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224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2018年-2019年松江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物元分析和聚类分析相融合的评价方法对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物元分析适用于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监测网络,监测点从19个减少到8个,可节省50%的成本.F检验和T检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监测网络能较好地代表原始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充氧压铸工艺的特点和工艺参数,综述了充氧压铸工艺的应用概况。随着汽车工业对高质量铸件的需求日益增加,这种新的压铸工艺正在汽车铝轮毂等铸件生产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3.
李海平  赖思静  杨伟 《地球与环境》2005,33(Z1):477-481
通过对渝黔高速公路K54+500-K54+660路堑边坡工程地质环境、变形破坏机理分析,提出了边坡变形破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边坡的合理整治措施,以期为类似工程的加固处治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4.
根据静电学和流体力学理论,利用CFD软件,对圆柱形电-袋除尘装置中的气流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尘装置的内外圆收尘板间的气流速度呈梯度分布,有利于粉尘颗粒在内外圆收尘板上的沉降,但电场区后端处的气流分布不均匀,不利于过滤收尘。过滤风速与滤袋长度呈正相关,影响滤袋寿命。滤袋下方的集灰区存在漩涡,气流对集灰斗箱体产生了严重的冲刷,导致二次扬尘。  相似文献   
85.
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现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有关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评价的规定,建立了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根据抗震适宜性综合指数的概念,得到了研究区实测钻孔资料的抗震适宜性综合指数,在GIS技术的支持下,生成了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综合指数等值线图,并据此进行了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分区;可为城市的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采用浸渍法将金属负载到活性炭纤维(ACF)上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负载金属改性ACF对模型油(二苯并噻吩-正辛烷)的吸附脱硫效果,对比了不同单金属和复合金属盐改性ACF的脱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g和Zn复合改性的ACF具有最好的脱硫性能;在吸附温度为40℃,吸附时间为2.5 h,油剂质量比为21.5的优化条件下,脱硫率高达97.55%,且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87.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合IPCC的清单方法对中国历年碳排放进行了核算,以区域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对生产我国满足国民经济最终消费的产品(服务)量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量进行了分析,并对碳排放足迹及各部门之间的碳关联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①中国2002年碳排放足迹为176 528.10万t,人均碳足迹为1.374 26t/人,其中大部分源于国内最终使用的排放。②从足迹类型上看,中国属于价值量顺差与碳排放足迹逆差共存型,即碳排放净输入国。贸易额增长对碳排放足迹的增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③制造业、电力、热力行业与农业的排放足迹占到了总排放足迹的80%以上,是对碳排放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部门。④足迹影响力分析显示,电力、热力行业占据了碳排放足迹需求的强势地位;足迹感应力分析表明,国民经济及其相关产业对电力、热力行业和制造业碳排放的拉动力最大。  相似文献   
88.
传统观点认为土壤氮素转化要有微生物的参与,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非生物转化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同样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该途径下N2O产生量甚至超过生物学过程而占主导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生物土壤氮素转化方式,化学反硝化产生途径虽然已经被发现近一个世纪,但在现代生态学研究中通常因研究分散而往往被忽视.鉴于此,对土壤化学反硝化及N2O产生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化学反硝化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提出展望.结果表明:土壤化学反硝化及N2O产生的机制主要包括高价氮还原和羟胺分解两种作用;影响土壤化学反硝化的因素主要包括pH、温度、反应底物浓度、有机质、固相界面及金属离子,如高pH、固相界面和Cu2+的存在均会促进化学反硝化过程;不同形态Fe直接参与化学反硝化生成N2O的途径不同,主要包括Fe2+还原NO2-和NO3-,Fe3+氧化NH2OH.然而,现有研究对于化学反硝化机理的边界划分等问题仍不明确,因此,建议强化羟胺在土壤化学反硝化途径中作用机理的基础性研究,以及多因素综合影响下化学反硝化强度和N2O产生特征方面的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89.
赖敏 《四川环境》2013,(Z1):119-128
新的火电厂大气排放标准的颁布,燃煤电厂汞的排放正式纳入控制标准。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煤中汞含量及分布、燃煤电厂汞排放的特征、目前国内外燃煤汞排放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控制发展状况,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燃煤电厂汞控制技术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
为降低韶关市大宝山酸性矿山废水(AMD)的处理成本,采用氧化还原-分步沉淀法对矿山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将石灰石分多次投入经过还原处理的废水中,在反应时间为45 min、转速为250 r·min−1、废水pH为5时,可从AMD中回收高品质石膏;继续用NaOH溶液调节废水pH至5.5,控制曝气量为4 mg·L−1,曝气时间为45 min,通过氧化沉淀法和铁氧体法可分步回收废水中的Fe2+/3+,再向废水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pH至9.5,可沉淀回收废水中的Zn2+、Cu2+;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各金属离子均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该工艺处理1 t废水,可回收石膏5.4 kg(纯度85.72%),铁渣1.53 kg(w(Fe)=35.4%)、锌铜渣1.4 kg(w(Zn)=10.89%、w(Cu)=0.1%);废水中Fe2+/3+、Zn2+、Cu2+回收率分别为84.3%、71.2%、46.2%,废水处理的药剂成本为4.1元·t−1,废水产生可回收资源产品收入为3.8 元·t−1。该工艺可从AMD中回收高品质石膏并分步回收废水中的金属,有效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回收废水中的资源,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并为AMD资源化处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