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74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273篇
基础理论   101篇
污染及防治   127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三丁基锡对摇蚊幼虫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宋志慧  陈天乙  刘如冰 《环境科学》1998,19(2):87-88,91
研究氯化三丁基锡对摇蚊幼虫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TBT对红德永摇蚊幼虫48hLC50为285.4μg/L,TBT对羽摇蚊幼虫24hLC50为16.6μg/L;10d中,TBT浓度为25μg/L时红德永摇纹幼虫的下唇板出现可观察到的畸变;  相似文献   
612.
对智能控制的适用范围及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特征进行了简单分析。对智能控制的3大主要分支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及专家控制系统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应用的最新动态进行了评论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引入智能控制是一种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有效方法,国内在污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的应用研究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国内的研究及应用还处在发展阶段,应当加强。最后对污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13.
生物修复的新方法——菌根根际生物修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菌根根际生物修复方法 ,讨论了菌根根际生物修复方法的理论依据、机理和优缺点 ,探讨了从引入固氮菌、外源细菌两个方面对菌根根际调控以提高修复效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14.
最近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使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就原《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与新条例作出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15.
将尹祥础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地下水位潮汐资料计算中,从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从理论上论证可以应用地下水位观测资料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并研究出利用地下水位对固体潮响应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的方法。以此方法计算了山东省莒南井(Lu 14井)水位的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分析了1995年苍山52级地震前后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短临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616.
吹扫捕集-色质联机测定水中挥发性硫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吹扫捕集-色质联机测定水中挥发性硫醚,采用外标法,使用SIM模式对甲硫醚、乙硫醚和二甲二硫醚三种成分进行定量,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2、0.05和0.08μg/L,三种物质浓度在0.40~40μg/L范围内,测定结果有良好的线性,一次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9和0.9999。利用该方法对内河等实际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平行性良好,加标回收率在75.2%~88.4%之间。  相似文献   
617.
吴景辉  张戈  王耕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6):1445-1459
通过量化地区间碳排放和SO2排放转移特征,可以较好地了解地区间的碳排放和SO2排放的来源与去向,从而合理地制定各地区的减排与治理方案。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计算2007年和2012年山西省输出和输入的隐含碳和隐含SO2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山西省为隐含碳和隐含SO2排放输出区,输出的地区主要是江苏、河北、浙江和山东等地,输入的地区主要是河北、山东、内蒙古和河南等地。山西省向其他地区转移的隐含碳和隐含SO2排放主要汇聚于金属冶炼及制品业、建筑业和化学工业等。其他地区向山西省转移的隐含碳和隐含SO2排放主要集中于建筑业、采选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等。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关键性整改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618.
619.
天津市2017年移动源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移动源已成为城市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贡献源.已有研究多关注道路移动源(机动车)或非道路移动源(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铁路内燃机车和民航飞机)中单一源类的排放,欠缺对移动源总体排放特征的把握.本研究提出了移动源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的构建方法,据此建立了天津市2017年移动源排放清单,并分析其排放构成与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市移动源CO、VOCs、NOx和PM10的排放量分别为18.30、6.42、14.99和0.84万t.道路移动源是CO和VOCs的主要贡献源,占比分别为85.38%和86.60%.非道路移动源是NOx和PM10的主要贡献源,占比分别为57.32%和66.95%.从时间变化来看,移动源所有污染物排放在2月均为最低,CO和VOCs在10月排放最高,而NOx和PM10则在8月排放最高.节假日(如春节和国庆节等)对移动源排放的时间变化影响显著.从空间分布来看,CO和VOCs排放主要集中于城区和车流量大的公路(高速路和国道)上,NOx和PM10在城区与港区均具有较高排放强度.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差异是由其主要贡献源的空间位置决定的.本研究可为天津市大气污染的精细化管控和空气质量模拟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可为其他地区移动源排放清单的建立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620.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 magnetic field on nitrous oxide(N_2O) emission from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treating low-strength domestic wastewater at low temperature(10℃).After running for 124 days in parallel,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version rate of N_2O for a magnetic field-sequencing batch reactor(MF-SBR) decreased by34.3% compared to that of a conventional SBR(C-SBR).Meanwhile,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for total nitrogen(TN) and ammonia nitrogen(NH4-N) of the MF-SBR were 22.4% and 39.5%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SBR.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revealed that the abundances of AOB(Nitrosomonas),NOB(Nitrospira) and denitrifiers(Zoogloea),which could reduce N_2O to N_2,were promoted significantly in the MF-SBR.Enzyme activities(Nir) and gene abundances(nos Z nir S and nir K) for denitrification in the MF-SBR were also notably higher compared to C-SBR.Our study shows that application of a magnetic field is a useful approach for inhibiting the generation of N_2O and promoting the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by affecting the 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 of sludge in an SBR treating domestic wastewater at low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