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5篇
  免费   637篇
  国内免费   1569篇
安全科学   756篇
废物处理   140篇
环保管理   440篇
综合类   3597篇
基础理论   767篇
污染及防治   506篇
评价与监测   297篇
社会与环境   345篇
灾害及防治   20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81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Rheological tests for raw and conditioned activated sludge(AS) or anaerobic digested sludge(ADS) show that power-law relationships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evolution of several rheological parameters,i.e.,limiting viscosity(η∞),yield stress(τy),cohesion energy of the sludge network(Ec),and storage modulus(G’),with total suspended solid(TSS) content in raw and conditioned sludge.A gel-like structure that behaves similar to weak-link flocs/aggregates was observed in AS and ADS.As derived from the double-logarithmic plots of G’-TSS content,the mass fractal dimensions of the raw and conditioned AS or ADS flocs/aggregates were 2.70 and 2.53 or 2.85 and 2.79,respectively.The rheological tests also indicate that both polymer conditioning and increased TSS content led to improved elastic behavior,cohesion energy,and yield stress of the sludge network,as well as expanded the corresponding linear viscoelastic range.The porosity of AS or ADS flocs/aggregates will be improved by polymer conditioning.  相似文献   
202.
The 360 feed and manur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50 animal farms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nd analyzed for heavy metals. Concentrations of Zn and Cu in animal feeds were 15.9-2041.8 and undetected-392.1 mg/kg respectively, while Hg, As, Pb, Cd, and Cr in all feeds were below 10 mg/kg. Concentrations of Cu, Zn, and Cr in animal manures were 8.4-1726, 39.5-11379, and 1.0-1602 mg/kg respectively, while As, Cd, Hg, and Pb were 〈 10 mg/kg. The concentration of Cu, Zn, As and Cr in animal feed and manur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p 〈 0.001), but the Cd, Hg, and Pb were not statistically correlated between the feed and the manure. Concentrations of Cu and Zn were highest in pig feed and manure, followed by poultry and dairy feeds and manures. During 1990- 2008, Cu, Zn, As, Cr, Cd contents increased by 771%, 410%, 420%, 220%, and 63% in pig manure, 212%, 95%, 200%, 791%, and -63% in dairy manure, and 181%, 197%, 1500%, 261, and 196% in poultry manure. Most of the increases occurred from 2002 to 2008, which reflects the extensive use of feed additives after 2002. In contrast, Pb and Hg in manures continuously decreased from 1990 to 2008.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eavy metal contents in animal manure have been greatly increased over 18 years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manures to soil should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03.
以同时含La(Ⅲ)和B(iⅢ)的双金属配合物BiLa(dtpa)(NO3).3.5H2O为前驱体,通过500℃的热分解制得铋-镧复合氧化物Bi0.775La0.225O1.5,并利用XRD、SEM和UV-Vis漫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灼烧时间对样品的结构及光吸收特性的影响。以甲基橙模拟废水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研究不同灼烧时间对铋-镧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分解所得铋-镧复合氧化物样品呈疏松多孔结构,对光具有较宽的吸收范围,在紫外光区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灼烧时间影响样品的粒径和形貌以及光催化效果,在20 mg/L甲基橙溶液中添加灼烧1 h和4 h所得的催化剂样品1 g/L,光照4 h后甲基橙褪色率分别达95%和91%。  相似文献   
204.
SPE-UFLC-MS/MS法测定制药废水中四环素类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建立了利用固相萃取-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UFLC-MS/MS)测定制药废水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残留的方法。水样经(30%硫酸锌+20%亚铁氰化钾)溶液作为沉淀剂沉淀蛋白质后,上清液采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以(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Agilent ZORBAX SB C18柱分离后,在串联质谱ES(I+)模式下进行MRM检测。该方法四环素类抗生素检出限(S/N=3时)0.02μg/L,3种目标物在0.010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在0.998 2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在0.998 20.999 8之间。在0.20、0.40和0.60μg/L添加水平,各组分的回收率在80.8%0.999 8之间。在0.20、0.40和0.60μg/L添加水平,各组分的回收率在80.8%97.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5.31%97.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5.31%9.92%之间。该方法可满足制药废水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5.
富营养化湖泊中微囊藻毒素及其控制去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藻水华是湖泊水体中产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微囊藻毒素作为富营养化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报道。我国淡水水体受微囊藻毒素污染的程度已经相当严重,尤其是饮用水水源的污染,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当前急需确认藻类毒素对我国水环境影响的程度,研究蓝藻水华产毒的生态条件及控制去除途径,探索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治对策,目前关于微囊藻毒素的健康效应的研究多是从饮用水角度出发,今后的研究可收集详细的数据以建立危险性评估模型,并评价各种降低微囊藻毒素危险性措施的效果。文章就微囊藻毒素的产生、性质与结构、对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微囊藻毒素在水处理过程中的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6.
以人工模拟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氯苯、对氯甲苯2种废水对其进行污灌,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对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并加以对比,总结出污灌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异规律.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污水处理,污水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影响一部分的土壤颗粒的结合状态,但并未改变土壤质地的类别;实验用来污灌的污水中不合有一般综合性污水中所含有的钠盐、镁盐等,同时又存在着土壤的淋溶作用,使得污灌前后土壤中的水溶性盐的含量是减少的;污水处理前后土壤的pH值是先减小再增大的,但均属于弱碱性;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正好与pH值的变化特征相反,呈现出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只是2组平行实验的增大或减小的幅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207.
随着锂电池的广泛使用,废弃锂电池中所含的钴元素以离子形式开始进入地下水中。文章以吸附水中钴离子为研究内容。系统研究了吸附时间、溶液浓度、温度以及pH值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蒙脱石对钴离子的平衡吸附时间约为1 h;在303 K下蒙脱石对钴离子的最大吸附量约为30.77 mg/g,且吸附方程可以用Langmuir模型进行良好的拟合;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最佳pH环境为弱酸性。  相似文献   
208.
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主要恶臭污染物NH3、H2S、臭气浓度,以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采用该填埋场自筹建至今近十年的历史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垃圾填埋场随填埋年龄增长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209.
野外调查人员在进行崩塌落石灾害的风险分析和评价时,由于没有科学的判别依据,往往只能根据以往经验主观加以判断。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崩塌落石冲击力的计算方法,并运用LS-DYNA显式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崩塌落石冲击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某些因素对埋地管道安全的影响规律,得出一些具有实用性的曲线或公式,可供评价实际问题时查询应用,以为埋地管道的安全运营及崩塌落石的防护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10.
通过对川气东送管道地质灾害特征进行调查,基于ArcGIS进行了川气东送输气管道(川渝—鄂西段)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管理与评价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基于.NET平台,采用C#+ArcGIS Server的开发模式,并基于B/S的WebGIS的服务和方法,可实现管道及其周边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的快速查询、图形显示、分析统计、风险评价等功能,将有助于对管道沿线地质灾害进行管理、抢险维修决策及预警指挥工作,也有助于地质灾害信息的发布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