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5篇 |
免费 | 263篇 |
国内免费 | 52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12篇 |
废物处理 | 30篇 |
环保管理 | 100篇 |
综合类 | 1163篇 |
基础理论 | 178篇 |
污染及防治 | 107篇 |
评价与监测 | 84篇 |
社会与环境 | 69篇 |
灾害及防治 | 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21篇 |
2020年 | 145篇 |
2019年 | 92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105篇 |
2016年 | 89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117篇 |
2012年 | 116篇 |
2011年 | 127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102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81篇 |
2006年 | 101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为了分析冬季上甸子本底站气溶胶的变化特征,利用2012—2014年每年1月上甸子本底站的能见度、ρ(PM2.5)、ρ(BC)、ρ(CO)等数据,结合气象资料对上甸子地区气溶胶特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2012—2014年每年1月地面月均风速分别为2.5、2.4和2.4 m/s,RH(相对湿度)分别为45.6%、59.5%和45.8%,ρ(PM2.5)分别为38.6、54.7和45.2 μg/m3,MSE(气溶胶质量散射系数)分别为5.3、5.9和4.9 m2/g. 虽然地面风速基本没有变化,但2013年1月的RH比2012年和2013年1月平均高出30%,并且同期ρ(PM2.5)和MSE也高于2012年和2013年1月. ρ(PM2.5)的增加导致太阳辐射减弱,但对SSA(气溶胶单次反照率)影响不大. 对2013年1月数据分析可知,各种RH区段下,能见度与ρ(PM2.5)均呈负相关,其中在80.0%10 km时,bext和Bext(分别以能见度和大气组分计算的大气消光系数)基本相当,二者在这3年的拟合斜率平均值高达0.99;当能见度<5 km时,2014年1月的bext和Bext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2012年和2013年1月的bext和Bext的R2分别是0.88和0.92. 相似文献
122.
123.
笔者目的在于通过文献凝练,明确风险感知在现代风险评估体系中的重要性,分析风险感知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定量化分析等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心理测量范式和社会认知模型等经典理论方法的研究,梳理总结出适用于风险感知研究的理论模型;同时,对风险感知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化测量并对文化理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情绪因子使得63%的人产生面对风险时的态度波动。其中,愤怒和恐惧是体现最为明显的情绪类型。风险目标因子则直接影响人们对风险等级的判断。文化理论等方法表明,面对风险人们因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不同行为选择并形成4种不同类别的人群。最后得出,风险感知是风险中人群行为决策和风险判断过程的基础,其中情绪因子应为今后相关研究探讨重点。 相似文献
124.
125.
研究基于风险指数RI的选址评价方法,确定评价方法的框架和程序,并将该评价方法用于某拟建LNG储备库的选址.结果表明,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在拟建LNG储备库可能发生的事故中的后果最严重.以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的计算结果为依据,在GIS中对LNG储备库进行缓冲区分析,得到直观显示的事故影响区域和影响对象.计算拟建LNG储备库的选址风险并与可接受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选址的合理性且适当调整周边布局.研究表明,基于风险指数RI的选址评价方法对合理确定重大工程选址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6.
松花江下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1999—2005年对松花江下游江南屯断面及支流梧桐河断面进行了11次底栖动物生态调查.调查期间共发现底栖动物39种,其中水生昆虫21种,软体动物12种,环节动物4种,甲壳动物2种.江南屯与梧桐河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呈现显著差异,在发现的39种底栖动物中,仅有14种于两断面都有分布.分布于江南屯断面的主要底栖动物及其出现率为:纹石蚕100%,箭蜓80%,黑龙江短沟蜷80%,钩虾80%,二尾蜉60%,细蜉60%,灯蛾蜉60%,东北田螺60%.分布于梧桐河断面的主要底栖动物及其出现率为:黑龙江短沟蜷100%,东北田螺100%,扁蛭100%,珍珠蚌60%.从栖息密度来看,梧桐河断面中软体动物密度最大, 优势种为东北田螺,江南屯断面则以水生昆虫占优势.此外,两断面的底栖动物数量在不同年份也存在显著变化.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梧桐河断面多年处于中污染状态,江南屯断面的污染状况在总体上较梧桐河断面轻,这主要是由于梧桐河断面高负荷的耗氧有机物引起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匮乏,从而导致底栖动物的生存条件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127.
太子河流域水库建设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建设所导致的河流水文情势变化是造成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河流水文指标生态学意义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映基流量、断流、高流量及涨退水率等特征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各类指标的计算方法.利用太子河53 a的日流量数据,计算并分析了水库建设前后水文指标的变异,反映水库建设对河流水文情势乃至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太子河流域水库建设改变了河流的基流过程,减少了汛期基流,增加了汛前基流;②增加了辽阳河段断流的频率和历时;③减少了汛期洪水的发生次数,增加了汛后中小型脉冲流频率和历时.太子河水库建设导致了显著的水文变化,具有负面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28.
药物水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泛使用的药物。文章应用水质毒性快速检测仪测定一系列磺胺类药物的发光菌毒性,建立发光菌毒性QSAR模型,从而解决ICE模型的基准物种毒性数据缺失的问题。基于发光菌毒性测试和QSAR、ICE毒性估算方法获得更多毒性数据,初步推导了保护水生生物的磺胺类化合物的水质基准,并为建立更加具有生态统计学意义的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模型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同时,结合国内外水环境中磺胺类药物的暴露水平,对我国磺胺类药物的风险水平做了初步评估,其中磺胺甲恶唑、磺胺嘧啶和磺胺喹恶林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29.
基于安全性能思想的设计方法是石化行业平面布局安全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文章对这种设计方法中目前存在的主要不确定因素——事故场景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指令性规范中各级别平面布局安全设计的依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各级别布局设计中主要的安全考虑和大致的安全间距范围,并对目前安全考虑中存在的模糊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导致其存在的原因主要为"事故场景考虑不同"和"‘相互影响’的含义不同";由此,结合事故伤害理论,对石化行业常见的9种19类常见事故场景的后果分析估算,得到了各事故场景对目标设施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的范围,并以之为依据,分析给出了各级别布局安全设计中适合考虑的事故场景及适当的安全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30.
在AB工艺中,利用A段活性吸附去除重金属从而降低B段污泥中重金属含量,使其达到农用标准(GB4284-84酸性土壤控制标准)。利用小型污水处理实验场,模拟研究了AB工艺A段中重金属的去除情况,对AB运行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探讨,以使A段能有效去除大部分重金属,并尽可能降低有毒有害污泥产量。结果表明:溶解氧质量浓度控制在0.5mg·L-1,污泥质量浓度调节为约500mg·L-1时,Cu2+去除率可达87.6%,Zn2+的去除率为78.7%,Ni2+去除率为51%。当污泥质量浓度在1000~1500mg·L-1时,A段处理后污泥沉降性能好转,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有较好的效果,且不过多截留污水中的有机物。且B段剩余污泥中的Cu2+、Zn2+、Ni2+含量都基本达到酸性土壤污泥农用控制标准。因此,适当控制AB工艺相关参数条件,利用A段活性污泥去除大部分重金属,降低B段产泥中重金属含量,达到农业控制标准是可行的,污泥经处理后进行土地资源化利用可成为我国污泥处置与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