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422篇
安全科学   171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853篇
基础理论   132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54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31.
HYDRUS-1D模型对河套灌区不同灌施情景下氮素迁移的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取河套灌区五原建丰的典型土壤,应用HYDBUS-1D 模型对不同灌溉强度、不同表施浓度以及将表施改为灌施3类情景下土壤氮元素的迁移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了灌溉和施肥对河套灌区典型区域土壤氮元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强度小于0.10 cm·h-1时,铵态氮与硝态氨累积流出通量变化极为缓慢;强度大于 0.14 cm·h-1时,累积流出通量急剧攀升,表明氮元素大量向土层深层流失.铵态氮表施浓度的变化对氮素的迁移几乎没有影响.保持相同的施肥量,灌施情景对铵态氮迁移几乎无影响,但表施换为灌施后硝态氮下渗浓度增加47%,更易于向深层渗漏.  相似文献   
832.
四氯化碳浓度对其自身厌氧生物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饱和(含APL与DNAPL两相)与非饱和(只含APL一相)四氯化碳污染中,初始浓度对其自身生物降解的影响及其对微生物的影响。富集培养的高效降解菌是从污染源区土壤钻孔中筛选到的。研究表明,在实验浓度(v/v)范围内,随初始浓度升高,四氯化碳降解效率降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增加。>0.1%~0.2%的四氯化碳(APL与DNAPL两相)对微生物生长有明显的抑制延滞作用。该降解菌群对<0.005(%APL)的四氯化碳污染降解效率很高;经驯化后,能降解初始浓度更高的四氯化碳污染。在降解产物中检测到氯仿,分离纯化的降解菌初步鉴定为链状杆菌、革兰氏阳性。  相似文献   
833.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抗解问题与有限理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即"双评价")被视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科学基础和约束条件。通过分析和总结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开展的"双评价"工作,发现"双评价"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仍然存在对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科学机理认识不足、评价技术方法不完善、应用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未来需要面向生态文明理念下国土空间规划的现实需求,完善"双评价"的科学逻辑、技术逻辑和应用逻辑,提升"双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应认识到国土空间规划本质上是个抗解问题,"双评价"只能发挥有限理性作用,应重视通过沟通交流、公众参与等方式应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具体问题,避免陷入技术决定论的误区。  相似文献   
834.
改进二重源解析技术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改进二重源解析技术的计算步骤进行了介绍,并对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成分谱的建立、解析参数的范围以及独立源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835.
郑州市PM2.5化学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飞  姜楠  段时光  孙有昌  郝祺  张瑞芹 《环境科学》2020,41(11):4813-4824
为了解析郑州市PM2.5的污染特征和来源,同时为了研究不同季节以及市区和市郊之间的差异,本研究于2018年四季在郑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市区)和郑州大学(市郊)点位共计采集环境PM2.5有效样品1 284个.通过离子色谱仪、碳分析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别测试得到9种无机水溶性离子、两种碳组分和27种元素浓度,分析了郑州市城郊PM2.5中化学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使用富集因子法、地累积指数法、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后向轨迹法和潜在源贡献因子法,研究了郑州市城郊不同季节PM2.5的来源差异.结果表明,市区和市郊点位年平均PM2.5浓度达到(59.7±24.0)μg·m-3和(74.7±13.5)μg·m-3,郊区点位(除冬季外)季节平均浓度均高于市区点位,季节均值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变化.市郊春季受地壳物质的影响较大,夏秋两季全部组分浓度均高于市区;冬季市区受燃煤源和机动车源影响更大.Cu、 As、 Zn、 Pb和S...  相似文献   
836.
剩余污泥焚烧灰分磷回收及其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焚烧渐渐成为剩余污泥终极处理、处置方式,而焚烧产生的污泥灰分中又包括了污水中绝大部分(>90%)的磷.因此,从焚烧灰分中回收磷也为污水磷回收提供了最佳位点.从污泥灰分中回收磷已存在一些适用技术,但灰分中重金属含量对工艺选择有重要影响,这可能会限制灰分直接用作农作物肥料的可行性与价值.因此,磷提取并纯化是灰分磷回收的重要技术步骤,同时也需兼顾工艺经济成本与环境影响.为此,本文从磷提取与磷纯化角度总结了目前灰分磷回收技术的国际研发进展,涵盖生物法、湿式化学法和热化学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在技术经济、环境影响及适用灰分方面的差别.生物法行之有效、环境影响小,但完成磷回收时间漫长;湿式化学法研发、应用最为广泛,但对环境影响较大;与污泥焚烧统筹合建可使热化学法更具经济性.然而,3类不同技术工艺并不具有相互替代性,需根据灰分成分进行合理选择.此外,前端污水处理以及中端污泥前处理也应与末端灰分磷回收相结合,尽量避免过多化学药剂投加带来的污泥灰分金属含量增加.污泥单独焚烧亦是决定灰分磷回收效率的关键.欧洲政策已明显支持污泥焚烧并从灰分中回收磷,政策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837.
农村环境监测的布点原则与指标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农村环境污染特征分析,结合试点村庄的现场调研,确定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点位布设原则,并以267个村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为基础,结合城市现有监测指标,对农村环境质量的监测指标进行了优化,为构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38.
研究了城市地铁产生的二次辐射噪声测量现状及评价方法,依据现行地铁二次辐射噪声监测相关标准,对城市地铁产生的二次辐射噪声进行测量,将JGJ/T 170—2009、GB 50118—2010和GB/T 50355—2018中规定的限值与地铁二次辐射噪声的特征频谱、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噪声限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行标准限值在执行中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需要根据实测数据重新分析评价标准的适用性、准确性和合理性。结合当前噪声管理的社会需求,提出了声级增量和特征频谱增量的概念,并将分析结果与现行标准值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声级增量和特征频谱增量能更好地反映二次辐射噪声的影响,对于地铁二次辐射噪声标准的制修订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39.
郝影  张朋  高峰  白煜 《中国环境监测》2022,38(3):199-206
在调研国外光污染管理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光污染管理政策现状,参照现行监测技术规范,开展LED广告屏光污染测量和标准限值比较。测量结果表明:中国城市LED广告屏屏幕亮度超标严重,除了亮度外,亮度变化幅度是影响周围光环境舒适度的重要因素,白色等明亮颜色是导致居民区照度升高的重要色调。标准限值比较发现,为更好地保护光环境,应严格限制LED广告屏亮度排放值,推荐采用亮度最大值作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40.
为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室内振动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对轨道交通沿线建筑物一层室内环境进行振动测量,将监测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并与国内标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1988)中的限值评价室内振动,即使最大Z振级测量结果达标,居民的主观烦恼度依然较高;室内振动的1/3倍频程模式下,频谱主峰对应频率并不固定,一般为40、50、63、80 Hz;车辆运行高峰段和平峰段对居民室内振动频谱的谱型没有改变,载重大和车次密的高峰段不会带来振级总量和各分频量值的显著增加;近轨和远轨产生室内振动,其特征频谱谱型相同,量值上近轨大,远轨小;采用振级增量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城市轨道交通对居民室内的振动影响。国内标准比较发现:各标准振动频谱考察范围不一致,测量指标和测量方法多样,评价结果也不一致,因此亟须修订相关标准,统一评价量,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防治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