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89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14篇
综合类   637篇
基础理论   454篇
污染及防治   105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10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5 毫秒
601.
使用自制的具有电催化活性和光催化活性TiO2改性的β-PbO2电极,研究了光助电催化氧化过程、电催化氧化过程和光催化氧化过程对于偶氮染料酸性橙II的降解.用紫外可见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3种降解过程中不同的降解行为,对降解产物进行了FTIR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单独电催化过程不同于其它2种过程,出现了醌类物质的大量累积;而在光助电催化氧化过程中,光催化氧化过程大大抑制了电催化氧化过程中累积的高毒性醌类物质.在2h内,光助电催化氧化过程是其它2种过程TOC去除率的1.56倍,产生了明显的协同作用.3种降解过程遵循相同的降解历程,都经历了产生醌类物质到低分子量有机酸的步骤.  相似文献   
602.
The carcinogenic antioxidants,N-phenyl-1-naphthylamine (P1NA)and N-phenyl-2-naphthylamine (P2NA) were examined in vitro for biotransformation by rat hepatic microsomes and in freshly isolated hepatocytes. HPLC-analysis of hepatocyte incubations with revealed that phenols were the major metabolites in both cases. P1NA formed one phenolic metabolite only, while incubation with P2NA yielded two phenols identified as 6-hydroxy-P2NA and 4'-hydroxy-P2NA by cochromatography with authentic samples. β-naphthylamine, a metabolite indicating dephenylation of P2NA was not detectable.Metabolism studies with microsomes revealed that the phenols were formed by cytochrome P-450 dependent monooxygenases. Pretreatment of animals with phenobarbital and 3-methylcholanthrene both increased the rate of microsomal metabolism of P1NA and P2NA, indicating that more than one P-450 enzyme mediate the oxygenation reaction. Animal pretreatment with single and repeated doses of P1NA and P2NA did not markedly stimulate metabolism, b  相似文献   
603.
A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 series of chlorinated insecticides and fungicides as residues in ginseng is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Pulverized samples are subjected to Soxhlet extraction with acetone-petroleum ether and the extract is partitioned between petroleum ether and aqueous sodium sulfate solution (2:98). The combined petroleum ether phase is cleaned up by sulfuric acid and analyzed by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using 63Ni 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Recoveries from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for 11 kinds of chlorinated insecticides and fungicides are between 92.40 and 103.7% with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s ranged 1.22 and 9.53% without samples, and between 89.00% and 104.10% with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s between 1.16% and 9.16% with samples. The detection limits are 0.2- 7.0 ng/kg.  相似文献   
604.
我国低硒带与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我国克山病、大骨节病的地理分布规律 我国克山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到云南省、西藏东部一条东北—西南走向不连续的宽带内,称之为“病带”(图1)。这个病带具有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05.
基于环境逸度模型的化学物质暴露与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学品通过各种迁移转化过程后在环境区间中广泛分布,同时新化学品正被大量的生产并进入环境,使得对于化学品管控的需求和压力不断增加。基于这一背景,多国政府颁布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化学品进行管控。除了用相应的政策法规进行预先管控之外,使用基于逸度概念的多介质环境模型来表征化学品的行为与归趋是一个相对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不仅适用于环境中存在的现有化学品的暴露评估,也成为各国化学品管理中对新化学品的环境暴露进行预测的有力工具。本文综述逸度概念与方法、相关环境模型、建模过程、应用验证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希望能够对我国化学品环境暴露评估与风险评估的模型构建、优化与方法应用提供信息和借鉴。  相似文献   
606.
湿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宋长春 《生态环境》2004,13(1):69-73
湿地是大气CH4的主要自然来源。天然湿地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CH4占全球CH4排放总量的15%~30%。在厌氧环境条件下,CH4通过甲烷产生菌的作用而产生;在氧化条件下,CH4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而被氧化和迁移。CH4从土壤中的排放和吸收经过几个生物和物理过程。湿地中CH4通量在时空两个方面都有较大变化,这种在空间上的变化与CH4产生、氧化和迁移过程有关,同时受不同地域的特殊因素如水文状况、植物群落、土壤温度等的影响。湿地水文条件是决定CH4排放的关键控制因子,表层土壤温度与CH4排放通量成正相关关系,土壤中氮含量也对CH4排放通量起作用。环境因子与CH4排放间的交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与CO2相比,CH4的产生在时空两方面更易于变化。目前关于湿地CH4排放的模型多为一维模型,主要模拟CH4在土壤中的产生过程,以及从上覆土壤、植被和水体进入大气的迁移过程;模型一般涉及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水位和净初级生产力。  相似文献   
607.
海洋滩涂贝类养殖环境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薛超波  王国良  金珊 《生态环境》2004,13(1):116-118
随着海洋滩涂贝类养殖业的发展,滩涂贝类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病原大量滋生,养殖生产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文章介绍了我国滩涂的分布、类型和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结合滩涂贝类养殖生产和发病状况,从微生物学、底栖生态学和污染生态化学等角度,对我国在海洋滩涂贝类养殖环境方而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滩涂贝类养殖环境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养殖容量的确定、底栖生物生态的研究、健康养殖模式的确立和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等。  相似文献   
608.
干旱区生态系统耦合关系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旱区生态系统耦合关系的特征差异表现在水热状况、景观带谱、小气候效应以及人为活动等方面。在特定的区域上,经度、纬度、海拔以及下垫面的特征是决定系统耦合特征最为基本的要素;而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则是区分和判定耦合关系及其类型的重要因素。依据自然地理学与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结合相关原则,对具有典型意义的MODS耦合关系——昆仑山一和田绿洲一塔克拉玛干沙漠系统,以及天山一阜康绿洲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系统的耦合关系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MODS耦合关系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09.
牡蛎和贻贝中二噁英及多氯联苯同类物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首次测定了大连湾牡蛎和贻贝等海洋生物体内痕量的二噁英和多氯联苯,并比较了二噁英及多氯联苯的同类物在牡蛎和贻贝中的含量分布。结果表明,所采集的牡蛎和贻贝样品中均含有二噁英和多氯联苯,且多氯联苯的含量明显高于二噁英,反映出环境中多氯联苯背景值大于二噁英的背景值。其中,牡蛎和贻贝中二噁英总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47.8pg/g和216pg/g(以干物质计),毒性当量平均值分别为O.89pg/g和0.87pg/g;12种有毒性的共平面多氯联苯的总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585.5pg/g和818.6pg/g,总毒性当量平均值分别为0.47pg/g和1.18pg/g。牡蛎和贻贝样品中的二噁英及多氯联苯的同类物含量分布基本类似,表明二者摄取的二噁英及多氯联苯可能有相似的来源。可以把牡蛎和贻贝作为生物标志物,以监测海洋环境中二噁英和多氯联苯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610.
丛枝菌根化大青杨苗木根际微域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接种AM菌根真菌的大青杨苗木根际微区进行系统研究,发现AM菌根真菌对宿主根际微域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试验中选用的Glomus mosseae、G.intraradices、G.sinuosa、G.versifopme等4种AM菌根真菌都与盆栽大青杨苗木形成了菌根复合体。其中G.mosseae、G.intraradices侵染效果最好,侵染率分别是64.4%、67.4%。受两种菌侵染的苗木的生物量分别是对照处理的2.59、2.13倍。AM菌根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没有产生影响,但使根面、根系上的细菌、放线菌、固氮菌的数量显著增加。AM菌根增加了根际土壤磷酸酶、脲酶、蛋白酶的活性,各种酶活性增加量与苗木菌根侵染率呈显著相关。AM菌根使根际pH值降低,与菌根侵染率呈显著负相关。接种苗木的根际土壤中,可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N、P元素出现富集现象,与菌根侵染率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