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26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提升环境质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和必然要求。基于环境污染和环境吸收两个视角,在综合大气、土壤、水体三大环境要素测算环境污染指数和吸收指数的基础上,结合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的地域差异性,采用SDM模型分析全国及各地区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效应。研究表明:(1)环境质量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地域不平衡问题突出,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2)重工业比重偏高是造成环境质量低的最主要原因;(3)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协调,但人口集聚给环境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中、西部地区“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成为提升环境质量的掣肘。最后,针对不同地区发展特点提出“硬治理”与“软治理”融合的差异化环境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32.
土地利用对石灰岩溶蚀速率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报道,但白云岩溶蚀速率对于土地利用的响应研究却罕见相关报道.因此,探究不同土地利用对白云岩溶蚀速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并可为评估白云岩地区的岩溶碳汇效应积累基础数据.本文以湿润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小流域——贵州施秉黄洲河白云岩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白云岩溶蚀试片对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33.
为有效化解煤炭贸易技术堡垒,科学评估进出口煤炭的环保性,以华北某电厂燃煤为例,探讨了进出口煤炭环保评估体系的构建方法.选取水、大气、土壤三大环境要素为评估对象,构建了系统层、指标层和指数层的3层指标体系,初步研究了各个系统层的评价分值的计算方法及其权重值的确定方法,并根据三大环境要素的总评价分值对煤炭环保等级进行了划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电厂燃煤总评价分值为2.5,环保等级为V级,即煤炭对环境的有害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34.
王琰  陈建文  狄晓艳 《生态环境》2011,(10):1449-1453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方法,设置正常水分(T1,田间持水量的70%~80%)、轻度胁迫(T2,田间持水量的50%~60%)和严重胁迫(T3,田间持水量的30%~40%)3个水分梯度,对6个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种源幼苗(陕西洛南LN,陕西桥山QO,山西灵空山LK,山西芦芽山LY,河北雾灵山WL和辽宁千山QN)的保护酶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T3下,各种源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LK种源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种源,种源LK、WL和LN依靠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来调节细胞渗透势以抵抗干旱胁迫的能力较强;种源QN和QO的SOD活性达到最大,它们通过增加SOD活性来清除O2.-用以抵抗膜脂过氧化的能力较强。整个水分处理过程中,种源LN和LY的POD活性均较高,而QN的POD活性较低,LN和LY通过增加POD活性分解H2O2对细胞破坏的能力较强;各油松种源的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在T3下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5.
针对山东省7大沿海城市港口运输业的发展概况,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全省沿海7个城市港口运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在给出各城市港口运输业竞争力排名的同时,分析各市港口运输业发展的优劣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并对山东省港口运输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6.
鸡粪堆肥有机物演化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卜贵军  于静  邸慧慧  罗世家  周大寨  肖强 《环境科学》2014,35(11):4352-4358
采用离子色谱、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鸡粪堆肥水溶性有机物(DOM)和重金属组成与演化特性,探究了有机物演化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显示,堆肥升温期和高温期有机物降解最为剧烈,产生了大量苹果酸、酒石酸、乙酸和草酸,其浓度分别在2097.55~2155.61、39.24~51.58、12.52~12.90及1.68~2.31 mg·L-1之间;堆肥降温期和二次发酵过程,蛋白类物质降解,腐殖质类物质合成,DOM的腐殖化率和缩合度增大,稳定性增强.堆肥过程中水溶态重金属中Fe的浓度(1.069~7.106 mg·L-1)最高,Al、As、Cr、Cu和Mn的浓度(0.1~1.008mg·L-1)其次,Pb的浓度(0.003~0.02 mg·L-1)最低,随着堆肥的进行水溶态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Al除外),相关性分析显示,水溶态重金属主要结合在腐殖质类物质上,生物可利用性低.分析结果表明,堆肥可通过降低水溶态重金属的含量和将水溶态重金属络合在腐殖质类物质上降低产品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7.
河北省人类活动环境压力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借鉴物质流分析法和排污系数法构建了人类活动环境压力定量核算方法,特别是深化了行业层面物质流分析方法,对河北省经济社会系统在2000—2010年间的物质输入输出进行总体和分行业分析,探讨了河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物质流表征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强度明显增加,环境风险进一步加大;这一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落后产能的数量扩张,与经济增长和环境压力相"脱钩"的循环经济的要求渐行渐远;钢铁、建材、电力三大行业的5个产业部门是工业物质总排放的绝对主体,并且是排放量增速最快、排放效率下降最快的主要部门;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这一时期第三产业及生活领域物质排放量增速最快、影响愈来愈大的部门.  相似文献   
138.
张金萍  赵文君  狄楠 《环境工程》2017,35(2):141-146
为了解住宅室内环境中PM_(10)的污染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且评估源排放强度,采用TSI AM-510型智能防爆粉尘仪对北京市4所住宅室内外的PM_(10)进行现场监测评价。结果显示:在室外PM_(10)浓度较低时,室内污染源会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下降;室内PM_(10)受吸烟、烹饪、通风、室外交通及室外PM_(10)等影响;室内污染严重时I/O比较大;室内外PM_(10)污染呈线性规律的2个住宅室内PM_(10)的源排放均强度约为6.627,7.290 mg/h。  相似文献   
139.
成都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高分辨率的时空分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传统的污染物时空分配方法由于分辨率较低而常无法满足空气质量模拟的需要.本研究根据各污染源的排放特点,确定可用于高分辨率时空分配的识别因子和建立时空分配权重的估算方法,并以成都市为例,建立了2012年成都地区高分辨率时空分配清单.结果表明,根据清单的时空分配结果,成都市的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成都市区、成都周边的工业区(特别是东部城区)及交通流量大的高速路地区,且排放时间大部分集中在冬季和春季.这与实际的污染排放来源及环境空气质量的实际监测结果较为一致.说明本研究提出的高分辨时空分配方法较为合理可靠,可以有效降低传统方法空间分配的偏差和提高分配结果的精度,可满足后续的空气质量模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0.
石油降解菌在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分别以渤海湾油污区采集的水样,油样,水油泥混合样为材料富集分离石油降解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采用GC-MS测定烷烃、环烃、芳香烃等石油烃组分的变化。其中3株菌具有较高石油烃降解能力,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该3株菌均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有99%序列相似性,可初步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3株菌的石油烃降解能力依次为Tust-DM21>Tust-DC12>Tust-DW04,对原油成分的降解效果依次为烷烃>芳香烃>环烃。其中菌株Tust-DM21为一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28℃于富集培养基培养10 d后,对烷烃(C10~C30)的降解率可达98%,对芳香烃和环烃的降解率达88%。研究表明,Tust-DM21菌株对烷烃,环烃,芳香烃都有较强的降解能力,是一株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石油降解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