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3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590篇
安全科学   347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1426篇
基础理论   204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107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海藻提取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素循环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国外引进的海藻提取物EClean制剂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处理试验,经过定量测定处理和对照水体中氮循环细菌数量的变化,得出EClean制剂能够促进水体的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的生长,并维持了曝气条件下一定数量的反硝化细菌,通过此处理使得在同一反应器中、同一条件下完成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成为可能,加速了水体的氮素循环,使水体总氮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922.
室内火灾中外部燃烧现象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燃烧是室内火灾中火焰随烟气流出窗户并在窗户外燃烧的现象。外部燃烧会造成火势从初始着火的房间向其他房间或楼层蔓延,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本文应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开发的FDS程序,对外部燃烧现象进行了研究。首先对Bullen和Thomas的实验进行数值模拟,用以验证FDS对外部燃烧现象的模拟效果。在相近的燃料过量因子的条件下,计算得到的外部燃烧羽流的温度分布结果、外部燃烧火焰的高度和火焰距离窗户所在壁面的水平距离与Bullen和Thomas的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之后,研究了不同窗户大小和不同燃料消耗率对外部燃烧的影响。最后,发现当燃料消耗率足够大致使室内燃料过量因子接近1时,室内火焰将会熄灭,燃料流出窗户形成的外部燃烧火焰会被拉长,火焰肾贴窗户外的壁面向上燃烧。  相似文献   
923.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一个分析性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分析了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框架和基本理论依据。认为,自然资源环境利用的不可逆性是生态补偿的自然要求和生态学基础;环境资源产权权利界定是生态补偿的法理基础和制度经济学基础;公共物品属性是生态补偿政策途径选择的公共经济学基础;外部性的内部化是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和环境经济学基础;自然资源环境资本论是生态补偿的价值基础和确定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4.
为提升历史街区的防火韧性,推进韧性城市的建设,采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搭建3级评估框架;结合指标选取原则,从外部环境刺激、内部潜在风险、组成成分价值、组成成分特征、消防救灾能力、适应恢复力6个要素对评估指标进行筛选;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构建由36个指标项组成的历史街区防火韧性评估体系及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历史街区的防火韧性宜从系统面对火灾风险的压力、系统自身在受灾时的状态、灾后系统做出的应急响应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该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既可为定量评估历史街区的消防能力提供参考依据,亦可为推进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25.
针对易燃液体泄漏围堵问题,开发了1种可快速发泡的酚醛泡沫材料,对其表观密度、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氧指数、燃烧行为及产烟成分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泡材料在中性和酸性液体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在碱性环境中稳定性降低,由于共轭效应,导致分子中的H+遇碱性环境发生中和反应;发泡材料的氧指数和锥形量热测试参数(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及总生烟量等)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发泡原料中的含硫交联剂是其燃烧产烟生成较高浓度SO2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6.
中国河湖水体重金属污染趋势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27.
本研究利用稻壳制备高介孔率生物炭,然后用共沉淀法负载金属La、Al,制得镧铝改性稻壳基生物炭吸附剂.通过控制反应时间、磷浓度、共存阴离子、初始pH等条件,研究共存钙离子时对吸附剂除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Al在稻壳基生物炭上负载后呈无定型态;吸附剂的除磷过程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且Ca~(2+)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磷的去除率,含Ca~(2+)体系的最终除磷效果是无Ca~(2+)时的2.6倍;含竞争阴离子时,Ca~(2+)的加入会使F~-对磷吸附的抑制作用减弱,使HCO_3~-对磷吸附的抑制作用略微增强;在pH值为2.0—8.0时,Ca~(2+)能提高改性生物炭的吸附容量,而pH8.0时主要是钙离子与磷酸盐的沉淀作用使体系中磷大量被去除.  相似文献   
928.
929.
为研究成都市降水对大气颗粒物(以下简称颗粒物)的湿清除作用,对2014—2016年成都市的颗粒物(PM_(2.5)、PM_(10))和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月、季尺度下,降水对PM_(2.5)、PM_(10)均有削减作用。降水时段的PM_(2.5)、PM_(10)浓度较非降水时段分别降低17.1%和15.8%,且冬季降幅最为明显。考察472次降水过程对颗粒物的湿清除作用,发现单次降水过程后PM_(2.5)、PM_(10)浓度增长频次(243、234次)和削减频次(229、238次)接近,但颗粒物浓度总体呈削减趋势。对于单次降水过程,颗粒物的初始浓度与降水对颗粒物的湿清除作用关系密切,特别是降水持续时间超过8h后,颗粒物初始浓度越高,削减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30.
针对菲污染土壤修复建模的问题,通过对电动力学作用下菲污染土壤的迁移现象的室内模拟实验,确定了影响菲迁移的电渗流、电迁移、对流和弥散4个主要过程,建立了电动力学作用下菲在污染土壤中的迁移模型;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 5.3软件结合迁移模型的各项方程和选取的参数对菲的迁移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孔隙率分别为0.33、0.38、0.43和0.48时,菲的最大迁移率分别为31.89%、34.78%、37.97%和41.74%;当电压从0.5 V·cm~(-1)增加至2 V·cm~(-1)的过程中,电渗流通量增大,最大迁移率可达到44.35%;修复区域的浓度均呈"碗状"分布,模拟计算得到在中间靠近阳极区域的菲的浓度达到最小值2.14 mol·m~(-3),迁移率最大为38%。模拟计算的菲迁移分布结果与实验所得结果相吻合,证明该模型用于电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