491篇 |
2006年 | 487篇 |
2005年 | 348篇 |
2004年 | 272篇 |
2003年 | 323篇 |
2002年 | 301篇 |
2001年 | 231篇 |
2000年 | 273篇 |
1999年 | 287篇 |
1998年 | 229篇 |
1997年 | 221篇 |
1996年 | 191篇 |
1995年 | 155篇 |
1994年 | 117篇 |
1993年 | 117篇 |
1992年 | 106篇 |
1991年 | 83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3篇 |
1972年 | 2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71.
372.
373.
374.
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SPE)-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测定沉积物中4种氯酚类物质苄氯酚(CP)、二氯酚(DCP)、六氯酚(HCP)、溴氯芬(BCP)的分析方法.样品用1%甲酸丙酮超声提取,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以Waters HSS C18柱(2.1 mm×100 mm,1.8 μm)为分离色谱柱,采用0.004%甲酸水(V:V)-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结果表明,六氯酚和溴氯芬在0.2-5 μg·L-1,二氯酚在0.4-20 μg·L-1,苄氯酚在2-100 μ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3个加标浓度水平下,回收率为69.5%-99.6%,相对标准偏差为3.4%-14.8%.方法准确灵敏,可满足沉积物中氯酚类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375.
采用过硫酸钾(K2S2O8)-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VA-044引发剂)复合引发体系合成了聚硫氯化铝-聚丙烯酰胺(PACS-PAM)杂化高分子絮凝剂。以特性黏度为指标,考察了引发剂配比、引发剂总用量、单体质量浓度、总铝浓度(AlT)、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杂化絮凝剂PASC-PAM的合成影响,结果表明,杂化絮凝剂PACS-PAM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引发剂K2S2O8与偶氮VA-044质量比为3:1、引发剂总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2%、单体质量浓度为0.21 g/mL、总铝浓度(AlT)为0.15 mol/L、反应温度为50 ℃、反应时间为3 h,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杂化高分子的特性黏度为14.70 dL/g。电导率分析、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热重-差热(DTA-TGA)分析表明,杂化絮凝剂中有机组分同无机组分是通过PAM分子链端的硫酸根离子(—SO42-)的桥连作用以离子键形式连接的。对黄泥悬浊液的絮凝效果研究表明,杂化絮凝剂PASC-PAM的絮凝效果优于复配絮凝剂PASC-PAM。 相似文献
376.
以白碳黑、硅灰、硅藻土和硅胶筛选硅质原料,并与钙质原料电石渣制备了水化硅酸钙。借助XRF、BET、FTIR等表征手段,通过多次重复除磷实验,研究了硅质原料特性对水化硅酸钙回收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碳黑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因此可作为制备具有磷回收特性的水化硅酸钙的硅质原料。结合XRD等表征发现,白碳黑的有效利用率是影响水化硅酸钙回收磷性能的关键,该利用率取决于白碳黑与电石渣的摩尔配比以及水热反应温度。当电石渣与白碳黑的摩尔比为1.6:1,反应温度为170℃时,白碳黑具有最佳的利用效率。该条件制备的水化硅酸钙可作为晶种,在其表面结晶形成羟基磷灰石,从而达到磷回收的目的,磷回收后固体物质中的磷含量为19.05%。 相似文献
377.
针对现有流化床鸟粪石造粒法回收废水中氮磷时缺乏有效的方法定量描述颗粒的形貌及对应的组分含量,综合图像法、FTIR、XRD、元素组成分析和物料衡算等方法,分析了分段式流化床不同区域的颗粒形貌及对应的组分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流化床不同区域内上升流速分别为15.0、30.6和60.0 mm/s,对应鸟粪石颗粒平均粒度分别为703、963和1 747 μm,相应的颗粒形貌为絮团、团聚式颗粒和包层式颗粒。颗粒的主要成分为鸟粪石(MgNH4PO4·6H2O,MAP)、钾型鸟粪石(MgKPO4·6H2O,MKP)、无定型磷酸钙(Ca3(PO4)2·xH2O,ACP)其中MAP含量均大于92%,ACP 1.26%~1.75%,MKP含量为3.75%~3.91%,有机物含量低于0.4%。回收的颗粒中Cr、As、Cd和Pb等重金属含量低于现行的化肥重金属控制标准(GB/T 23349-2009)限值,有效降低了重金属污染的风险,提高了回收颗粒的品质。 相似文献
378.
Hang Zhang Shuo Chen Haiguang Zhang Xinfei Fan Cong Gao Hongtao Yu Xie Quan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19,13(2):18
379.
大量实震资料表明,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是造成道路工程损毁的主要原因。以Newmark滑块模型为理论基础的Jibson边坡永久位移预测公式,是目前唯一可以从坡体变形损伤微观指标和坡体整体破坏概率来评价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危险性的方法。经\"5·12\"汶川地震实震资料检验,Jibson方法计算值小于坡体实测位移值,理论分析发现,滑块模型未考虑滑动面抗剪强度在地震作用过程中的衰减效应,是导致计算值偏小的主要原因。鉴于此,通过对滑动面岩土体的有效内摩擦角和有效黏聚力添加衰减系数的方法,修正Newmark滑块模型;在此基础上,参考Jibson边坡失稳概率模型的方法框架,利用汶川地震实震资料,建立了以面密度为区划指标的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危险性区划判据;并利用\"4·20\"芦山地震实震资料对区划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检验。该方法不仅可预测同震崩塌滑坡的严重程度,而且还包含了反映震后山地灾害孕灾环境变化的信息,可为高烈度地震山区道路选线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0.
Xiaoliang LI Xiaomin CHEN Xia LIU Lianchuan ZHOU Xinqiang YA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12,6(2):195-203
Soil low-molecular-weight (LMW) organic acid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soil-forming process and the cycling of nutrients in Karst regions. In this study, we quantified the contents of LMW organic acids (including lactate, acetate, formate, malate, and oxalate) in soil solution over the Karst region of Guizhou Province, China using ion chromatography.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LMW organic acids in topsoil solution ranged from 0.358 to 1.823 μmol·g-1, with an average of 0.912 μmol·g-1.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lactate, acetate, formate, malate, and oxalate were 0.212±0.089, 0.302±0.228, 0.301±0.214, 0.014±0.018 and 0.086±0.118 μmol·g-1,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ents of these acids among four phase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with the aggravati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LMW organic acids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each other.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also observed among individual LMW organic acids in soil solution, and between them and soil available P, available K, exchangeable Ca,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concentrations of LMW organic acids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organic anions (chlorides, nitrates, and sulfates) in Karst topsoil solution. Therefore,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il LMW organic acids might be one of driving force in the Karst rock desertification process in Guizhou Provinc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