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92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74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713篇
基础理论   18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18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51.
2008年国家颁布了新的《水污染防治法》,但是国家的法律往往是对全国主要水污染问题的总体规定,地方的具体问题还需相应的地方法规予以保障。针对北京市水污染防治的主要问题,《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在完善管理体制、明确政府部门职责、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等方面细化了国家法律的相关条款,在污泥处理处置、污水资源化等方面填补了法律空白,体现了地方立法的创新,对其他地方政府的立法工作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2.
以大兴安岭地区呼玛金矿含银氧化矿为原材料,探讨了碘化提金的工艺条件,并对碘的再生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常温条件下当浸出时间为3 h,液固比为5:1,碘含量达到0.8%,pH值在6~8的范围内时,可以得到较理想的浸金率,此时金的浸出率可达到90%以上。为了降低碘化提金的应用成本,采用锌置换金的方法使碘回收,结果显示,当锌粉的加入量为1 g,置换时间为1 h时,置换率最高,碘可以高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53.
乳状液膜法处理含氨基J酸工业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乳状液膜分离技术处理含氨基J酸工业废水,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流动载体种类、内相NaOH的浓度和外相酸度等因素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LMA-1(3g/100ml煤油)、TOA(2ml/100ml煤油)和10%NaOH的液膜时,分离效率可达60%以上;油相多次重复使用时,其分离效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54.
缺氧-好氧生物膜法脱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防止氮污染对水体造成的危害,我国对氨氮排放实行严格的控制。采用缺氧-好氧淹没式生物膜脱氮方法研究其处理效果与工艺参数,并着重研究氮负荷和碳源对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微生物在膜上的分布特性及其对底质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缺氧段(A段)停留时间为7.3h,好氧段(0段)为15.7h好氧段容积负荷:COD0.36kg/m3·d,NH3-N0.35kg/m3·d;缺氧段硝态氮负荷0.65kg/m3·d,COD负荷1.7kg/m3·d。这一水处理技术工艺稳定,NH3-N与NOx-N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而且生物活性强,分布较均匀,是目前控制氮污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5.
土壤相对表观极性及其对有机污染物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干土壤做气相色谱固定相,用测定气相色谱固定液相对极性的方法,测定了广州、四川云阳、太原、乌鲁木齐等地区的6种土壤相对表观极性(SRP),及其基本性质。结果表明:SRP(y)与土壤有机质含量(x1)、[O+N]含量(x2)呈正相关,与粘粒(<0.01mm)含量(x3)呈负相关,其关系式为y=54.2705+17.7698x1+0.1834x2-0.2014x3,相关系数γ分别为0.9980、0.9463、-0.8792(n=6,p<0.05);随着SRP值的增加,萘和硝基苯的有机质吸附系数K(om)下降。  相似文献   
156.
腐植酸氯化过程中氯仿生成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研究用氯消毒饮用水过程中产生氯仿等致癌性副产物,进行了采用低分子量腐植酸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氯仿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次氯钠浓度,pH和温度一定的条件,氯仿产量随腐植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加,pH在7.3-9内,氯仿生成速度最快,pH大于9时,氯仿生成速率随pH的升高而下降,氯仿生成量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腐植酸氯化成氯仿的反应活化能国51.8KJ,因此设法降低原水中腐植酸含量量降低氯仿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7.
外加气体对等离子体降解CF2ClBr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等离子体处理难降解大气污染是近国内外产活跃的领域,选用化学方法难解的CF2ClBr为对象,研究了He,N2,O2及空气对等离子体降解CF2ClBr的影响,实现了CF2ClBr的常压降解,外加气体为He,N2时CF2ClBr的降解情况与纯CF2ClBr的降解基本相同,外加气体为O2,空气时的主要降解产物为CF2O,Br2,Cl2,外加气体对降糖的影响大小He〈N2〈O2空气。  相似文献   
158.
针对当前乳化液膜法中关键步骤—破乳进行了实验性研究。对于煤油—LMA-1—NaOH膜体系,研究了化学法和交流低电压电破乳的可行性,重点研究了电破乳的方法及温度、液膜体系及电场强度对破乳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本实验的膜体系,化学法破乳效果不佳,而低电压破乳效果较好,破乳后的LMA-1油相可重复使用,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9.
王淑惠  刘正超 《环境化学》1999,18(3):216-220
在利用介质阻挡放电对污染物质CF2ClBr进行等离子体降解产物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等离子体系中的电子密度。采用动态反应装置,以平行板电极法直接测量。在CF2ClBr的压力为2kPa时,得出该实验条件下的电子密度约为5.0×10^13/m^3。  相似文献   
160.
●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ndwater Cd and UCL. ● The study covered 211 UCL and soc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from nine groundwater samples. ● We foun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groundwater Cd and UCL. ● Smoking status and education level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ed UCL. Cadmium (Cd)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owing to its persistent toxicity and non-degradability. Cd in the human body is mainly absorbed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s usually assessed using urinary Cd. Hunan Province is the heartland of the Chinese non-ferrous mining area, where several serious Cd pollution events have occurred, including high levels of Cd in the urine of residents. However,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high urinary Cd levels (UCLs) in nearby residents remain unclear. Therefore, 211 nearby residents’ UCL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c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rom nine groundwater samples in this area were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models. Groundwater Cd concentration ranged from 0.02 to 1.15 μg/L, aligning with class III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the range of UCL of nearby residents was 0.37–36.60 μg/L, exceeding the national guideline of 0–2.5 μg/L. Groundwater Cd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UCL (P < 0.001,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95 % CI = 9.68, R2 = 0.06). In addition, soc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moking status and education level, also affect UCL. All results indicate that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abatement of groundwater Cd pollution.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ndwater Cd and UCL us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exposure data. These findings provide essential bases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reduce Cd exposure in regions where the heavy metal industry is globally preval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