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84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487篇
基础理论   197篇
污染及防治   267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可模仿或拮抗天然激素与核受体结合,干扰核受体的同源或异源二聚,进而通过共调节因子的招募调控转录活性,最终引起内分泌干扰效应.目前研究主要针对EDCs与核受体的结合过程,忽视了其对核受体二聚化过程的影响,而该过程的阻断可直接导致转录失活.EDCs对于不同核受体二聚化的影响不同,只有激动剂EDCs能够促进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同源二聚化,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在与具有激动或拮抗活性的EDCs结合后都可诱导ER二聚体的形成,但二聚化类型不同.通过检索ToxCast和Tox21数据库发现多达227种EDCs可以诱导ER二聚化,相比于ERα-ERα同源二聚体(6.09% ~7.38%的活性率),EDCs更易诱导ERα-ERβ异源二聚体(11.25% ~12.22%的活性率)和ERβ-ERβ同源二聚体(10.02% ~11.69%的活性率).EDCs也能够差异性诱导其他核受体如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与维甲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形成的异源二聚体,不同类型的二聚体对于研究EDCs转录活性的生理学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报告的参考化学品研究发现,相比于配受体结合活性,二聚活性与转录活性之间有着更好的相关关系.本文从EDCs介导的核受体二聚化转录机制、二聚化与转录活性间的关系以及二聚化研究方法三方面,总结EDCs对核受体二聚化的影响,以期为深入理解EDCs的分子作用机制,推进化合物的内分泌干扰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 -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two kinds of waste oil shale ash (OSA) as partial replacements of conventional mineral filler for evaluating...  相似文献   
993.
Han  Jingwen  Hu  Lin  He  Leqing  Ji  Kang  Liu  Yaqing  Chen  Can  Luo  Xiaomei  Tan  Ni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0,27(30):37313-37323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uranium (VI)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tri-amidoxime modified marine fungus material (ZZF51-GPTS-EDA-AM/ZGEA)...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An ‘I see you’ (ISY) prey–predator signal can co-evolve when such a signal benefits both prey and predator. The prey benefits if, by producing the signal, the predator is likely to break off an attack. The predator benefits if it is informed by the signal that the prey is aware of its presence and can break off what is likely to be an unsuccessful and potentially costly hunt. Because the signal and response co-evolve in two species, the behaviour underlying an ISY signal is expected to have a strong genetic component and cannot be entirely learned. An example of an ISY signal is the ‘shimmering’ behaviour performed by Asian hive bee workers in the presence of their predator Vespa velutina. To test the prediction that bee–hornet signalling is heritable, we let honey bee workers of two species emerge in an incubator so that they had never been exposed to V. velutina. In Apis cerana, the shimmering response developed 48 h post-emergence, was strong after 72 h and increased further over 2 weeks. In contrast, A. mellifera, which has evolved in the absence of Asian hornets, did not produce the shimmering signal. In control tests, A. cerana workers exposed to a non-threatening butterfly did not respond with the shimmering signal.  相似文献   
998.
预氧化技术是随着油田污水处理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预氧化的目的就是把二价铁离子转化为三价铁,并在后期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沉淀出来,从而提高水质稳定性,降低后续处理过程的结垢现象。目前采用的预氧化技术主要有两种:化学预氧化和电化学预氧化。详细介绍预氧化技术,并通过与传统工艺技术的对比总结了预氧化技术的特点;分析了两种预氧化技术的异同;并通过这两种技术在油田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它们的应用水质、运行管理、加药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两种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水质,并对该技术以后的推广应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基于DOC+CDPF后处理技术的公交车实际道路颗粒物排放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对柴油公交车安装氧化催化转化器(DOC)+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DPF)前后的实际道路工况颗粒物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安装DOC+CDPF前后,稳态工况下,颗粒物数量排放(PN)、质量排放(PM)分别在车速为25,30 km/h降幅最大;瞬态工况下,随着加速度的增加,PN、PM排放率降幅逐渐增大;颗粒粒径分布规律不同,安装前呈单峰或双峰分布,而安装后呈三峰分布,粒径124.1 nm左右降幅最大。  相似文献   
1000.
环境监管能力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十一五"以来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面对未来日趋严峻的环保形势,"十二五"期间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需求尤为突出。本文从"十二五"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阶段特点和需求出发,明确以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协调推进、强调集成效应原则的基本思路,研究提出环境监管各领域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