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02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462篇
基础理论   8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三江平原退化湿地和农田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江平原农业开垦导致地表水位和土壤水分下降,原生湿地退化为沼泽化草甸和典型草甸,或者直接转化为水田和旱田.退化湿地与农田土壤养分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种样地类型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水田>沼泽化草甸>旱田>典型草甸,全氮含量差异与有机质含量差异相一致,速效磷含量为水田>旱田>沼泽化草甸>典型草甸.这说明在湿地退化为典型草甸的过程中土壤养分严重下降,水分状况是影响湿地土壤养分下降的关键因素;但是农田土壤养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主要是由于耕作、施肥等非水分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水分条件和人为干扰共同决定了退化湿地和农田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632.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我国群发性职业损害,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对国内近30年文献记载的77个典型职业健康损害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群发性尘肺病主要集中于金属矿山、煤矿行业中小微型用人单位;群发性职业中毒多发生在电池制造、化工、鞋和箱包制造等用人单位。在典型案例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有效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33.
选取了轨道交通车辆用量较多的橡胶典型功能部件折棚式内风挡、外风挡和空气弹簧胶囊用材料,依据最新的业内通用标准EN 45545-2∶2020,同时进行烟毒性和热释放速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现用橡胶典型功能性部件除烟毒性指数(CITG)外,烟密度(Ds)和最大平均热释放速率(MARHE)均无法满足EN 45545-2∶2020防火标准的HL2级要求。面对这一问题,生产厂家应在满足部件功能性的前提下,尽量提高产品的防火性能;同时,为确保部件自身的功能性,标准制定方在制定指标要求时也应适当放宽这些材料的防火阻燃要求。  相似文献   
634.
金属尾矿作水泥混合材活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烧失量低于10%,SO3含量低于3%,SiO2、Al2O3含量较高,适于作水泥混合材的6种金属尾矿进行水泥混合材活性试验研究.6种金属尾矿分别按10%、15%、20%、25%、30%与熟料、石膏进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6种金属尾矿不同掺配比活性试验的R28在68.72%~76.54%之间,高于活性混合材R28为62%的判定指标,由此可认为此6种尾矿均属于活性混合材,可单独用作水泥活性混合材;6种金属尾矿掺配比在小于30%的范围内,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等性能指标均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6种金属尾矿掺配比在小于30%的范围内其强度均满足32.5R等级水泥强度要求;尾矿掺配比为10%时,6种金属尾矿除3号尾矿外,均满足42.5R等级水泥强度要求.符合要求的金属尾矿用作水泥混合材,将扩大水泥混合材来源,降低水泥粉磨能耗和成本,实现尾矿的资源化和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35.
孙莉英  倪晋仁  孙卫玲 《环境科学》2007,28(6):1324-1331
测定了黄河表层沉积物3种粒径组分(Ⅰ:100~300 μm;Ⅱ: 63~100 μm;Ⅲ: <63 μm)中总有机碳和可提取腐殖质的含量,分析了可提取腐殖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特征,探讨了不同粒径组分沉积物中可提取腐殖质含量分布及其化学组成特性.结果表明,沉积物有机质主要为粘土矿物吸附的天然腐殖质成分,总有机碳中可提取腐殖质的比例随沉积物有机质与矿物质相互作用的增强而降低,顺序为Ⅰ>Ⅱ>Ⅲ.3种粒径组分沉积物中可提取腐殖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似但相对峰强不同;红外光谱主要有5个吸收峰,各吸收峰面积百分含量的计算结果表明酚、醇及羧酸类官能团为主要的活性官能团,占可提取腐殖质组成的75%以上;三维荧光光谱主要有3个荧光峰,除了典型的类腐殖质荧光峰(峰A和峰C)外,还有源于小分子类蛋白或酚类物质的荧光峰(峰T′).比较3种粒径组分沉积物中可提取腐殖质的紫外-可见、红外及三维荧光光谱的特征参数,发现Ⅰ、Ⅱ组分沉积物中可提取腐殖质的芳香度高,脂肪族和芳香族含量高于Ⅲ组分,而Ⅲ组分沉积物可提取腐殖质中酚、醇及羧酸类活性基团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36.
盐度对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昕  倪晋仁  叶正芳 《环境科学》2007,28(7):1553-1559
在进水盐度为0~3%的范围内,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人工合成采油废水的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盐度变化对该系统中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盐度小于1%时,载体上活体微生物数量不断上升,达1.3×107 个/cm3;当盐度上升到2%和3%时,活体微生物数量开始下降,细胞个体缩小、破裂,并随出水流失,经驯化后系统中微生物数量保持在1.1×106 个/cm3.在盐度为0.5%时,微生物脱氢酶活性(dehydrogenase activity,DHA)达最高,为14.4 μg/(mg·h),降解性能最好.微生物分泌的胞外多糖(extra cellular polysaccharide,ECPc)起到了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的作用,并在盐度为2%时达到最高209.9 μg/mg.载体上胞外多聚物(extra cellular polymers,ECPs)和微生物质量随着系统运行而堆积,实验采用的FPUFS大孔载体(孔径为0.3~0.7 mm)可以有效地避免反应系统中由于微生物及其ECPs累积而造成的堵塞现象,并且在高盐度的环境下提供良好的水、气、有机物的传质条件.  相似文献   
637.
不同赋存形态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不同,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及其潜在环境危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赋存形态.本研究在西湖和东苕溪设置12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样品,采用改进BCR分步提取法,提取了重金属污染物的4种化学形态,分别为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d以弱酸提取态为主,对外界...  相似文献   
638.
介绍了氨法烟气脱硫产品硫酸铵的各种干燥工艺,并对各工艺的特点进行了比较,认为选择振动流化床工艺进行硫酸铵干燥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639.
中国城市的绿色发展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绿色发展模式是我国城市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目前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还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该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以评价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状况.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的污染治理投资与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和三废综合利用水平普遍较低;而绿化水平、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单位GDP用水、空气质量和工业废水处理水平则有很多城市均已达到较高水平,呈较好的发展态势.就各项指标的发展水平在全国的分布情况来看,投资特别高的城市基本都是直辖市或者省级市等大规模的城市,但是这些城市的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并不高.单位GDP用水量特别高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特别低的城市基本以小城市为主.就各项指标的总体水平来看,福建、广东、海南、河北、湖北、江苏、江西、山东和浙江等(以首字拼音为序)沿海或接近沿海各省份的城市和4个直辖市均处在较高水平.而甘肃、吉林、山西和陕西等(以首字拼音为序)西北部省份的各城市则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640.
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化、科学化处理对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农户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支付意愿对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具有关键性作用。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分析了三峡库区农户对处理生活垃圾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户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平均支付意愿为48元/a;(2)户主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对环境是否关心对当地农户处理生活垃圾的支付意愿有极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和文化程度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支付意愿的影响为正,说明农户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支付意愿就越强烈。农户对环境的关心程度为正,表示农户越关心环境,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支付意愿就越强烈。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农户的个体特征和自身利益;加强教育,提高农户的文化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农户的环境认知和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