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9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53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16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452.
论述了应用NDV挪威船级社的SESAM软件对中心二号生活平台导管架结构寿命评估的方法和程序.采用对导管架、桩、上部组块的前处理建立有限元模型、加载载荷,并进行敏感分析和构件重要度分析的评估方法,从而计算出了结构失效的概率,给出了有针对性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53.
基于灰色系统GM(1,N)模型的高炉炉尘量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系统GM(1,N)模型对高炉冶炼时产生的炉尘量进行预报,以等维新息建模方式建模,同时结合GM(1,N)残差模型对预测值进行修正,以提高预测精度,使相对误差小于3%的命中率达到83.6%,给生产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以通过具体操作来达到固体废物减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4.
金沙江干热河谷侵蚀陡坡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被恢复关系到金沙江干热河谷陡坡冲沟侵蚀的发育,土壤质量的演化.文章以元谋干热河谷侵蚀陡坡为例,通过测定植被恢复地与侵蚀裸地的土壤质量,探讨了植被恢复对侵蚀陡坡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侵蚀陡坡植被恢复有效地防止了土壤侵蚀的发生.与侵蚀裸地相比,植被恢复地土壤剖面层次保持完整,母质层以上有明显的A、B层,土壤厚度变异小且厚度大,物理性粘粒含量高,基本保持着母质为粘土层的变性燥红土质地粘重特征.植被恢复在3年多时间内对土壤紧实度尚没有起到明显改善作用.土壤容重依然偏大.植被恢复对雨季陡坡土壤水分的改善效果好,而在旱季改善效果不好.雨季,植被恢复地水分含量高,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差异不明显.旱季,植被恢复地与侵蚀裸地土壤水分状况相似.两种类型的坡地土壤水分含量都很低,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差异明显,而且土壤水分含量沿向下坡方向降低.植被恢复减弱了陡坡土壤侵蚀带来的有机质流失,促进了有机质的积累.因此,针对目前植被恢复的不足,采取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保土保水,提高土壤水分储量,减小土壤水分的时空差异,同时降低土壤紧实度,是今后侵蚀陡坡植被恢复值得考虑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455.
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有机污染土壤治理技术。本文系统分析了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结了估算污染物净化时间的数学模型 ;概括了影响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净化时间的主要因素 ,包括土壤透气率、含水率、有机污染物气体饱和蒸气压、抽排流速、环境温度 ;本文还对目前土壤气体抽排净化技术需要研究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56.
固液分离法处理废钻井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废钻井液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针对塔里木油田的地质情况,使用固液分离法对部分废钻井液样品进行了实验研究工作。固液分离法采用两次处理工艺流程。即先经一级初步絮凝处理和强化离心分离,使大部分固相去除,然后对脱出的废液进行第二级絮凝处理后即可达到排放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固液分离法能够将废钻井液分离成固-液两相,其液相能够达到排放要求,固相残渣对环境污染程度大幅度降低甚至无污染;若将此处理法同其它方法相结合,如坑内密封法、固化法等相结合会得到更满意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457.
光化学降解是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在环境中转化归趋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光解过程对该类化合物的生态毒性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抗菌药物三氯生为模型化合物,研究在紫外光照射下,三氯生初始浓度、腐殖酸含量、pH、光强对其光降解动力学的复合影响。采用发光细菌、羊角月牙藻2个不同营养级生物的毒性响应变化评价三氯生母体化合物及光降解过程中毒性变化。研究表明:三氯生光降解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初始浓度为10μmol·L~(-1)、腐殖酸含量为0 mg·L~(-1),初始p H值为11、光强为0.44 m W·cm-2时,该光化学降解反应体系三氯生有最高的反应速率和降解效率。三氯生光降解过程中产生了对受试生物有较高抑制作用的中间产物,随着光降解时间的延长,光降解中间产物的毒性逐渐降低,在光降解30 min后无显著毒性。  相似文献   
458.
为探究湛江近海域海洋沉积物中类二噁英多氯联苯(dioxin-like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Dl PCBs)的生物学毒性效应,选取湛江近海域2个地点(近工业区TS和近生活区JSW)采集沉积物样品,制备近海域沉积物Dl PCBs提取物,将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Dl PCBs提取物,测定斑马鱼胚胎7-乙氧基异吩恶唑脱乙基酶(ethoxyresorufin-O-deethylase,EROD)活性和cyp1a 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JSW采样点Dl PCBs提取物染毒组EROD酶活性变化与TS采样点Dl PCBs提取物一致,在各染毒浓度下,斑马鱼仔鱼EROD酶活性为对照组的1.1~1.8倍。TS和JSW采样点不同浓度Dl PCBs提取物暴露斑马鱼胚胎96 h后,使斑马鱼仔鱼cyp1a m RNA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36~19.45倍。说明一定浓度的近海沉积物Dl PCBs能诱导斑马鱼仔鱼EROD酶活性和cyp1a m RNA表达量升高,且呈现浓度-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459.
重金属积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华北平原某铅冶炼厂附近农田33个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积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中Pb和Cd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44和5.59mg·kg-1,DTPA态Pb和Cd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4.1和0.964mg·kg-1,均超过了未污染农田潮土的正常范围,而Cu、Ni和Zn的有效性和全量与未污染土壤接近;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DTPA态Pb和Cd含量、全Pb含量均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P<0.01);与磷酸酶和脲酶相比,土壤脱氢酶活性更易受到土壤中Pb和Cd积累的影响;随DTPA-Ni含量增加,土壤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P<0.1);土壤脲酶活性与重金属全量或有效态重金属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1)。以上结果说明,利用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能够表征基本性质较为一致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与重金属全量相比,有效态重金属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60.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of selected fluoroquinolones (norfloxacin, ciprofloxacin and enrofloxacin) in water, sediments and nine kinds of fish species collected from 6 sites in two marine aquaculture region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or (HPL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ciprofloxacin and enrofloxacin were below the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LOQ) in all water samples except for norfloxacin. Norfloxacin and ciprofloxacin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1.88 to 11.20 ng g−1 dry wt, 0.76–2.42 ng g−1 dry wt in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the Dapeng’ao region (sites 1–3) and ranged from 2.31 to 4.75 ng g−1 dry wt, 1.26–1.76 ng g−1 dry wt in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the Hailing Island region (sites 4–6), respectively. However, no enrofloxacin was found in all sediment samples. The three fluoroquinolones (FQs) were detected in all fish samples, and the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in liver tissues than those in muscle tissues. The levels of norfloxacin were higher than ciprofloxacin and enrofloxacin in both liver and muscle tissues. Among the nine marine fish species, Siganus fuscescens from Hailing Island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 level of norfloxacin in liver tissue (254.58 ng g−1 wet wt), followed by Sparus macrocephalus (133.15 ng g−1 wet wt) from Dapeng’ao, and the lowest value was Lutianus argentimaculatus (5.18 ng g−1 wet wt) from Hailing Island. The obtained results of FQs in present study do not represent a risk to the human health in Guangdong coastal area, based on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s (MRLs) established by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 recommended by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O/WH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