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1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紧迫性地域分级论证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退耕还林还草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科学分析现有土地及其利用结构是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论文应用科学抽样数据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耕地的坡度构成及其土地垦殖率等的区域差异特征,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紧迫性地域分级。其结果可以为根据有限的资金,分区分批进行退耕,最大限度地保证粮食安全,并实现区域生态重建,为合理实施退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长平高速公路运营期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平高速公路原环境质量状况及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在南河夹信了、靠山、潘家染房和腰拉拉屯4村庄尽快建设声屏障,加强公路沿线绿化工程建设,及完善管理所、服务区、收费站的污水处理设施和排水系统,以减轻高速公路运营期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43.
自组织理论与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复合生态系统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阻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将自组织理论引人到可持续发展领域,建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理论:分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特性,阐述了复合生态系统内部非线性结构和熵相互作用对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影响,论述了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即复合生态系统达到自组织运作状态或总体趋势时,系统就达到了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运行规律就是要实现社会规律、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协同,即“三律协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实现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的途径:系统开放、引入负熵;建立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组成的耗散结构;建立复合生态系统目标实现的分段时间结构;加强系统协调机制,制定符合系统社会、经济和自然规律协同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44.
苯乙烯蒸馏残焦油中粗品苯乙烯的回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苯乙烯能与某些特定溶剂及水形成三元共沸物的特点,开发出从苯乙烯蒸馏塔釜排放的残焦油中提取粗品苯乙烯的新工艺。苯乙烯回收率可达92%以上,粗品苯乙烯的含量在98%(质量分数)以上。  相似文献   
45.
氯代烃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和pH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氯代烃类化合物在铜电极表面上的电还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氯代烷烃类化合物能在铜电极表面被直接还原,氯代芳烃不易在铜电极上被直接还原.碱性条件有利于中间体碳负离子的形成;在酸性条件下,碳负离子与氢离子之间反应的几率增大,导致通过溶液的电流值增加.pH值对不同氯代烃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碳链(或苯环)上其它取代基的性质、结构、数量和它与氯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46.
催化铁内电解法预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硝基苯溶液在石墨和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并评价了催化铁内电解还原产物的紫外光谱和电还原特性。结果表明,硝基苯能在铜电极上直接发生得电子还原反应,此即催化铁内电解法反应机理的显著特点。本方法对硝基苯废水进行预处理,是各种化学作用和电化学作用的综合效应,因此,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47.
不同烧制温度下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性质及对萘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黄华  王雅雄  唐景春  朱文英 《环境科学》2014,35(5):1884-1890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00、500和700℃这3个温度下烧制生物炭,使用元素分析仪测定其元素组成,扫描电镜观测其表面特性,并采用批量吸附实验研究了生物炭对萘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烧制温度升高,玉米秸秆生物炭的碳元素含量从66.79%上升到76.30%,氢和氧元素从4.92%和19.25%下降到3.18%和9.53%;H/C、O/C和(O+N)/C值降低,芳香性和疏水性增强,极性降低.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玉米秸秆生物炭主要是片状颗粒,孔隙少,生物炭表面粗糙程度随温度升高增加.对萘的动力学吸附曲线符合Lagergren准二级模型,初始吸附速率与平衡吸附量随烧制温度上升而上升;等温吸附曲线可用Freundlich模型进行描述,生物炭的吸附能力随烧制温度升高而增强,非线性先下降后上升.玉米秸秆生物炭表面形态上具有显著特点,且不同烧制温度对其元素组成、表面特征和对萘的吸附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8.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锑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锑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析和识别在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较为全面地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最后计算出测定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标准溶液配制过程和标准曲线拟合引起的不确定度是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锑含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9.
杭州湾潮滩湿地3种优势植物碳氮磷储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潮滩植物在碳氮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探明杭州湾潮滩湿地植物碳氮磷储量特征,对植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及储量的季节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地上生物量呈典型的单峰值曲线.地上部有机碳含量全年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氮磷含量随植物生长而明显下降.植物碳氮磷储量与植物生物量显著正相关.海三棱藨草碳氮磷储量显著低于芦苇和互花米草,芦苇地上部总氮储量显著高于互花米草,但总磷储量则相反,有机碳储量两种植物差异不显著.芦苇、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年固碳能力分别是中国陆地植被平均固碳能力的380%、376%和55.5%,以及全球植被平均固碳能力的463%、458%和67.7%.从净化氮磷功能上考虑,7月可认为是本研究区域3种植物的最佳收割时间,且以收获互花米草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子磷的去处效果最佳.因此,潮滩植物具有较好的储碳固碳能力和氮磷净化效应.  相似文献   
50.
乡镇企业发达区耕地健康评价与驱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区域耕地利用与保护产生直接影响,也引致耕地健康状况发生显著变化。该文选取乡镇企业发达区域耕地为研究对象,构建由能值利用系数和耕地压力系数组成的耕地能值指数评价模型,结合由耕地质量、产能和土壤环境目标组成的耕地健康多层次模糊评价体系及模型,形成耕地健康综合指数(CLHI)评价模型,通过农户调查、采样分析获取基础数据,以GIS为工具,评价研究区域耕地健康状况。结果显示:乡镇企业发达区耕地健康状况堪忧,研究区耕地健康综合指数在0.412~0.677之间,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3个级别,其面积构成分别为35.23%、41.55%和23.22%;研究表明:乡镇企业污染排放对邻近耕地土壤环境产生直接危害,污染物还沿河流扩散,且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民多重视非农产业而影响区域的耕地产能状况。研究以期为同类区域开展耕地健康评价提供方法体系借鉴,为乡镇企业发达区耕地健康科学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