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16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高纯度高铁酸钾,进行了矿井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简单的工艺条件下。高铁酸钾投加量在24mg/L以上时,经处理的矿井水剩余CODcr小于6mg/L;高铁酸钾浓度大于7mg/L时,经处理的矿井水残余的总大肠菌群数小于3个/L,杀灭率可这98%以上;高铁酸钾投加量大于24mg/L,可以使混凝后的矿井水浊度达到5NTU左右。  相似文献   
102.
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水体中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是一类用于阻止和治疗微生物传染性疾病的人用和兽用药物,在人类和动物疾病治疗领域以及水产养殖业有着广泛的用途。近年来,抗生素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不断排入水体并且在水体中持续存在,对水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化学和生物等降解技术引起广泛关注,其中高级氧化技术(AOPs)由于其具有适用范围广、反应速率快、氧化能力强等特点,被成功应用到自然水体和污水中抗生素等多种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基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几种常见AOPs对抗生素的降解过程和机理,对比分析了对抗生素的降解效果,最后展望了AOPs应用于抗生素降解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3.
针对南昌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的现象,为明确造成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的原因,通过对南昌市2018—2020年降雨特征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影响的统计分析,估算了降水对雨污合流制管网污水浓度的影响.考察了合流制管网4个污水提升泵站、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水量,结合水量平衡三角法,核算地下水、河水、雨水的渗入.以及利用倒排查法对源居民小区内/外-污水提升泵站-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沿程采样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①2018—2019年上半年污水处理厂进水COD在降雨后2~5 h进水浓度明显降低;但2019年下半年—2020年这种相关性明显削弱.②污水处理厂日进水COD受泵站的日流量的影响,呈显著负相关.③水量三角平衡定量分析表明地下水、河水混入28%~38%,雨水混入11%~18%.④水质沿程的分析显示小区到某些泵站的浓度明显降低,雨天COD、氨氮浓度分别减少了69.78%、75.21%,晴天COD、氨氮浓度分别降低了66.78%、76.94%,表明相应的小区外-泵站段的市政管网是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降低的关键管段,亟需进一步重点排查和改造.⑤老旧小区排水浓度受天气的影响远比新小区大,雨天分别比晴天减少79.23%、67.87%和54.40%,可能发生了大量雨水混入.  相似文献   
104.
全球跨界水合作的时空结构:领域变迁与尺度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全球性淡水危机加剧、水冲突频发的背景下,跨界水合作成为化解水危机,实现国家间和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用跨界水条约数据,基于网络视角,从全球尺度、区域尺度与国家尺度对跨界水合作的时空结构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1820—2017年全球跨界水合作持续增多,覆盖范围明显扩大,合作领域从边界与水量向联合管理与水质保护转变,合作目的由以规管性为主导向规管性、程序性和原生性并进转变。多边合作与跨界地下水合作是当前全球跨界水合作的发展趋势。(2)同一时期五大洲跨界水合作发展进程与侧重领域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全球跨界水合作网络涵盖的流域与国家日益增多,但其流域覆盖率仍较低。(3)1820—2017年全球跨界水合作网络大致经历了“网络形成—网络扩张—网络分化”三个阶段;欧洲国家间的跨界水合作联系相对较强,亚洲国家在跨界水合作网络中也愈发活跃,区域性与全球性并存是当前跨界水合作网络的重要特征。伴随着亚洲国家日益增长的跨界水合作需求,中国应充分发挥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作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跨界水合作,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跨界水资源合作领域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5.
利用2013—2017年冬季成都市国家环境监测子站PM_(2.5)小时数据,结合MICAPS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成都市2013—2017年冬季空气质量状况、气象条件及近10年大气扩散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发现,2013—2017年成都冬季12月末—1月初易发生持续性重污染事件,2015—2017年冬季持续性重污染事件总天数较2013—2014年有所减少,2013年冬季PM_(2.5)浓度值最高,达到(149.3±72.2)μg·m~(-3),2015年最低((80.7±44.1)μg·m~(-3)),5年内冬季PM_(2.5)浓度值呈波动下降趋势,下降率为9.65%,成都市冬季空气质量状况总体有所改善.2013—2017年成都冬季日降水量清除率表明,大于1 mm的降水对PM_(2.5)有明显清除作用,而弱风和低边界层(加权平均)对PM_(2.5)的累积效应显著,2013和2016年空气质量较差由于累积气象主控导致,2015年空气质量较优是由于清除气象主控.综合PM_(2.5)浓度、边界层高度、地面风速和降水等因子,使用2498个有效样本构建成都地区冬季空气停滞气象条件阈值经验公式,为地面风速小于2.2 m·s~(-1)、边界层高度小于520 m且无有效降水(日降水量1 mm).以2015年冬季大气扩散条件为基准,量化同等扩散条件下减排对PM_(2.5)的影响,结果显示减排有效,但近10年成都地区大气扩散能力有所下降,说明今后大气污染防控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6.
对公海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刻不容缓。介绍了法国公海保护的管理和实践,包括:先进的海洋保护管理机制,法律和政策,与其他国家合作建立了派拉格斯公海保护区等。提出了给我国相关工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7.
某化工生产车间历史上发生甲苯泄漏,造成了现场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采用基于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以分析污染对敏感受体的风险,并确定污染物修复目标值和修复范围。结果表明,风险评估过程模型计算复杂,涉及参数众多,运用可信的风险评估商业软件可以快速模拟各种模式并进行计算,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8.
对BOD5分析方法中计算公式存在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消除计算误差的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10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洪湖流域营养物质输移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峰  于革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A02):127-132,157
选择位于长江中游的洪湖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探讨现代农业条件下流域面源营养盐输移的规律。模拟时段选择为1983~2002年。模拟的边界条件设置为自然地形、土壤、现代农业生产及土地利用方式,其中土壤资料包括营养盐(N和P)、有机质含量、粒径等理化参数。径流量与营养盐输出模拟结果与实测值有较好的吻合程度,可以通过置信度95%的显著性检验。模拟结果显示,现代农业条件下流域营养盐输出,TN和TP浓度变化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体现了区域耕作方式、径流对营养盐输出浓度的影响。模拟时段内营养盐输出浓度呈明显增长趋势,体现了农药化肥的施用对流域营养盐输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餐厨垃圾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流变特征直接关系到搅拌传质和产甲烷效率,而餐厨垃圾的有机物组成差异可能导致其表现出不同的流变特征.本研究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等不同有机组成比例的餐厨垃圾为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单一组分对餐厨垃圾流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S 15%的条件下,淀粉类碳水化合物比例的增加将增大餐厨垃圾的粘度,使屈服应力和宾汉粘度分别呈指数(τB=6.098x0.14)和线性关系(μB=0.795x+0.0971)增长;热加工后的豆制品蛋白质比例增加反而降低餐厨垃圾粘度,使屈服应力和宾汉粘度分别呈线性(τB=6.976x+12.043)降低和指数(μB=0.668e-1.584x)降低的变化趋势;粮油类脂肪因其为牛顿流体特征,其比例的增加不仅降低了餐厨垃圾粘度,屈服应力和宾汉粘度均呈对数降低(τB=8.459lnx+37.184和μB=0.373lnx+1.676)的变化趋势;而蔬菜类纤维素比例的增加将增大餐厨垃圾粘度,屈服应力和宾汉粘度均呈指数关系(τB=4.938e14.138xμB=0.263e11.76x)增加.因此,未来需依据不同有机组分组成差异下餐厨垃圾的不同流变特征变化规律,合理考虑不同组成餐厨垃圾搅拌控制策略和物料含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