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93篇 |
免费 | 652篇 |
国内免费 | 18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90篇 |
废物处理 | 134篇 |
环保管理 | 214篇 |
综合类 | 1265篇 |
基础理论 | 401篇 |
污染及防治 | 778篇 |
评价与监测 | 117篇 |
社会与环境 | 69篇 |
灾害及防治 | 6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66篇 |
2022年 | 156篇 |
2021年 | 151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136篇 |
2016年 | 138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184篇 |
2013年 | 245篇 |
2012年 | 196篇 |
2011年 | 187篇 |
2010年 | 139篇 |
2009年 | 135篇 |
2008年 | 161篇 |
2007年 | 119篇 |
2006年 | 142篇 |
2005年 | 94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Da Chen Bixian Mai Jie Song Eddy Y. Ze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arking, Essex : 1987)》2009,157(7):2023-2029
Little data are available on organochlorine contamination in Chinese terrestrial birds of prey.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resence of PCBs, DDTs and other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various raptors from northern China. DDE exhibite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among targeted compounds. Greatest levels (23.5-1020 mg/kg lipid weight) were observed in Eurasian sparrowhawks. This may be due to their stopover in southeastern China, where high DDT and dicofol applications have been documented. Residential kestrels exhibited much lower DDE, but similar PCB and HCH concentrations. ΣTEQs and PCB-126/-77 concentration ratios exhibite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ΣPCB concentrations, respectively. Similar results were also demonstrated by a meta-analysis of previously published data across avian species. Possible hepatic sequestration of coplanar PCB-77, -126, -169 and -118 was observed as liver TEQs increased in Eurasian sparrowhawks. These observations may indicate an induction of CYP1A enzymes, as a result of elevated contamination in some species. 相似文献
72.
水体中卤乙酸(HAAs)的产生、测定方法与控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饮用水中普遍存在的消毒副产物形式HAAs的产生、测定方法以及控制途径进行了阐述。并对影响HAAs生成的主要因素投氯量、溴的影响以及卤乙酸副产物(HAAFP)含量等进行了分析。生物活性炭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HAAs含量和减少HAAFP含量的方法,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传统进水/曝气和改良型分段进水的交替缺氧-好氧(A/O)2种运行模式对CAST工艺的快速启动及脱氮除磷性能稳定维持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进水/曝气运行模式下,系统达到最佳营养物去除性能所需启动时间30 d,稳定运行阶段TN平均去除80.66%,磷的去除率维持在66.30%左右;采用改良型交替运行模式,反应器达到稳定运行状态仅需18 d,系统稳定运行时TN平均去除81.36%,磷去除率稳定维持在90%以上,出水磷浓度在0.3 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GB8978-2002)。研究还发现,传统运行模式下,由低温引起的污泥沉降性能变差导致系统污泥严重流失,反应器几乎丧失污染物去除性能;而低温对交替运行模式下的反应器除磷性能几乎没有影响,总氮去除则因氨氮不完全硝化而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74.
新型复合球填料为沸石与悬浮球填料的有机组合体,密度约为0.92~0.97g/cm3,比表面积为711~1185m2/m3,表面粗糙,物化性能稳定.在曝气量为20∶1,停留时间为6 h时,装有新型复合球填料的反应柱挂膜容易,成膜时间短,膜不易脱落,且生物相丰富.膜成熟时对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和COD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氨氮浓度≤2 mg/L,去除率≥93%;出水COD浓度≤22 mg/L,去除率≥80%.新型复合球反应柱在稳定状态处理低浓度的二级出水时,出水氨氮浓度≤2 mg/L,去除率≥89%,出水COD浓度为10~36 mg/L,去除率为48%~81%.出水水质符合GB50335-2002标准. 相似文献
75.
降低FCC再生烟气NOx排放助剂的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ACE装置与烟气NOx分析仪器联用的实验室评价方法,可在更接近实际催化裂化反应-再生过程的条件下,评价助剂对再生烟气中NOx的催化转化性能,同时还可考察助剂的加入对催化裂化产品分布的影响。采用该方法对几种降NOx助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催化剂体系中含有Pt基CO助燃剂的情况下,加入4%的RDNO;助剂后,烟气NOx降低幅度约30%~40%,且催化裂化产品分布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76.
一体化间歇曝气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采取特殊的沉淀区构造,改变了活性污泥的循环流动方式,通过间歇曝气,反应区交替处于好氧/缺氧状态,达到了有机物高效去除、高效硝化反硝化及控制污泥膨胀的效果.该方法具有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能耗低、流程简洁和操作管理方便的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一体化中小型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77.
Li Yutong Yan Zhen Liu Jun Song Chao Zhu Fanping Wang Shugua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2,29(55):82762-82771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Polyaspartic acid is considered a green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However, its chemosynthetic process is not green, as it... 相似文献
78.
降酚菌株的固定化细胞处理含酚废水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将一株降酚菌株进行固定化包埋。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该菌株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最优条件。研究表明,该降酚菌株的固定化细胞对苯酚的降解能力和耐受能力均大于游离细胞。降酚菌株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温度范围是30~35℃,最适pH值范围为6~8。该菌株的固定化细胞对废水中的COD也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79.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一般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并成为各国环评的基本内容.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一般模式包括公众享有环境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合适的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明确的公众参与环评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公众参与环评的保障机制.为更好地发挥环评的作用,应当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法规加以完善.还应在信息公开、立法的完善和配套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完善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80.
以P204为络合剂萃取水溶液中的金刚烷胺,研究了正辛醇和煤油2种稀释剂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分析了萃取过程的络合机理和热力学过程,并考察了该萃取体系对实际制药废水中金刚烷胺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P204/正辛醇=3:2的复配萃取剂,在初始pH为8.0,在油/水相比为1:1的条件下,金刚烷胺的萃取效率可以达到99.8%以上;以2.0 mol/L的HCl溶液为反萃取剂,可以将51.1%的负载金刚烷胺反萃回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204对金刚烷胺的萃取遵循离子交换和离子缔合成盐机制;萃取过程为放热过程,低温条件下有利于萃取反应的进行;P204/正辛醇复配萃取剂对实际制药废水中的金刚烷胺也具有很高的萃取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