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732篇
安全科学   172篇
废物处理   102篇
环保管理   161篇
综合类   1137篇
基础理论   240篇
污染及防治   531篇
评价与监测   85篇
社会与环境   62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In this study, Mn-doped MgAl-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for efficient removal arsenate from aqueous solution. The...  相似文献   
142.
2016—2017年武汉市城区大气PM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站的在线监测数据,对武汉市城区PM2.5的污染特征及主要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武汉市城区PM2.5质量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季节变化规律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成分SO42-、NO3-和NH4+占总离子质量浓度的82.0%。PM2.5中阴离子相对阳离子较为亏损,颗粒整体呈碱性。夏季气态污染物的氧化程度较高且SO2较NO2氧化程度高。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传输是武汉市PM2.5的一个重要来源,在4个典型重污染阶段,武汉市分别受到局地、东北、西北及西南方向气团传输的影响。PMF模型解析出武汉市PM2.5五大主要来源及平均贡献率:扬尘22.0%、机动车排放27.7%、二次气溶胶21.6%、重油燃烧14.9%和生物质燃烧13.8%。  相似文献   
143.
超声波-H2O2协同作用处理孔雀绿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拴喜  江元汝 《化工环保》2007,27(5):404-408
采用超声波(US)-H2O2协同作用处理含孔雀绿的废水(简称废水);考察了H2O2加入量、US功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废水色度、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对US-H2O2体系降解孔雀绿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US作用下,H2O2加入量对废水色度、COD去除率的影响较大;废水色度、COD去除率均随US功率和反应时问的增加而提高;在US~H2O2体系中,低温对处理废水有利,高温反而不利;US—H2O2处理废水具有协同作用。在废水量为100mL、pH为7.3、反应温度为40℃、H2O2加入量为10mL、US功率为240W、反应时间60min的条件下对废水进行处理,废水COD、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7.5%,98.8%。  相似文献   
144.
结合NDA-150型树脂(简称树脂)选择性吸附和生物降解的优点,对含硝基苯和苯酚的模拟混合废水(简称混合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树脂的选择性吸附,使混合废水中的硝基苯和苯酚分离,随后用高效菌对树脂所吸附的硝基苯进行生物降解,同时实现树脂的再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混合废水的pH,树脂可有效地将混合废水中的硝基苯和苯酚进行选择性吸附分离;树脂对硝基苯的吸附是可逆的;树脂的再生程度受微生物对可利用硝基苯质量浓度的下限(1.2mg/L)限制;吸附-生物再生循环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可有效抵抗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与破坏。  相似文献   
145.
南四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红莉  李国刚  杨帆  高虹  宫正宇  朱晨  连军 《环境科学》2007,28(7):1590-1594
通过对采集于南四湖湖区的沉积物柱状样品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同系物的GC-ECD定量分析测定,并结合210Pb同位素定年分析,重建了南四湖湖区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史.结果表明,样品中OCPs、HCHs、DDTs和PCB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64~17.9、0.66~12.5、0.24~2.99和7.84~42.8 ng·g-1.柱状沉积物的沉积速率为0.330 cm·a-1,平均沉积通量为0.237 g·(cm2·a)-1,所采集的样品沉积时间为1899~2000年.OCPs和PCBs分别在1960和1970年左右出现浓度峰值,随后含量逐渐下降.污染物来源分析表明,HCHs来源于新的工业HCH和林丹2种工业品,HCH和DDT污染主要源于历史上的使用;PCBs主要来自于造纸漂白过程和焚烧炉排放.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除β-HCH、γ-HCH和艾氏剂3种污染物在14~16 cm附近、对应沉积时间为1960年左右测试数据略高于风险水平低值,其余污染物的所有数据均低于风险水平低值.整体而言,南四湖柱状沉积物中的OCPs和PCBs含量属于低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46.
ClO2三相催化氧化处理硝基苯生产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硝基苯(NB)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NB及其衍生物,对生物具有毒性,属难生物降解物质.采用ClO2三相催化氧化工艺对NB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每升废水投加280、350 mg ClO2,废水在活性炭加载含铜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催化剂床层停留56min,NB和色度的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吨废水处理成本约为10.5元.  相似文献   
147.
在污水处理厂实验室,对二沉池出口污水进行了曝气和机械2种方式的混合絮凝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水质,在相同的投药量下,曝气混凝沉淀后的水质明显优于机械混凝沉淀后的水质,各项水质指标的去除率分别提高:BOD5 6%~9%,COD 4%~6%,NH3-N 6%~9%,TP 15%~24%,SS 8%~18%。  相似文献   
148.
上甸子区域本底站大气痕量活性气体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TE公司C系列气体监测仪,于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连续观测SO2,CO,NO-NO2-NOx和O3的浓度.分析了晴天、雨天、霾天和沙尘天气条件下,不同气体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痕量活性气体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浓度及日变化特征,晴天和雨天日变化最小,而霾天日变化最大;(2)风向和风速是影响上甸子气体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夏季降水对SO2和NOx的去除作用较为明显;(3)上甸子O3白天最大值与夜间最小值的比值低于4,远低于城区,不利于光化学污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9.
以浙江近海为例,采用ArcIMS作为电子地图网络发布平台,集成ASP和Report Service技术,同时采用遥感水质反演的方法获取水环境信息,建立了基于WebGIS的近海水环境质量评价系统.本文讨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数据组织和开发流程,初步实现了水质和水产品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价咨询、网络发布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0.
基于GIS的松花江干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黑龙江省内的松花江干流流域作为研究区,从现代灾害风险理论出发,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灾害风险评估数学方法,对松花江干流流域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利用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在空间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暴雨洪涝灾害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脆弱性以及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的分析,确定影响各个县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具体方面.并将因子集成为洪涝灾害风险指数(FDRI),在此基础之上绘制出松花江干流流域的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松花江干流洪涝灾害风险以哈尔滨和佳木斯两市最大,上游洪涝灾害风险大于下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