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8篇 |
免费 | 854篇 |
国内免费 | 32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39篇 |
废物处理 | 46篇 |
环保管理 | 167篇 |
综合类 | 1672篇 |
基础理论 | 349篇 |
污染及防治 | 147篇 |
评价与监测 | 113篇 |
社会与环境 | 85篇 |
灾害及防治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9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190篇 |
2021年 | 193篇 |
2020年 | 198篇 |
2019年 | 124篇 |
2018年 | 167篇 |
2017年 | 144篇 |
2016年 | 132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111篇 |
2013年 | 120篇 |
2012年 | 162篇 |
2011年 | 157篇 |
2010年 | 132篇 |
2009年 | 134篇 |
2008年 | 122篇 |
2007年 | 112篇 |
2006年 | 139篇 |
2005年 | 117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进入新时代,具有“邻避”效应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刚需”和重要支撑,环境“邻避”问题必将是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常态。本文选取南方某省作为典型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邻避”问题总体风险形势平稳可控,防控重点领域仍以传统领域为主,公众诉求反应和抗争表达方式由激烈转变为相对理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矛盾风险问题增多,风险传播快传导性强。本文系统总结出明确组织领导统筹机制、强化联动发挥协作效能、建设项目高标准实施、惠民措施灵活有效、社会力量聚合治理等地方实践经验。建议重点着力防范化解好传统领域风险,常态化推动机制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作用,以环境社会治理共享发展成果,提升环境“邻避”问题系统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22.
基于案例推理和规则推理融合的跑道侵入事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调查员调查跑道侵入事件的效率和准确度,提出智能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想.通过辨析基于案例推理和基于规则推理机制的特点发现,两者的缺点可以借助对方的优点予以弥补.在不破坏2种推理技术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融合.在求解各特征属性权重过程中,利用最优传递矩阵的概念改进层次分析法,使之自然满足一致性要求.算例表明,在跑道侵入事件的调查中,无论属性是枚举型特征、数值型特征还是数值区间型特征,相似度计算的方法都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223.
以壳聚糖(CT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活性炭(C)为基材, Cu(Ⅱ)为印迹离子,制备了CTS/PVP共混印迹球[Cu(Ⅱ)-IICP]和CTS/PVP/C共混印迹球[Cu(Ⅱ)-IICPC].以Cu(Ⅱ)的吸附量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种共混印迹球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CTS/PVP的质量比为6:4,活性炭质量分数为0.6%,Cu(Ⅱ) 模板剂质量分数为0.05%,所制备的两种共混印迹球吸附性能较佳,且对Cu(Ⅱ)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物理吸附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印迹相比印迹材料的比表面积明显增大.FTIR谱图分析,Cu(Ⅱ)模板主要与CTS和PVP中的—NH2和—OH发生了配位作用.XRD谱图分析结果表明,CTS与PVP、C、Cu(Ⅱ)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改变了CTS原有的晶体结构,使其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224.
通过水热法以TiO2为原料合成了钛酸纳米管(TNTs),研究了Cd(Ⅱ)、Zn(Ⅱ)、Cu(Ⅱ)和Cr(Ⅲ)4种重金属在TNTs上的吸附行为,以及TNTs中钠含量对重金属吸附容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TNTs呈均一的管状结构,XRD分析证实TNTs为钛酸钠单斜型晶体且结晶较好.吸附实验表明,pH能显著影响重金属在TNTs上的吸附,最佳初始pH值为56;4种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30 min内即可达到平衡;等温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R20.9995),TNTs对4种重金属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且吸附容量大小顺序为QCd(216.0 mgg-1)QZn(119.3 mgg-1)QCu(114.8 mgg-1)QCr(75.3 mgg-1).各种重金属的吸附量与TNTs中钠含量都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达0.913以上,说明钠离子在TNTs吸附重金属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5.
作为重要的地质吸附剂,土壤/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是环境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主要的汇.由于有机质的结构异质性,疏水性有机污染物一旦进入其中,会被吸附在不同的位点上,反应活性和生态风险进而会发生变化.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在有机质上的吸附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其在环境中的分布,传输及生物有效性.本文就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上吸附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重要有机质组分(腐殖质和碳黑)的结构和吸附作用差异性,重点分析了有机质的微孔特性和官能团对吸附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226.
采集高等植物、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尘样品,利用GC-MS测定正构烷烃,分析了其源成分谱组成和排放特征.结果表明,高等植物、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尘正构烷烃总含量分别为47.78—305.56 μg·g-1、0.35—20.94 μg·g-1和3.87—351.06 μg·m-3.煤烟尘以低碳数(≤n-C20)为主,高等植物以高碳数 (≥n-C25)为主,而机动车尾气尘则介于上述二者之间(n-C20— n-C25);主峰碳对总烷烃浓度贡献率平均为42.99%、14.99%和20.69%,高等植物排放总烷烃中主峰碳贡献率明显高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植物蜡质烷烃组分随环境压力的增大总含量增加;同一纬度地区植物类型是影响平均碳链长度(ACL)的重要因素.家用燃煤排放正构烷烃高于工业排放,但各燃煤灰中烷烃分布特征相似,呈前峰型分布.柴油车尾气尘中总正构烷烃含量是汽油车的90.71倍,天然气尾气尘烷烃排放水平介于二者之间;柴油车尾气以n-C22为主峰碳,呈正态分布,而汽油和天然气车呈后峰型;天然气和柴油车尾气中未分解复杂混合物(UCM)丰度明显高于汽油车.各类源正构烷烃成分谱的建立,可为准确解析环境空气中正构烷烃来源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27.
228.
229.
为比较研究不同制度环境中国家应急组织合作网络(NEOCN)的基本结构特征,以中国的和美国的国家应急组织合作网络(NEOCN)为原型分别构建应急组织合作网络,运用复杂网络模体方法,辨识中美应急组织合作网络的基元同构与异构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同属于应急社会网络系综,中美应急组织合作网络的模体和反模体形式具有同构性;由于事件型和功能型构建机制不一致,中美应急组织合作网络的模体和反模体相对数量具有异构性。对应急组织合作系统的优化,需要兼顾应急网络模体内涵同一性和应急网络构建机制差异性,自下而上设置适应性的网络基元结构。 相似文献
230.
王东姜聚宇韩新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28(10):118-123
为研究巷道围岩破裂区的破坏形式及破坏范围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以弹塑性力学中的圆孔应力解为理论基础,利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研究圆形巷道围岩破裂发展过程;提出巷道围岩子破裂区的概念,推导出子破裂区破裂的判定准则,并给出子破裂区外边界径向应力的计算式及子破裂区半径的计算方法;以相邻子破裂区半径相等作为破裂区不再发展破坏的判据,推导出破裂区的最大半径及最大径向应力求解方程组;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静水压力场中均质圆形巷道围岩破裂是以圆环形式逐渐发展的动态过程,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得出的破裂区半径相吻合,计算结果可以对地下工程优化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