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1篇
  免费   491篇
  国内免费   1977篇
安全科学   479篇
废物处理   303篇
环保管理   461篇
综合类   3474篇
基础理论   880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549篇
评价与监测   306篇
社会与环境   282篇
灾害及防治   25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560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旨在对溶藻细菌筛选方法的摸索.从辽宁大连周边海域分离的37株海洋细菌中,尝试用试管法筛选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具有溶藻能力的功能细菌.试管法即首先在试管中进行藻菌共培养,待初步筛选出合适菌株后,再用三角瓶来验证初筛结果.结果显示:试管初筛选出的5株溶藻菌株,同样在三角瓶中显示了它们溶藻能力,证明试管法用于筛选溶藻细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3.
渤海赤潮的历史、现状及其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渤海赤潮发生的历史、现状与特点,并且较详实地阐明了渤海赤潮的时空特征与变化趋势,赤潮优势种类与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重点发生赤潮的海域为:渤海湾、莱州湾、辽东湾两部海域、辽东湾中部海域和营口鲅鱼圈附近海域;重点发生时间段为:每年的6~8月;主要的优势种类为:夜光藻、球形棕囊藻、叉角藻、红色中缢虫、中肋骨条藻等.2000年到2006年共记录到赤潮80次,累计赤潮面积约19 800 km2,年平均发生赤潮次数和面积分别是90年代年均值的4.2倍和1.6倍;而且近年来渤海赤潮的发生特点明显呈现出时间段延长、次数和面积增加、分布空间扩大、优势种类增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对安徽测震台网的系统构成、子台分布、地震设备情况、传输信道、台网的技术系统功能进行了介绍。安徽测震台网部的建成,使得地震监控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在安徽省地震应急中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分析佳木斯市粉煤灰的产生量和主要用途,探讨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方法及原理,从而解决佳木斯市粉煤灰对环境的影响,变废为宝,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的是解决建筑的填埋造成土地的不可复耕,破坏生态和粉煤灰的填埋产生的渗滤液对地下水的威胁.使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可以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阐述在佳木斯市投资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6.
徐闻珊瑚礁保护区海水中多环芳烃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8月,对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采用固相萃取,GC-MS检测,分析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单体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海域海水中16种PAHs的总平均含量为87.06±90.62 ng·L^-1,变化范围为43.31~435.64 ng·L^-1,与世界其它一些近岸海区海水中的PAHs含量相比污染较为严重。A1站位的PAHs含量偏高,主要来源于陆地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渔船油污。PAHs含量的增多对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影响,最终将影响到人类的自身健康。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考察物质结构对难生物降解芳香化合物电催化氧化的影响,实验研究了典型的酚类和胺类芳香污染物的电化学氧化降解。结果表明:电催化氧化技术可有效处理水中的芳香化合物,苯环上取代基对有机物的电催化降解活性有很大影响,带有供电子取代基团的芳香化合物的电催化降解速率比带有吸电子取代基团的芳香化合物的电催化降解速率快。处理2 h,苯酚、苯胺和甲苯胺接近完全去除,对氯苯酚和对氯苯胺的去除率超过90%,对硝基苯酚和2,4-二氯酚的去除率也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998.
安普霉素生产废水是一种抗生素类废水,内含多种难降解的生物毒性物质,处理难度大,经查阅国内外抗生素类废水处理技术资料,并进行大量对比试验,确定采用铁碳内电解预处理-厌氧-好氧-气浮处理工艺。应用铁碳内电解法对安普霉素生产废水进行毒性去除及污染物处理,有效地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保证了后续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出水达到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999.
实验研究了腐殖酸钠混合液对钙、镁离子的吸附性能。高温条件下由草炭和NaOH制取的腐殖酸钠混合液,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结果发现:随着混合液用量的增加,其对钙镁离子的去除效率增加。当混合液用量为8ml时,二者的吸附效率均在88%以上,其中对镁离子的去除率可达100%,而且由于钙镁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及类似的化学性质,因此混合液对钙镁离子的去除效果类似,表明腐殖酸钠混合液对钙镁离子具有极好的去除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处理含钙镁离子的污水。  相似文献   
1000.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等特点而成为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先选择,为了进一步优化该工艺的运行控制,通过试验研究了有机负荷、水力停留时间、气水比等因素对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对有机负荷、水力停留时间、气水比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在温度为20℃~25℃时,COD负荷在1-4.5kg/m^3·d之间、气水比在3:1~10:1之间、水力停留时间在30min-60min之间时,COD去除效果良好,平均去除率可达85%。COD负荷、停留时间和气水比对硝化反应影响显著,增加COD负荷对反应器的硝化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反应器需要充分硝化时的进水有机负荷应控制在1.5kgCOD/m^3·d以内较为合适。停留时间在30min-60min、气水比在3:1~10:1范围内变化时,NH4^+-N去除率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