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鄱阳湖湿地土壤酶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淡水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活性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变化,以鄱阳湖区内典型的苔草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剖面深度为1 m共5层(0~20、>20~40、>40~60、>60~80、>80~100 cm)的土壤,对土壤酶[Bglu(β-葡萄糖苷酶)、NAG(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Bxyl(β-木糖苷酶)、Phos(酸性磷酸酶)、Phox(酚氧化酶)、Pero(过氧化物酶)]活性、w(MBC)(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w(MBN)(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代表微生物功能活性的土壤酶和w(MBC)、w(MBN)均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表层(0~20 cm)土壤中的酶活性和w(MBC)、w(MBN)均显著高于深层土壤.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土壤酶活性随着剖面深度的变化规律不一,但总体酶活性在土壤深度为>40~60 cm时达到稳定,并且仍都具有较高活性;表层土壤中w(MBC)为65.58~161.90 mg/kg,w(MBN)为7.39~16.28 mg/kg,二者占所研究剖面土壤总微生物碳氮含量的51%~69%.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微生物功能特性与有机质AFDM(去灰分干重)、w(TOC)、w(TN)、含水量及pH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土壤w(TOC)、w(TN)是影响鄱阳湖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最主要因素.研究显示,土壤深度对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特性及土壤性质具有显著影响,表层土壤中微生物功能活性最高,但湿地深层土壤中仍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由微生物参与的代谢活动仍然活跃,深层土壤微生物功能特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2.
喷雾降尘效率及喷雾参数匹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压力型雾化喷嘴沉降煤矿粉尘简单实用。为了更好地利用喷雾技术高效沉降作业场所的粉尘,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得到水雾粒度与水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进一步得到喷雾降尘效率与水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在煤矿井下进行试验验证。从而得出高效沉降粉尘应该用小口径喷嘴和较高的喷雾压力,但应限制在10MPa以下,超过该限值,降尘率提高甚微。2MPa以下的喷雾压力,降尘效率超不过50%,对水资源是一种浪费。当限定喷雾系统的水量消耗时,应采取减小喷嘴口径或减少喷嘴数量的方法获得较高的喷雾压力,从而获得较高的降尘效率。  相似文献   
83.
本文结合我国焦炉的发展方向及国家产业政策,从焦炉烟尘环境污染危害及其产生特点出发,介绍了我国焦炉烟尘的控制现状以及炼焦散烟、装煤和拦焦等主要产尘环节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和治理技术。最后明确指出,现有的控制手段完全可以解决焦炉烟尘的污染问题,实施的关键是国家对焦炭行业的环保监管是否到位。  相似文献   
84.
用GFA建立苯衍生物对发光菌毒性的QSAR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Accelrys公司Material Studio4.0软件计算100个苯衍生物发光菌EC50样本不同类型的分子描述符,并用其中的GFA模块对筛选后的描述符建立了QSAR预测模型。训练集所得的最优的5个模型是同等的,根据r2和r2cv,方程1选为最优模型,其r2=0.933,r2cv=0.929。预测集预测相关系数r2pred为0.70,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85.
基础研究与林火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介绍森林火灾的双重性分析森林火灾的几个典型现象,探讨了如何对森林火灾进行基础研究和模拟实验。并从着火过程,林火行为,阻炎林带的阻火机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基础与林火初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MBR工艺较传统生化水处理工艺有着出水水质好且稳定度高,污泥膨胀现象不会对处理出水水质带来影响,无需污泥沉淀,处理效率高,占地空间少,操作简便等优越条件.但膜污染一直是MBR发展道路上最严重的阻碍,本文以此为主体,将清洁生产理念与之进行有机结合.利用清洁生产的从源头控制、减污增效的思想,在应用MBR处理废水的过程中,减少反应池中可造成膜污染的因子的产生.从而,在清洁生产理念的指引下,为膜污染的防治和减缓带来了新的途径,促进了MBR工艺在水处理和净化领域中的发展,展现了清洁生产理念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减小复合材料结构振动响应。方法以全复合材料翼面为研究对象,结合该翼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带有压电作动器的结构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PID(Proportional,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控制理论设计主动控制律,基于Simulink仿真平台设计控制律程序,通过控制律变参分析得出PID控制各参数的设计规律,基于仿真模型进行主动控制仿真试验。以仿真试验结果为基础,在复合材料翼面上进行振动主动控制地面试验。结果有效地控制了复合材料翼面振动响应,振动响应减小了79.74%,验证了模型和控制律设计的有效性。结论以压电作动器作为控制作动器,通过PID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律,能够有效控制全复合材料翼面振动,使振动减小。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与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净化海水的效果.羧甲基壳聚糖分别与三种常用无机絮凝剂(AlCl3、FeCl3和聚合铝铁)的复合絮凝效果表明,其中FeCl3与羧甲基壳聚糖对海水的复合絮凝效果较好.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羧甲基壳聚糖与FeCl3的复配比例及应用条件,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氯化铁复合絮凝剂具有投加量少,絮凝...  相似文献   
89.
PA66GF25尼龙隔热条材料热氧老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PA66GF25尼龙隔热条材料中分别加入三种抗氧剂体系,通过测定样品热氧老化实验后的拉伸强度值,研究不同抗氧剂体系对PA66GF25尼龙隔热条材料耐老化性能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三种抗氧体系均提高了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尤其是含有碳自由基捕获剂的三元复配体系。同时,对尼龙隔热条材料的静态使用寿命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不含抗氧剂的材料静态使用寿命仅为4.34 a,含三元复配抗氧体系的材料则可高达57.05 a。  相似文献   
90.
在介绍生活事件分析法以及分析该法不足的基础上,从持续影响时间、多事件影响叠加、生活事件统计时间范围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改进,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改进的生活事件分析法的有效性,为铁路管理部门对人因事故的控制及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