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4篇
  免费   781篇
  国内免费   1548篇
安全科学   733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331篇
综合类   3631篇
基础理论   592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61篇
评价与监测   212篇
社会与环境   282篇
灾害及防治   22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01.
投饵养鱼对潘家口水库藻类生长影响的围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敏  黄岁樑  杜胜蓝  臧常娟  高峰  林超  罗阳 《生态环境》2010,19(8):1906-1911
设置投饵、投饵单养花鲢(Aristichthisnobilis)、投饵单养鲤鱼(Cyprinuscarpio)、投饵混养花鲢和鲤鱼以及空白对照5个围隔及水库背景水体,研究投饵养鱼对潘家口水库浮游藻类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试验期间水库水体和空白对照围隔中总藻平均密度分别为2.60×10^6L^-1和3.38×10^6L^-1,均以蓝藻和绿藻为主且基本保持稳定状态;投饵能有效促进藻类生长,只投饵围隔中总藻平均密度达到1.17×10^8L^-1,藻种组成向单一鱼腥藻(Anabaena)方向演替;养殖花鲢抑制藻的生长,参照只投饵围隔,抑制率接近80%,绿藻占据极大优势,其中栅藻(Scenedesmussp)、芒锥藻(Errerellabornhemiensisconr)和空星藻(Coelastrumsp)成为优势藻种;投饵养殖鲤鱼也能有效降低藻生物量,总藻平均密度为4.07×10^7L^-1,绿藻占总藻的比例由27%增加到95%,其中空星藻和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Beij)为优势藻种;投饵混养花鲢和鲤鱼围隔中总藻密度稍高于单养花鲢和鲤鱼围隔,为4.37×10^7L^-1,栅藻和鱼腥藻为优势藻种。  相似文献   
802.
丁醚脲农药对3种水生生物的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丁醚脲乳油和悬浮剂2种剂型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质量分数25%丁醚脲乳油对斑马鱼、河虾为高毒,对河蟹为低毒;质量分数50%丁醚脲悬浮剂对斑马鱼为高毒,对河虾为中毒,对河蟹为低毒。在室内毒性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多层次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评价丁醚脲对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中水生生物的风险性。结果表明,质量分数25%丁醚脲乳油对斑马鱼、河虾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对河蟹影响较小;质量分数50%丁醚脲悬浮剂对斑马鱼也具有较高风险,对河虾、河蟹的风险性较低。鉴于丁醚脲对水生生物有较高的风险性,为保护环境有益生物,应当禁止或限制其在稻田中使用。  相似文献   
80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Cd、Pb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寻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减轻重金属污染,以上海市崇明岛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Cd、Pb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合理规划土地功能和提高土壤健康程度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农田、生活用地等受人类活动影响较明显的地区,其土壤酶活性低于湿地、林地、河道旁等人为扰动较少且水分充足的地区;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土壤脲酶对Cd、Pb较敏感;土壤有机质与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Cd、Pb复合污染在低含量(Cd:0~1mg.kg-1;Pb:0~60mg.kg-1)时对土壤酶活性表现为促进作用,而高含量(Cd:0~20mg.kg-1;Pb:0~100mg.kg-1)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04.
天目湖溶解氧变化特征及对内源氮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弄清水库水体溶解氧(DO)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水质的影响,于2006、2007年对天目湖水体DO和其他水质参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表层水体,在非夏季月份,温度增加会导致DO浓度和饱和度降低;而在夏季月份,由于浮游生物的活动,导致表层DO浓度较高,并可能出现过饱和的现象.对于中、底层水体,温度分层是影响DO浓度的关键因素.温跃层存在期间底层出现缺氧现象,温度分层消失时底层又出现复氧现象,致使在1 a之中底层DO存在缺氧-复氧-缺氧交替循环的现象.水库DO浓度对内源氮的释放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大坝取水口附近,由于夏季底层水体缺氧,导致沉积物中氨氮向底层水体释放,并导致同期表层水体氨氮浓度也有所升高.对于疏浚前后水体氨氮的调查分析表明,底泥疏浚可以有效地减少夏季内源氮的释放,从而降低了DO浓度变化对氮释放的影响强度.  相似文献   
805.
探讨了日本青鳉在两种除草剂阿特拉津和百草枯联合暴露下的逐级行为响应,采用水质安全在线生物预警系统(BEWs)记录行为强度数据,分析不同暴露浓度、不同暴露时间日本青鳉的行为响应.10、5、1和0.1TU的暴露浓度下行为反应时间分别为:0.74、7.7、29.4和42.2h,而每个浓度不同配比之间行为反应时间差异明显.结果表明:在两种除草剂的暴露下,日本青鳉的逐级行为响应既受化合物浓度高低的影响,又受暴露时间的影响,而且每个浓度两种药物不同配比暴露下的青鳉鱼的逐级行为响应基本一致,每个浓度不同配比之间行为反应时间差异明显,即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除草剂对日本青鳉的行为毒性是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06.
针对石化行业面源无组织排放VOCs难以准确定量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开路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OP-FTIR)的面源污染源源强反演模型,并进行了现场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监测距离、数据处理周期等都是影响反演模型准确性的重要灵敏度参数。以反演源强QP与实际排放量Q的比值(QP/Q)为量化指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处理,确定了构建反演模型适用的边界条件。当各灵敏度参数稳定于适用边界条件之内时,QP/Q为0.85~0.90。  相似文献   
807.
海积平原区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结合天津市海积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构建了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预测分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迁移规律.采用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渗透系数、孔隙度和弥散度等参数的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模拟评价了地下水氨氮污染抽出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氨氮污染羽在10年内最大迁移距离为648 m,污染面积达到368667 m~2,高浓度氨氮污染羽主要分布于南部浅层潜水含水层.抽出处理方案效果不佳,易导致氨氮污染羽的拖尾和反弹效应.本研究可为海积平原区地下水氨氮污染治理、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08.
分析了江苏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解读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主要涵盖完善政策法规、优化空间格局、提升系统稳定性、构建监测评估体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创新开发利用机制、严格执法监督评估、推动公众参与等8大工作任务,加强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等10大领域政策创新,整体提升全省生态系统质量。  相似文献   
809.
膜法水处理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分离技术,在食品饮料纯水制备领域,近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首先对膜法技术及过滤机理进行了说明,然后通过传统纯水制备工艺与膜法纯水制备工艺比较,表明膜法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制备运行费用,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10.
核电站的用水安全是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根据内陆核电站补给水的水质要求及我国内陆地表水水质,提出了利用两级反渗透技术将水质较差的地表水经过处理作为内陆核电厂一、二回路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的工艺流程设计方案,并在两级RO过程中加入正位移式(液压往复式)能量回收器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